雕刻艺术在哥特建筑中的运用
2018-12-17杨迎
杨迎
摘 要:哥特式建筑在当时的背景下作为通往天堂的大门,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与美轮美奂的外部装饰、只耸入天的向上气势,一直被人们所赞美与称颂。而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若出现了新的建筑产品,那么这座建筑一定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风土人情与生活习惯等等。以哥特式建筑为研究背景,对雕刻艺术在其建筑中的应用为主要探求点,着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从中了解了哥特式建筑的历史文脉。并且将哥特式建筑的雕刻艺术与中国传统式宗教建筑的木雕装饰进行了对比,从中探求了不同国家的宗教建筑截然不同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雕刻艺术;宗教建筑
哥特式建筑所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在一个被神学所笼罩的时代,人们仍被宗教思想所束缚,科学被隐藏在十字架下,当时建筑师竟能建造出如此充满美感的建筑。现代人常常认为哥特式建筑是一种悲情的建筑,通常带有比较浓厚的消极气息,但实际上它如实的反映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现状,与人们的精神匮乏,人们无非想通过宗教的形式来束缚与被束缚,且达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被神的“救赎或原谅”。所以才会哥特式建筑让人与神更进一点的说法。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哥特式”源于哥特民族,当时人们用它形容“野蛮”,用来表示哥特人的,后人把它加在中世纪的建筑上,而实际上哥特式风格与哥特人并没有什么联系。现在人们将哥特式视为一种类别,其不再有贬义的色彩。在12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产生了一种建筑风格,其多出现在一些基督徒集中起来做圣事的礼仪式场所的建筑。1143年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在法国巴黎建成,又名圣丹尼教堂。以其尖券拱顶、花式彩窗,和高耸向上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建于1163年的巴黎圣母院和1165年至1205年的拉昂大教堂是早期哥特式风格的优秀代表作。1243年至1248年,圣徒小教堂的修建上产生了一个以轻盈和垂直感为主要强调感的建筑。这是哥特式建筑的开端。随着之后建筑的发展,人们又开创了一种辐射式哥特建筑风格,到了哥特式建筑晚期在英国出现了一种火焰式的建筑装饰。哥特式建筑在法国产生后逐步传布到英、德及中欧、北欧各地,直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才告衰落。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哥特式建筑典型的特点为高、尖,耸,直伸云天,且具有一种向上升腾的动势。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米兰主教教堂、科隆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哥特建筑典型的特征有尖肋拱顶、飞扶壁、束柱、花窗玻璃、门以及雕像,而尖角的拱券结构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在罗马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多层的拱券形式,拱券与其他结构形成的三角区域为拱肩,拱肩上常用的一种装饰图案为花窗格,它采用了线刻与浮雕的形式创造出了不同层次的图案。作为支撑整个屋顶的主要结构,拱肋则在装饰上不强,目的是为了拱肋主题的坚固性,所以只采用了少量的线脚装饰,因为如果过深的雕刻就会破坏拱肋的结构。骨架券作为建筑拱顶的承重结构,对角线和四边上各设置一道,在券上放置屋面石板架,组成拱顶,使不同跨度也可以做出相同的券,交线分明,拱顶从而减轻重量,券脚的推力明显减少,而简化了施工。这也使得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更高旷。墙和塔都是越往上越细,建筑的装饰也就越多,而且在建筑的顶部所有的券为尖式造型,在建筑局部顶端也是尖式造型,使得教堂远远望去都是高耸入云,具有极强的向上的力量。
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石质的穹顶,而在墙面上开设了大面积的玻璃窗,飞扶壁结合骨架券,使得框架结构成为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飞扶壁将拱肋的重量传到地面,平均分配飞扶壁连接的拱肋与拱券和建筑的骨架重量,因此减少了承重。
哥特建筑的束柱不是单一的圆形柱子,而是由许多个柱子结合在一起的。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加固稳定性的同时,强调了垂直的线条,衬托空间的峻峭与高耸。
哥特式建筑的玻璃花窗颜色万千,当日光照射在玻璃上时,可以造成灿烂夺目的效果。早在公元10世纪,西方的工厂就能通过吹制等工艺生产出玻璃。人们在玻璃制作半溶解状态时添加金属氧化物使玻璃变色。例如氧化铜产生绿色,钴产生蓝色,金产生红色,等等。之后再把烧制好的带色玻璃沿着所要的图案进行切割。玫瑰窗象征着天堂,当光线通过玻璃窗透射到教堂内部时产生了梦幻般的缤纷色彩,创造出一种神秘而令人神往的美感。仔细观察哥特式建筑我们能够发现所有的花窗玻璃上的图案都是围绕着宗教故事而展开的,比如圣徒、保护神等等。
哥特式建筑的门逐一推进,并伴有浮雕,突出了建筑的层次之感。门窗都是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因为圆形拱的坚固性大大不如尖形拱,圆形拱的最上方长时间后容易倒塌,毁坏建筑,而尖形拱的设计则使门拱顶与两边的檐的力与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加固了建筑的稳定性。后来又加入了飞扶壁,目的是为了防止门上垂直的部位与拱尖倾斜而造成建筑坍塌,加固了建筑拱顶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哥特教堂建筑中雕刻艺术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并且常常采用圆雕与高浮雕两种样式。建筑上的雕刻最初是为了教堂的使用与装饰而制作的,大多以修长的形体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出垂直静止的感觉,有些动作由头部前倾后仰,而有些动作则左顾右盼。雕刻上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显示着独立的立体空间、逼真的造型处理,如同真实的形象,生动而自然,就连衣服的褶皱的方向都与人体结构相互一致。
三、雕刻艺术在哥特式建筑中的运用
西方雕刻艺术起源于古希腊艺术,直到黑暗时代之后,希腊人对雕刻才广为接受,哥特建筑雕刻推进了欧洲石雕艺术的发展。纪念性石雕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达到鼎盛,在中世纪前消失,到了罗马式时代,纪念性石雕被运用在建筑装饰领域,且得到复兴,并对往后的欧洲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哥特艺术雕刻倾向于贴近于人间与自然,表达了一种人文主意精神,而上帝不是令人恐惧的审判者,圣母与圣子的形象充满了人间温情与亲切感。这时的雕刻有两种类型,前者神情嚴峻,服饰纹路转折利落,表现出超凡脱俗之意。而后者则多以人物的多动态变化为主,主题明确,自然生动,转折圆润。
巴黎圣母院被视为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采用了大量的雕塑,使其外部庄严肃穆,雄伟屹立在欧洲的天空。整座建筑被壁柱纵向分为了三部分,在最下方分别有三个内凹式的门洞,门洞上面被称为“国王廊”,代表着犹太与以色列历代国王的雕像,共二十八尊。在最中央刻着圣母与圣婴,两边立着小天使雕像,侧边则立着亚当与夏娃的雕像。如此的形象设置使巴黎圣母院更加具有亲切之感,同时又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且在建筑大门的部分采用的石雕艺术层层往里推进,并结合了人物雕塑,使整座建筑具有独特的立体造型感。人物的不同形态不同神情不但增加了建筑的复杂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手工业发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其建筑最显眼的花窗上方采用了镂空的雕塑,这样建筑看起来既不十分笨重,同时也具有通透的透气之感。
四、哥特式建筑雕塑艺术与中国古代宗教建筑雕塑艺术的对比
哥特式建筑作为宗教建筑贯穿于欧洲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时代追求与精神渴望,无论从结构上与外型上都以给人一种崇高的气势,引导人们到达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在结构上沿用了古罗马式的拱演变成了交叉的肋拱,来自于飞扶壁的有力支撑与托起,大大增加了建筑骨架的稳定性,这同时也为开设巨大高侧窗创造条件,在阳光的挥洒下,建筑内部显得神秘又朦胧。而作为建筑外部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的雕塑艺术,玲珑细腻地表达了人们的审美与对上帝和天的崇拜。
在古代的中国,皇权是一个国家的统治权利,而宗教建筑以及宗教雕塑的权利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宗教权利成为了皇权的巩固者与服务者。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和传说等为主要题材的雕塑。由是于佛教很早已经传入我国,我国的宗教雕塑多为佛教艺术的主人公佛。佛教认为,在无限的空间中有众多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佛教教化众生,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叫阎浮提,而教主就是释迦摩尼,同时他也是世界佛教的创始者。早期的石雕佛像作品在莫高窟中出现,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作是北魏259窟北墙壁的佛禅定像,面部表情露出会心的微笑,衣袂褶皱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空间上每一尊佛都有其自己的空间位置,皮肤刻画圆润,神情庄严沉静,表现出一种心远旷达之情。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雕塑为最多,其艺术成就也是最大的。
哥特式建筑雕塑在追求形上要求,比例关系的绝对准确、人物故事情节的紧凑性,宣扬了对神的崇拜。并且伴随着高耸的建筑顶尖,人的视线被不自觉引领到天上。其肃穆而又神秘,人物的摆放具有严格的构图关系,根据描述不同人的身份,他们的穿着也不尽相同。人物的形象给人一种亲切、温情之感。在哥特式建筑的雕塑作品中多以圣母与圣子的形象给人们展示基督教的追求内涵。在建筑的每一个层次都雕有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体积感强烈,着重于对人物或时间的写实效果,就连对天使的形象刻画也是活灵活现,生动自然。
中国佛教的雕像则是在强调一种意境的情感。正如中国古代画中的诗情画意,对意境有着独特的追求风格。境由心生,所有的像,要通过眼睛到达内心,然后通过根据人头脑中像的理解,进行想象,主要是强调一种心领神会,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中国佛教雕塑作品中经常见到佛像的衣袂飘飘,褶皱不深却可以使人联想到佛陀衣袂的飘动。主要说来,中国的宗教雕塑作品主演表现的是一种气,气质,通过对这种气质的刻画,来满足人心中美好的愿望,以及对不可知未来的憧憬。所以这种雕刻的艺术手法流传至今仍然深入人心。
无论是作为西方文化的哥特式建筑或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中国宗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雕刻艺术都具有其不被时代所埋没的珍贵品质,为人类研究历史的脉络与发展做出了无比的贡献,且留下了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与艺术珍宝。
五、结语
一提到哥特式建筑,人们常会联想到,阴暗、压抑、黑暗、阴森与恐怖等词汇。最主要还是哥特式建筑流行于欧洲中世纪,而欧洲中世纪还有一个别名为黑暗的中世纪,后来一些小说作者常常以中世纪作为创作背景,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哥特式建筑代表着一种黑暗的气质,但事实并非这样。恰恰是由于当时神权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有着过度的宗教教义,而使人性缺失,使得哥特式建筑不断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哥特式建筑的雕刻艺术等问题的研究,深刻探求了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及其精湛的工艺,且了解了当时人们对上帝的向往与对崇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科尔.世界经典图鉴[M].陈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56.
[2][法]路易·格罗德茨基.世界建筑史丛书:哥特建筑[M].吕丹,洪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7-79.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七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53-189.
作者單位:
西南林业大学
指导老师: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