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风“气虚生痰、瘀阻脑络”病机假说的数据挖掘❋
2018-12-17,,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济南 250355; 2.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济南 250001; 3.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 250355)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极易导致偏瘫、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的重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并发症多及神经损伤难治性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与研究也不断发展。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机制有外风致中学说、中风毒邪论、痰热腑实论、瘀血论、痰瘀互阻学说、脏腑气机失调论、毒损脑络学说、正衰积损学说、病因积累学说等不同理论,见解不一[1-4]。各种学说各有偏重,但大多认为中风是由风、火、痰、瘀、气、虚等因素导致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所致。其中,脑部脉络阻塞不通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这与西医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脑部微血管阻塞不谋而合。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古今中风医案的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遵循 “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原理,找出中风病证的用药规律,发现与中风相关的致病因子,提出新的中风病机假说。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949年前的612种医案类著作为检索对象,按照中风病名的演变,以“卒中”“中风”“类中”“真中”“非风”“肝风”“肝阳”“半身不遂”“偏枯”为检索词,得到文献中的中风医案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资料的选择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颁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搜集到的古今中风医案进行分型诊断,使选取的医案符合当代的中风临床诊断。纳入标准:古代医案书写不够规范、内容详略不一、侧重点不同,无体格检查;具备患者一般情况、发病诱因、症状、舌脉表现、诊疗经过等完整的临床症状描述;医案有明确结果说明且治疗有效;有治疗全过程的用药、剂量等完整的方药记录。
排除标准:以下6项中具备任何1项均需排除。外风医案或其他类疾病;没有或部分缺失临床症状描述;病例复诊无效或加重;治疗方药缺失或不全;方药中含有中成药、自拟成药等组成不详的制剂;单方用药。
2.2 中药名称的规范
医案中涉及的中药常存在别名、异名、错误和省略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本研究以2012年钟赣生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以及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为参考,将药物的别名、异名统一为正式中药药名,并更正错误的中药名,将文献中2味或者3味中药合并起来的简称拆分开来。
2.3 数据建库
本研究删除重复文献与不合格文献,共搜集288例中风病医案。其中,232例中经络医案中包括114例古代医案,118例近代医案;56例中脏腑医案中包括31例古代医案,25例近代医案。研究将医案处方中的中药名和中药炮制法进行规范,使用数据库软件Foxpro6.0编程建立数据录入系统。
2.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IBM, Chicago, USA)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处理数据。
3 结果
3.1 古代中风病医案药物的应用规律
3.1.1 中经络案药物配伍规律 图1显示,中经络的古代医案中,中药出现频率从高至低排序为化痰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平肝息风药等药物,前12类出现频率较高的草药累积达到89.79%。其中化痰药出现127次频率10.22%,活血化瘀药出现120次频率9.65%,补气药出现111次频率8.93%, 居于所有药物组合的前三位。平肝息风药108次频率8.69%,位于第四位,统计结果说明,古人认为痰湿、瘀血是导致中经络的主要致病因子,而气虚是其正气不足的主要因素,常用补气药有黄芪、炒白术、人参、山药、陈皮等。
图1 古代中经络医案中各类药物出现频率(%)
3.1.2 中脏腑案的药物配伍规律 图2显示,中脏腑的古代医案中,中药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化痰药、补气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等药物,前9类出现频率较高的草药累积达到82.12%。其中,化痰药出现54次频率为17.88%,补气药出现35次频率为11.59%,补气药物使用频率提高至第二位,如黄芪、炒白术、西洋参等,说明古人在中脏腑医案中,更加重视气虚的作用。另外,与中经络类型相比较,活血化瘀药出现16次频率5.3%,地位虽然下降,但仍然重视痰湿和瘀血的致病作用。
图2 古代中脏腑医案中各类药物出现频率(%)
3.2 近现代中风病医案药物的应用规律
3.2.1 中经络案的药物配伍规律 图3显示,中经络的近现医案中,中药出现频率从高至低排序为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化痰药、补气药等药物,前8类出现频率较高的草药累积达到82.32%。其中,活血化瘀药出现325次频率22.44%,使用频率升为首位,显示这一时期对瘀血的重视度有所提高。平肝息风药253次频率17.47%,位于第二位,说明肝阳上亢在中经络病机中的地位上升。祛风湿药121次,化痰药100次,二者频率15.27%,虽然居于第四五位,但二者之和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说明近现代对痰湿的致病因素依然十分重视。补气药出现184次频率4.77%,说明气虚还是以正气不足为主要因素。
图3 近现代中经络医案中各类药物出现频率(%)
3.2.2 中脏腑案的药物配伍规律 图4显示,中脏腑的近现代医案中,中药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序为平肝息风药、化痰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等药物,前9类出现频率较高的草药累积达到82.24%。其中,平肝息风药最多为52次频率为17.99%,说明近代对肝阳上亢诱发中风的重视度上升。其次是化痰药,出现37次频率为12.8%,补气药出现35次频率为12.11%,活血化瘀药出现30次频率为10.38%,故近代中脏腑病机是以气虚为本,痰瘀作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图4 近现代中脏腑医案中各类药物出现频率(%)
4 讨论
脑部脉络阻塞不通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结合对古今医案的数据挖掘,发现气虚、痰湿、瘀血在古今医案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故认为缺血性中风的脑部脉络阻塞不通是由于气虚生痰、瘀阻脑络所致,其中痰瘀是导致脑脉闭阻不通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在中医病因学说中,不仅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痰乃津液停聚而生,瘀为血液停滞而成,痰瘀停于经脉则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空虚,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瘫痪功能障碍;痰瘀滞于脏腑,则脏腑气血运行紊乱,脏腑功能异常,如蒙闭清窍则头痛、头晕,痰瘀日久必将影响气血化生、脑神失养,导致意识障碍、痴呆、昏迷等[5-7]。同时由于津血同源,痰瘀二者又相互影响,阻塞脉络,脑络不通,这与西医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脑部微血管阻塞不谋而合。正如《丹溪心法》中所说:“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8],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化痰活血药具有抗凝、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痰瘀共治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缺血性中风脑细胞、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等作用[9]。
同时通过临床观察不难发现,在缺血性中风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正气不足的主要因素是气虚,气虚则运化无力,不能行津化液,聚生痰饮;气虚则推动无力,血液运行缓慢导致瘀血。正如《灵枢·刺节真邪》就指出,中风偏枯的重要机制是气虚,如“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玉机真藏论》说:“气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说明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的机制。王清任明确提出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气亏得半身不遂,以致跌仆。”痰瘀等实邪均是在正气虚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正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病发生的根本病理基础及关键[10-11]。气虚与痰湿、瘀血的形成密切相关,三者均是中风的重要致病因素,正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所言:“曰痰曰火,总由于虚,故虚为中风之根也。[12]”
综上所述,根据中风古今医案、方药的数据挖掘,以及 “气为血之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半身不遂,大率多痰”等理论基础,结合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表现与发病特点,本研究认为缺血性中风是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形成 “气虚生痰、瘀阻脑络”是脑中风基本病机的重要观点,为临床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