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化天翻地覆使命任重道远
——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12-17

大江南北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本领改革开放领导

□ 易 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这一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归功于我们党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无数志士仁人奋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都相继失败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9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磨砺而探索,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我们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与时俱进,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创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立和践行,都是围绕着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原本落后的大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权以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大课题。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在国际国内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超凡的政治智慧、历史担当和卓越才能,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入党章,列入宪法,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一个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超强优势的压力下,在西方政要、学者的“历史终结论”幸灾乐祸的严峻氛围中,依然巍巍屹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给世界各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新的希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接力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时代发展的新变化相结合,在解决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救中国的时代大课题之后,继而解决在原本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时代大课题,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当代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实行这样一场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改革,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应该从哪里着手?俗话说:牵牛要抓住牛鼻子。中共中央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下决心抓住端正思想路线这个“牛鼻子”,作为打开改革和发展新局面的突破口。因为人的行动都是以思想为指导的。如果仍习惯地受着过时的乃至错误的思想束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甚至把新事物当作异端,那就谈不上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如果让各种错误思想自由泛滥、得不到遏制,或者让各种不同意见长时间争论不休、议而不决,那就会陷入“空谈误国”,不可能万众一心地“实干兴邦”,也就谈不上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甚至会误入歧途。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教训有过不少。

深圳莲花山上的邓小平铜像 (沈海滨摄)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奋起。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讨论和全会前召开的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和政治准备,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正是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提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从而吹响了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前进号角。

苏联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了低潮。针对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提出姓“资”还是姓“社”的疑问,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全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对于姓“资”姓“社”的疑问,他敏锐地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提出要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个建议,在党的十四大上得到了全党的确认。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继续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这样的党,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如何实现这样的发展观的问题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见解,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新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得党的思想路线得到更加全面完备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的幸福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改革本身也不能成为目的。我们的改革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把“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作为改革的目标;江泽民强调“我们党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胡锦涛也指出“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如果改革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的改革是没有意义的。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一天,在对中外记者谈及未来的奋斗目标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后他多次提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也是习近平再三强调的“找准穴位,击中要害”。

40年来,我们党在改革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不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同时还能跑赢CPI(消费价格指数),让改革既有“看得见的成果”,更有群众切身感受到的“看不见的成果”,比如社会安定、就业水平等体现安全感、发展感、满足感、幸福感的成果。

经过40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1万亿元,中国的GDP总量比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四个欧洲传统工业大国的总和还要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8年我国人均GDP仅有381元,2017年达到59262元(约合9482美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折合4126美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继续快于GDP和人均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确实难能可贵,这也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性。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什么事都办不成,只会是一盘散沙,任人宰割和欺凌。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是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完善,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才能加强党的领导。1980年以来,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划清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的职能,理顺党组织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并且逐步走向制度化,这成为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开端。以后的历次党代会都对党的领导体制改革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并出台了相关决定和党内法规制度,使党的领导得到改进和加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艰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成为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这些重大部署,着眼于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党的组织机构,将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多次提出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这是对新时代我们党增强执政能力的全面阐释,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了重要遵循。

改革开放未有尽时任重道远犹在征途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指导思想也同时发展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但是,前途并不平坦,仍然充满曲折和艰险。我们党仍然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

我们要坚决拥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因为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民族的复兴征程,呼唤领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数年间,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及时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工作务实推进,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终于办成,反腐败斗争取得决定性成效。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这个党中央核心的坚强领导。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战胜,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将近14亿人口的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对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自信。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党的十九大旗帜指引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本领改革开放领导
谁的本领最大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