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经济”兴起 海归创业逢时
2018-12-17李晓奇
文/李晓奇
2017年,湖北武汉实施了“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这项工程被认为是开创了城市“校友经济”的新模式。一时间,“回武汉”成为风潮。
2017年5月29日,华中科大率先响应“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召开了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届企业家论坛。论坛上,35家华科校友企业代表与武汉有关单位集中签约35项,投资总额达989.7亿。
作为产学研结合、推动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而今,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纷纷开始利用科技园(留创园、海创园)、学科平台、校友会等载体,利用“校友经济”,充分挖掘校友在推动海归创业方面的潜力。多种形态的“校友经济”,为海归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校友经济”用学校平台聚合能量,搭建优质校友社群
以学校平台为载体,聚合校友力量,搭建一个校友社群,是“校友经济”的主要特点。始创于1992年的北大科技园,是北京大学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北大科研成果转化而建立的大学科技园,也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名校的金字招牌,与其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相融合,吸引了众多优秀海归入驻。“我们不仅欢迎北大校友入驻北大科技园创业,也非常欢迎海外各国优秀的外校校友进入北大科技园。”北大科技园副总裁、北大孵化器总经理王国成如是说。
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看来,“校友经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校、校友、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效应。学校培养人才,校友以学校为纽带实现自身发展,社会借助校友的力量释放经济活力。对名校而言,校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友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丰硕成果,‘校友经济’就是以母校为纽带,把各时期、各专业、各层次、各类别的校友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种经济文化发展效应。”欧阳康说。作为对“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的率先响应,华中科技大学随后举办了第十届校友企业家论坛,并交出了“千人千亿”的亮丽答卷。
“筑巢引凤”引进来留得住,打造人才高地
如何利用既有平台,让海归人才不仅愿意来,更能发挥“校友经济”优势,实现持续造血,高校在纷纷做着尝试。
在厦门大学,以地域、行业为划分依据,已在全球建立了91个一级校友会。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曾国斌介绍说,校友组织网络的拓展,有效增强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我们成立了全球金融校友联合会,上海校友会成立了互联网分会,厦门校友会成立了青年创业分会、企业家分会等。这些行业性质的校友组织为海内外校友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资源和专业的智力支持,有效推动了校友的事业发展。”曾国斌说。
与此同时,通过举办不同界别校友年会、出资成立校友基金、关注校友创业项目的孵化成长,海归创业项目赢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例如,1986级的厦大校友成立了“凤凰花季基金”,对校友的创投、创新、创业进行帮扶支持,为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校友搭建包括资金、经验在内的支撑平台。
而北大科技园则是从“寻人才”“引人才”“留人才”三方面入手,努力为创业海归创造良机。
“根据海外校友的分布和不同学科侧重,我们建立了很多微信群。硅谷校友群侧重科技研发,波士顿校友群侧重医疗技术,诸如此类。通过微信群巩固原有的校友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发现当地其他学校的校友资源。”王国成说。
通过举办学术论坛、沙龙或研讨会,北大科技园偏向以学术化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回国。“优秀人才渴望在学术上找到共鸣,共同探讨问题并获得进步。因此,学术化的方式更易得到海归的关注。”王国成谈到,“归国后,通过先教学、后科研的方式,海归们可以一步步将学术成果推向市场。”
“产业吸引”“体系完备”是北大科技园留住海归人才的两个关键词。“产业吸引”指的是打造垂直化产业渠道,让人才归国后更易融入专业化领域。“体系完备”指的是人才认定体系和资金配套设施的完备,为留住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打通了“毕业、留学、归国”的全流程。此外,北大科技园还设立了北大孵化器,及时发布业内相关信息,为海归创业构建开放、多元的互动交流平台。
“学科+企业”依托院校专业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是差异化利用“校友经济”带动海归创业的重点。有着红色基金的北京理工大学,军工背景是其沉甸甸的名片。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郑云认为,“校友经济”是北京理工大学推动海归创业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学科+企业”和高级访问学者海归教师参与创业两种模式。
截至目前,依托成熟的学科背景和研发能力,北京理工大学已成立了包含理工雷科、理工华创、理工新源等在内的15家学科性公司,在相应领域展示出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适应能力。
“双肩挑”——既参与教学、科研,又参与学科性公司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很多教师扮演的角色。“这些曾身为留学生或高级访问学者的老师兼具海归创业者、教师、校友等多重身份。”郑云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