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音乐文化进入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研究

2018-12-15钱旸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扬州大学音乐

摘要:扬州自古以来就是经济文化重地,然而其音乐文化资源却鲜于运用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普及率远远高于专业音乐教育课程,将地方音乐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具有长远意义。

关键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扬州音乐;地方音乐文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现代中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其审美能力和音乐修养。

扬州大学作为扬州地区唯一一所公办类综合性高校,坚决贯彻了指导方案所提出的要求,开设了各种艺术选修类课程,以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兴趣。每个扬州大学的本科生必须修满2门艺术类课程才能毕业,因此公共音乐类或美术类课程成为每个扬州大学学生必须选修的课程。然而,在扬州大学所有开设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中,基本离不开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而在传统音乐中,也没有出现属于本土的,具有扬州地域性音乐文化特色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大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还可以利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对象的庞大性,将这些音乐文化资源以非专业的方式传承下去。

一、扬州音乐文化资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出无数文化瑰宝。而作为自古以来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的扬州地区,所累积的音乐文化资源数不胜数。从古琴、古筝等器乐,到扬州清曲、扬剧等曲艺音乐,再到扬州民歌,每一种扬州地方音乐都能成为扬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内容。

从清朝徐常遇创建的广陵学派,到20世纪创建的广陵琴社,扬州的古琴艺术闻名于全国。自21世纪以来,古琴的地位越来越高,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然而在专业教育及业余教育中的普及性却不及钢琴等西方乐器和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如何将古琴这个“华夏正音”的代表在扬州地区普及开来正需要公共音乐教育的参与。扬州在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古筝艺术之乡”,古筝在扬州的普及程度极高,相关产业也非常发达,成为了扬州特色,是非常值得进入扬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之中的。

扬州曲艺音乐中最著名的便是扬州清曲。清代林苏门的《续扬州竹枝词》中说到:“成群三五少年狂,抱得洋琴只一床。但借闲游寻夜乐,声声网调唱吾乡。”[1]这里的网调,即剪靛花,又名剪剪花、姐姐花,是扬州清曲曲牌之一,可见当时清曲的传唱程度。保留至今的扬州清曲共有493种[2],但是将扬州清曲搬入课堂的时候对于没有基础的非专业学生仅仅只能作为鉴赏之用。此外扬州戏曲音乐还有扬剧,至今留有唱腔曲调100多种,和清曲作为扬州曲艺音乐文化资源可为学校公共音乐教育鉴赏之用。扬州的民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扬州小曲,劳动号子是劳动生活中形成的,而扬州小曲是民间流行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茉莉花》,闻名于全世界,都可为高校公共教育课堂所用。

二、地方特色音乐课程的开设

地方音乐文化进入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大学生掌握演奏地方音乐的技艺,而是让学生熟悉地方的音乐文化,从而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使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活化传承。教师在开设此类课程时,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及学生的兴趣为依据开设。如果专长是器乐,则可以开设类似于《扬州民间器乐作品鉴赏》课程;如果专长是声乐,可以开设《扬州民歌鉴赏》、《扬州清曲鉴赏》等等。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应尽可能以吸引学生兴趣为主要手段,尽可能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豪和自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贡献。在教材方面,扬州大学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一般由各个教师自行选择有关的音乐鉴赏教材,而现有的教材多以欣赏西方和中国经典的声乐及器乐作品为主,教师在开设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后,由于地方音乐完善的教材很难找到,需要教师自身查阅大量的档案材料,观看并下载合适的视频用于课堂。如果课程开展起来,扬州大学的资深教师们可根据课程的需要编写教材,突出扬州的地域音乐性特点,突出本土音乐的文化传承性和时代性,普及到更多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三、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

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类高校,有专门的音乐学院以及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和美术与设计学院由扬州大学原艺术学院分设而成,专业肇始于1993年原扬州师范学院创建的艺术系。同时,音乐学院里设有扬州大学扬州民间音乐研究所,以及“美声之林”声乐艺术中心。

扬州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是扬州大学特别设立出来负责公共艺术管理工作的,由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兼任其中心主任,由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及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负责开设其有关艺术文化方面的课程,教师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及兴趣进行申报开课。随着近年来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的增多,开设的课程也也来越多。但是,青年教师中的大部分是某个声乐或者器乐专长的教师,因此,他们所开设的课程大多集中于单一的音乐鉴赏,极少数的教师开设了合唱、影视及舞蹈鉴赏等课程。建议一部分青年教师进行有关扬州当地音乐文化的培训后再去开设有关扬州地方音乐文化的公共课程。

四、特色校园音乐文化

扬州大学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公共藝术展演,所有演出人员为选修各个公共音乐课程的学生。这一年一次公共艺术展演集中展现了扬州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其中包括器乐、舞蹈、独唱、合唱等形式,很好地提高了各个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能把扬州地方音乐文化展现在舞台上,那将更好的体现出扬州大学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把坚持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基础展现出来,将传统音乐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坦,刘立人,陈应钟.扬州历代诗词(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12页。

[2]韦人,韦明铧.扬州曲艺史话[M].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173页。

作者简介:钱旸(1990.12)女,汉族,江苏常州人,研究生,博士在读,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扬州大学音乐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扬州的秋日
下扬州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