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争中性促进我国企业改革发展
2018-12-15周雷
周雷
最近,“竞争中性”原则引发了我国企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指出,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
“竞争中性”概念最早为澳大利亚政府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公共企业与私人企业平等竞争。后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竞争中性”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在国企与非国企并存的情况下,确保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不给国有企业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经合组织确认的“竞争中性”的内涵包括企业经营形式、成本确认、商业回报率、公共服务义务、税收中性、监管中性、债务中性与补贴约束、政府采购等8个标准。
究其实质,“竞争中性”原则强调维护微观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在此过程中避免受到“有形之手”不当干预的影响,而这也符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是“有效的市场”,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使企业更具活力和动力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另一方面是“有为的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控,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坚决扭转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着眼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2016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以有效约束政府行为,预防政府行为对市场竞争形成不当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今年以来,为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被各级政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就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而言,“竞争中性”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也是相容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从民营企业发展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着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废除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歧视民营企业的各种做法,消除各种显性和隱性壁垒,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权益保护不到位、市场准入障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充分释放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从国企发展的角度看,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在市场搏击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委近期明确表示,改革的思路、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也就是说经过改革以后的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是一样的,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与“竞争中性”原则是一致的。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面对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国企中仍存在一些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需巩固,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仍存在着有的企业不愿改、不想改、不会改的现象。深化国企改革,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大胆务实向前走。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以我为主,吸收“竞争中性”原则的精华,细化指标更精准地推动解决预算软约束,采购、项目审批等方面竞争规则和程序透明度偏低等难点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国企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实现各种经济主体地位、机会、规则平等,有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促使国企加速改革进程,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改革的乘数效应。
当然,我们对“竞争中性”原则持积极态度的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提倡“所有制中立”,反对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规则,反对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给予国有企业歧视性待遇。在B20阿根廷会议上,有人提出所谓“列入国企扭曲竞争”的议题,而这并不符合中国国企改革的实际情况。面对外部误解,积极运用 “竞争中性”原则,客观理性呈现中国市场经济状况和国企改革发展成效,加强内外沟通,做好解惑释疑,有利于把外资企业引进来,同时也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