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微”核:基于分层教学视角谈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实践
2018-12-15陆晓静
陆晓静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对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有一定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开设目标则是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得以在信息技术课堂学到实用性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次研究将分层教学和微课有效融合,突出分层价值,探索微课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课堂实效性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 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54-02
“微课”热潮掀起,成为现阶段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分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响应“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明显。将这两种“新”、“旧”教学方法有效融合,对推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提升作用明显。这既是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一次全新改革,也是对两种方法融合的新实践。
1.分层教学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实践优势
分层教学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实践的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准确定位教学内容,针对性更強。信息技术课堂微课的针对性较强,选题范围较小,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技术课堂的知识点分布情况,使得分层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明显;其二,自主选择性更强。分层教学的核心是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接收到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知识点,学以致用。而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自我选择微课学习内容,以兴趣为核心加深对于微课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为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其三,体现信息技术课堂的开放性。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展现,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系统分析,找准差异问题,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同样肯定了学生的价值,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有效互动明显增强,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2.分层教学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实践策略
2.1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中微课教学实践
学生分层则是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个人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从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等级。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保持一致,其中目标分层要保证与学生分层处于同一层面,目标和学生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微课的应用实践需要保证一定的弹性,例如,对于低层次学生和低层次目标,微课的侧重点可以放在一些基础的办公软件的操作层面,如Word中文本框的插入和文字的录入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完成学习。而对于高层次学生和高层次目标,则可以去应用文本框修饰和结构流程图的绘制内容,以这样的微视频内容加深这一群体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达成高层次教学目标[1]。
2.2教学活动分层中微课教学实践
将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分层,并结合微课保证这种层次性更加清晰和明确,从而完成对整个课堂的分解处理。例如在整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分层教学与微课教学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情境导入——构建目标——任务驱动——学生演示——评价反馈”全过程,从这几个分层内容中完成具体授课,渗透微课内容。以Excel表格函数求和知识点为例,在求和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定位,而后选择函数,最终拖动数据完成求和,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通常在这一整个流程当中的操作不够具体和全面,造成教学时效性下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结合分层教学和微课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整,微课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需求来进行动态化的解析,包括快进、暂停、后退等功能,使得微课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将传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一对一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好[2]。
2.3课后教学分层中微课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基础题是每一位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进行课后教学安排时,将基础题为核心,提高题和发展题为辅助和专项提升的内容。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依据能力情况被分为不同层级,其中基础层学生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从而达到学业水平测试要求。而对于其他高层次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提高题和发展题来增强这一群体的学习可拓展性,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专项内容,为自我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同样,在进行微课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分层教学做好优化,强调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最终将因材施教的目标展现出来,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云霞,朱倩.信息技术课堂的微“翻转”[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50.
[2]马凤云.微“翻转”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