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之我见
2018-12-15王夏
【摘要】去年九月,根据人社部的要求,在学校的安排部署下,笔者有幸参加了技工学校开学第一课《工匠精神》的教学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自身学习和课堂授课,感触良多,特写此文,为这门课的教与学作一个总结,还从全社会的角度对工匠精神作一个初步探讨。
【关键词】工匠精神 愚公 奉献 创新 三个境界 执着专注 精益求精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22-02
提起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德国制造,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例子,好莱坞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她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不扩张,后来朋友向她解释: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德国也是如此,他们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德国制造的品质保证。那在我们中国是怎样的呢?是否真如他国之人所说的,中国只是制造假货的国家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翻开《工匠精神》这本书,给人的震撼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皇帝,就是一位伟大的工匠。紧接其后,书中所列的一个个案例人物故事,给我们的传递出的是满满的正能量。他告诉世人,中国自古以来是从不缺乏工匠的!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掩卷深思,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笔者觉得它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个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付守永在《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一文中也这样说道,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由此,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在笔者看来,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精神。
首先,工匠精神是一种愚公精神。纵观古今,那些杰出的工匠一辈子,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在重复做一件事,如清代负责宫殿、皇陵修缮的“样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8代,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愚公般的信仰,一种耕耘不辍,就不会有绵延几代的杰出。读本中提到的在焊工岗位一干36年的高凤林,只剪“板寸头”,一剪就是30多年的刘清池都是这样的工匠。
其次,“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工匠精神还是一种创新精神,“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著名的砖雕大师何世良说,“如果师傅教会我雕荷花,我一辈子只会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么用呢?一辈子都不能超越师傅,机械式传承意义不大。师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创新,这才是徒弟的使命。”所以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进步。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機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可以称为新工匠精神吧?
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那么,从笔者从事的教师这个行当论,如何将这种工匠精神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呢?这是一个自从教完《工匠精神》读本之后,笔者一直以来在深思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的浅陋之见。
当放下《工匠精神》读本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一直浮现在脑海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下面笔者想从这三个境界来谈谈如何运用工匠精神来进行教学。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十分繁琐的,传统的备教批辅练考等教学环节最需要的就是“工匠精神”。试问设计教案学案、制作微课、导演课堂、培优辅差、考试讲评,哪一样不需要着眼小处和细微处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没有“工匠精神”,课堂教学改革同样做不到位,做不出效果。所谓“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都是靠“工匠精神”磨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怕是写一手傲人的粉笔字、随手在黑板上反手画圆、画地图等,没有哪一样教学技能不是靠“工匠精神”练就的。这过程难道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吗?所以,当教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也已成为教师必练的基本功。
教书匠只有敬业才能够爱上教师这份职业,才能乐于研究教学。教书匠要爱岗敬业,并把工作做到极致。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这样的精神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至于第三种境界,我认为是指“技进乎道”,即教师的教育应该先技艺,后理念。技艺学习要从技法开始。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最终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在这样的境界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应该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笔者认为,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及现状,教师应首先重点致力于培养他们执着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即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做就要做最好。只有这样,我们的高技能人才才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才有实现的一天。
从教学工作,延及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立德树人不是“狂风暴雨”式的摧残教育,而应是“春风化雨”式的无痕教育,好的德育是融在汤里的盐;是化在水里的糖;是空气中流动的风:无处不在却不显其形,是触动灵魂的心灵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工作。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些殴师事件,很多人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判与谴责,感叹世风日下。对这一现象,笔者则认为它一方面说明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另一方面是否也暴露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乏力和不到位、不精细,缺乏“工匠精神”呢?
教师的培训也需要“工匠精神”。无论是教育理论的学习还是教育实践操作的培训,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目前许多学校推行的“青蓝工程”,名师带新徒,就是学校内部“工匠精神”的传承,在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中发挥师徒制的价值。许多老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弥足珍贵,通过“师徒结对”来“传帮带”,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校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工匠精神”。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环境的美化,都需要独具匠心。雕塑、花圃、围墙、走廊、各种宣传专栏的内容都要精心制作。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文化载体都需要精心设计,匠心独运。
还有学校的后勤工作如果没有精打细算的工匠精神,就会造成公共资产的损坏、浪费和闲置。现在不少学校都存在着水电、粮食浪费现象,我们可以用“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約意识、爱护公物意识,那么,学校的面貌将大为改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有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个行业、各个情境中,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这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如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点扶持某些行业等,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并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让有工匠精神的教育者被受尊重,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3]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4]马卡连柯《教育诗》
[5]维特根斯坦《蓝皮书》
作者简介:
王夏,女,汉族,福建福安人 ,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