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观

2018-12-15于爽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权力文化

摘 要:对于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我们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第一,文化就是媒介,当今社会媒介的出现与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第二,意识形态就是媒介,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媒介已经变成了意识形态本身;权力就是媒介,社会不断变迁,时代不断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了文化霸权斗争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伯明翰学派;文化;权力;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于爽(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一、文化就是媒介

伯明翰学派的学者普遍把媒介活动看做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因此媒介文化就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形态。把文化看做是媒介的一种形态来研究复杂的媒介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解释复杂的媒介现象了。伯明翰学者们十分重视媒介的作用,这些学者们把媒介看做是一个文本,这种将文化视为媒介的观点,无疑是开创了媒介研究的本体论研究传统。这种研究传统自开创以来一直为后人所用,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思想不断发展,直到极致就是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的媒介观,麦克鲁汉说:“媒介即文化,媒介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他会消灭一种文化,引进另外一种文化。”媒介研究始终是伯明翰学派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媒介的革新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人类的世界观,我们也有理由这样说,随着媒介的演变与革新,文明也在随之演进,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媒介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这是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世界上的信息每天通过媒介在光速的传播着,媒介的极度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时下流行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正是媒介急速发展的具体事例,诸如此种应用对当下的人们产生了十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当然,这种把文化视作媒介的观点固然对我们研究社会生活方面带来一定便利,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这种媒介文化对我们的侵蚀,在便利之余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这种媒介文化所带来的弊端。

二、意识形态就是媒介

关于把意识形态看做是媒介的观点,可以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法兰克福学派不仅把媒介看做是国家权力的工具,他们还把媒介当做国家维护其统治和意识形态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甚至更加激进,他们直接把媒介看做是意识形态。而伯明翰学派的学者们继承并发扬了这一观点,同时有对其内涵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此观点上伯明翰学派的主要代表是理论家霍尔。霍尔着力于深度挖掘“意识形态”这一语词,并赋予其新的与之前不同的阐释,这也为后来的伯明翰学派奠定了意识形态研究的有力基础。

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问题上,伯明翰学派并没有一味地寻求新鲜,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把传统意识形态研究与自身研究相结合,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融合,许多研究者在研究问题上都会全盘否定传统的研究观点,认为传统的都是落后的,但伯明翰学派却做到了与传统研究的交融,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在研究意识形态与媒介的关系问题上,这些学者们又借助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他们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闭塞的,而是相对开放的,而意识形态也被视为权力争霸的重要场域。大众媒介在其产生、流通的过程中都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意识形态的特征,由此大众媒介就成为了行使权力的手段,虽然媒介在不断发展与革新,但大众媒介却并没有因此处于没落中,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仍然呈现出多样化与稳固化的特征。

理论家霍尔认为传播是个极其繁杂的过程,意识形态被传送出去并不等同于它就被受众所接受了,传送与接受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二者是分开的,并不是互相作用的必然因果关系。在大众媒介日益兴盛的当今社会,统治阶级通过媒介传输潜移默化的输送出其意识形态,从而达到稳固其统治的目的,然而对于这一过程的解构就是文化研究的任务之一。

三、权力就是媒介

伯明翰学派的另一重要研究内容就是权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文化研究这一学科从其一开始就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性。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霍加特还是威廉斯,他们作为文化研究的创始人,从一开始他们就抱着为工人阶级做实事的态度,并且二者都是工人阶级,他们希望通过学术研究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也希望因此能使社会发生变革。这些学者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来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伯明翰学者们也致力于通过革命性的方式参与政治,这是伯明翰学者的自身政治诉求,他们以这种方式参与政治,为的是深刻地把握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也通过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论,认识到大众传媒与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態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发掘了媒介对于文化和国家权力的操控与制约,从而为文化研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我们由此来考察中国的文化研究,在我看来,文化研究并不一定要把它框在一个学科的固有框架内,如果能抓住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式“问题”,并且通过研究对其作出强有力的回应,那么我们的文化研究就是十分有意义并且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要把文化研究视为一种开放的学术理念,并且通过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的观察与分析来解决当代问题,这无疑就是文化研究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陆杨,王毅.大众文化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2]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潘知长.传媒批判理论[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陆杨,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杜方伟.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D].河南大学,2007.

[6]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权力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谁远谁近?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