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山原寨主王伦:管理者四忌,一个都别碰

2018-12-15张苏君

人力资源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梁山林冲上山

张苏君

王伦,一个在《水浒传》中很尴尬的角色,曾是梁山第一代老大的他,最后众叛亲离,惨遭被杀,失去了事业,更失去了性命。作为管理者,他是失败的。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王伦悲惨的一生?他的经历又能给管理者哪些教训?

人们常说,读书人做事瞻前顾后,顾虑太多。于是有言: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当然,对于极少数人来说,未必成立。比如黄巢,落第秀才起兵,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比如洪秀全,屡试不中拜教,金田起义建都天京,席卷十八省。王伦,无疑属于大多数。他的落败,更多是其性格缺陷使然,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

一失:目光不远

作为山寨领导,王伦失在目光短浅。他缺乏施政纲领,没有统一的企业文化。此点不及晁天王,他提出“竭力同心、共聚大义”的理念,做出“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的工作要求,大有向天借五百年的势头。更不及宋大哥,他指出“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方向,明确“常怀贞烈常忠义,不爱资财不扰民”的作风,很有朝廷正规军的风范。

王伦未对梁山作战略规划,只想立足山头,过着吃火锅的日子。经济来源主要是打家劫舍,此时梁山同其他强盗,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他的眼光只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看新闻,不看微信,不闻窗外事。

梁山品牌影响力,他不曾晓得。在外人眼中,梁山俨然已是避难的场所。林冲杀官差后,选择上梁山;三阮抱怨梁山霸占水泊,难以打渔,内心却无限向往;晁盖等人事发,大闹一场,也直接投奔梁山。

外部风起云涌,他毫不知情。林冲杀死陆虞候、富安等三名公差,放火烧大军草料场,何等动静;毗邻梁山的石碣村,晁盖等劫取生辰纲,杀败何涛五百官兵,何等轰动,居然均不知晓。晁盖把胸中之事,从头至尾,都告诉王伦等众位。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自己沉吟,虚应答筵宴。

外部有了巨大的变革,王伦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觉醒,不应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他能提早着手,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应急预案,又何至身陷被动?君岂不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二失:肚量不大

王伦再失,在于肚量狭窄。婉拒林冲,便是明证。

林冲雪夜上山,何等之落魄。梁山原有的头领,杜迁、宋万二人,皆本领低微,战力不强。企业领导的首当要务,是考虑企业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弱肉强食的时代,提升实力是必要的前提。

林冲的战斗力,毋庸置疑,那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正是梁山急需的人才。王伦的思考逻辑,应是如何使用林冲的问题,而非林冲能否使用的问题。很遗憾,王伦私而忘公,未考虑梁山发展,只纠结自身职位。

王伦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着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

于是再三设障,阻碍林冲的聘任。林冲为表忠心,递交“投名状”时,遇到杨志,相斗四五十回合。王伦及时叫停,并相邀上山吃酒。又见到一位武力强劲的人物,王伦很是开心,主动挽留,盛邀入伙。他的真实想法呢?

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王伦仍在想,确保自己位置,不是梁山大局。“与他作敌”,更见王伦肚量的“小”。满脑子小算盘,一肚子的私货,取小我,舍大我。内耗不要紧,只要能利己。蚌与鹬相争,渔翁才得利。

多大的胸怀,成就多大的事业。王伦时期,梁山发展缓慢,一直是地方性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正归咎于领导人的格局。

三失:见识不明

王伦再失,在于见识不明。

晁盖一行七人,投奔梁山。王伦初始是兴冲冲的,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宾主温文尔雅,礼节周到。等听到七人战绩,杀败五百官兵,他内心又纠结了:我怎么办?

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晁盖等慌忙施礼,王伦答礼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晁盖道:“晁某是个不读书史的人,甚是粗卤,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

于是,他又故技重施,拒绝晁盖上山。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敌我力量对比。敌情不同,所用的方法也应不同,不能一招打天下。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林冲上山,孤单一人,无依无靠,梁山力量强于林冲,典型的店大欺客的模式。王伦怎么决定,林冲只能怎么接受。

晁盖上山,七星聚义,文武兼备,且携大胜之勇,七人力量不弱于梁山,何况梁山阵营中,最强的林冲与自己未必同心。此时王伦就不能漫天出价,万一谈不拢,后招何在?

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林冲发难,势头不对,此时王伦完全可以调整策略,采纳合理化建议,留下晁盖等人,而非不理智破口大骂,结果激化矛盾,自身被杀。一手好牌,主动在握,却因见识不明,做出了最不明智的选择,其实,他有三条光明大道可走。

上策信任:放宽心胸,信任晁盖,委以重任。梁山力量得以强化,且以晁盖忠厚、豁达的性格,不会做出有害王伦的事情。

中策让贤:学习朱武,让贤退位,暂居次席。各山头都有让贤的传统,少华山朱武让位史进,桃花山周通让位李忠,一把手变二把手,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下策防范:暂留晁盖,预防为主,逐步分化。或分而治之,七人本非铁板一块,公孙胜刘唐更是外人;或壮大自我,不断引进新人才,对抗晁盖力量。

四失:决断不果

王伦四失,在于决断不果。

林冲上山之时,王伦原本拒绝。麾下朱贵、杜迁、宋万三人相劝,都搬出投资方“柴大官人”的面子。縣官不如现管,何况干部聘任本是王头领的职责,股东不宜过多干预。

若王伦坚持己见,寸步不让,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他拥有否决权,林冲只能下山吹风。很遗憾,他没坚持,立即松口提出递交“投名状”。最终,经王伦同意,林冲疙里疙瘩的留下。王伦自此方才肯教林冲坐第四位,朱贵坐第五位。

晁盖一行上山,王伦又是拒绝。但他拉不下脸面,做得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请晁盖等到水寨,喝酒把盏,一通闲话,赠银上路。说到底,太在乎面子,既要得便宜,又要来卖乖。

有决策但不坚定,有想法但不果断。瞻前顾后,终错失良机。此点颇似南宋朝廷,在对抗金国时,或战或和,时战时和,缺少自始至终的统一国策,后联蒙灭金,又被蒙古所灭。

决断力方面,王伦应向宋江学习。上梁山、谋招安的策略确定后,决断干脆,雷厉风行。引进秦明,不管其妻离子散;引卢俊义,何论其家破人亡;引进徐宁、萧让,连偷带骗……

关注结果,目标导向。一切方式,都围绕战略目的。无怪乎,斯大林曾说: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作为读书人,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缺点;作为领导者,这些就成了足以致命的硬伤。

这是梁山的选择。

这是历史的选择。

责编/齐向宇

猜你喜欢

梁山林冲上山
智海急流
大梁山
上山·下山
空中看梁山
一二三 去上山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上山和下山
分红果
铁血尖刀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