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苍凉

2018-12-15明雨淏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灰褐色之江沧浪

明雨淏

一、沧浪之江,西来水泱泱

长江,几乎贯穿了我童年的生活。这条气势磅礴的沧浪之江,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波澜不惊。

自江南开发以来,长江便成了人们的生命之江,创造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它的主干,流经十一个省,不知为多少地区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我到了帝都后,想将它永远写在纸上的梦却难以实现。

舅舅邀我们去武汉旅行,火车徐徐向前移动着,窗外的景物也在不断加深着颜色,中途有风有雨,就像我五味杂陈的心情。到了汉口,舅舅问到:“看到长江没。”我心里一惊,刚才路过一座大桥时,朦胧之中看见下方一片灰褐色的物质前后来回地移动。它从西泱泱而来,却与我错过初次的见面。

君归来!君归来!

二、江上一轮明月,照多少沉浮过往

第二天,我们到了旧时汉口的租界,街道并不宽敞,一座座小洋房在烟雨中时隐时现,不管怎么看都只是人们搭建,只为参观的空壳。逛了大半天,不知到了什么边边角角的地方,忽然看到了一间古色古香的石砌房。上面有洋窗,有尖顶,有巴洛克风格的石柱;也有常青藤、爬山虎、磨得光滑无比的中式栏杆。终于看见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中西合璧的屋子,刚想进去看看,便听见快递小哥在外面大喊。过一会儿,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走了出来,带着苍凉的风,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下午我们去了昙华林,它是武汉一个颇为有名的街道。在这里我同样没有寻到它历史的足迹,心中不免有吹不散的失望和浇不灭的惆怅。

武汉经历了从新石器时代盘龙城一时辉煌到清末张之洞重工业的发展,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长江边上如此璀璨的明月,记录了多少沉浮过往,可现在只留下……

君归来!君归来!

三、沧浪之江,东去水茫茫

这次是专门看长江。跨过长江有两座桥,我特意选择了清晨去最有名的武汉长江大桥。桥下翻滚浑浊的江水从天边缓慢浩荡的冲下,与下方的石头不断地撞击,溅出并不晶莹,倒像塑料制成的,灰褐色的水花,下面有隆隆的响声,是江水拍岸的独特声音,低沉而浑厚,营造出了一种触目的苍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而这沧浪之江,仍寂寞独自地流,伴随它的只有两旁早已被磨得光滑的石头和沉入江底的记忆。

远方的轮船鸣起了汽笛,将我的思绪打断。

四、谁赏江上明月,谁听江声浩荡

行程的最后,我们冒雨去了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雨中黄鹤楼一定更威武和气派。它并不在堤岸上陪伴长江缓解一下寂寞,而是搬到了几公里外的蛇山上。这座名楼屡建屡废,直到同治七年一场大火,烧得只剩下一个原本最接近天空,结果却永远与地面相连的铜铸宝顶。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搭成,据称是照着同治时期的蓝本,只是更大更宏伟,更加视野开阔。

当我们登上楼,开始眺望远方时,山雨欲来风满楼:大雨如注,伴随一丝江风开始吹拂我的每一寸肌肤,吹走了旅行的疲劳。不多久,太阳在远方开始慢慢遮住,只剩下一点点昏黄撒在无边的黑暗之间,依旧如当初看见长江时一样地触目的苍凉。

雨停了,风又吹了一会儿也住了。这时我突然想起,那李白、杜甫的黄鹤楼与我处在这里的这座楼并不是一座。这里,这里只是一些人想恢复当时的古风,妄然而建的一座由梦和砖瓦堆砌的建筑。公里之外,却是一个天天吹着江风,诗意盎然的风雨黄鹤楼。

本是江上的一轮明月,谁来观赏?它早已随着这大江伴随一个个时代的美与记忆远去了。

高楼已随黄鹤去,此地空余江水流。

终章:夜景

回去的时候,火车缓缓向前移動着,窗外景物的颜色也在不断地变浅,外面仍有风有雨,就像我仍五味杂陈的心情。

“把美献给这世界的苍凉”耳旁回响。是啊,美是永恒的,只是献给这世界后,平添些许苍凉。

猜你喜欢

灰褐色之江沧浪
川之江造机株式会社
非凡的
出水芙蓉
《兰心诗钞》“均州沧浪”意象的“元典”元素分析
沧浪
把大雨从羽毛上抖落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写鸿篇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
只见沧浪不闻君
《之江新语》读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