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评实施空间管制探析
2018-12-15徐明
徐明
摘要:本文就规划环评中的空间管制进行客观阐述,探析其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改进,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空间管制;规划环评;环境保护
ABSTRACT:This paper objectively expounds the space control in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PEIA),analyzes the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so as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space control;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前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规划环评制度,从源头上避免环境污染和破坏,以便于维护生态平衡。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绿色转型阶段,传统的环境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迫切的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升空间管制能力,为后续的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体统依据,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一、空间管制概述
空间管制,是通过协调及优化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促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他强调对城市的建设时机、地点和程度进行综合考量,以便于解决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明确城市规划目标,实现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针对性提升环境质量提供保障。在空间管制工作持续深化下,包括城市建设的扩界限值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得到了进一步规范[1]。
在空间管制中,在特定范围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城市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等内容,确定不同界别的分区,结合特定开发标准推动城市建设,以便于协调解决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在规划环评中实施空间管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2]。
二、空间管制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空间管制的核心是空间规划体系,包括空间规划和具有空间性质的其他规划,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与生态功能区划等。规划环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联合展开工作,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为后续规划环评工作展开提供支持。纵观当前规划环评中空间管制中的问题来看,信息壁垒沟通受到极大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行政部门信息沟通受限。现有的空间规划中涉及内容较广,行政特性较为鲜明,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专项规划公开性不足,导致部门信息沟通受限,加剧工作重复现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空间规划目标不同,需要结合具體划分标准选择不同的技术,但是由于划分标准难以准确度量,可能出现城市规划体系之间混乱、冲突,管控措施不合理,影响规划环评工作[4]。(2)空间规划管制信息质量不高。城市空间规划中,制度和历史因素影响,导致各个部门的行政特征突出,由于空间管制的信息资料收集难度较大,现有的规划环评和其他规划的空间协调性缺少,难以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为了可以有效解决规划环评空间规划冲突问题,多规合一是主要手段,有助于保证开发边界和保护性空间参数一致。(3)空间管制技术水平不高。我国以往的规划环评空间管制中,受到空间叠图分析和协调性分析影响较大。结合我国环保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存在就规划论规划、就项目论项目问题,难以从整体角度上分析问题实质。
三、如何发挥空间管制作用
(一)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前置作用
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应前置,作为相关规划编制的依据。我国目前开展规划环评的主要对象为专项规划,而指导专项规划的综合性规划(上层位规划)往往滞后,与专项规划(下层位规划)环评的要求不同,直接导致上、下层位规划方案在时间、规划环评要求上的错位。因此,应把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前置[5],将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的目标、原则、成果、结论、建议等作为其他相关规划编制的依据,形成环境规划与规划环评协同、引导和约束社会经济类规划的体制和机制。
(二)严格把握规划环评空间管制对象
规划环评必须强调空间,解决格局性问题,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建立红线与底线思维,对重要、敏感的区域实施严格保护,强化环境红线约束。当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发生冲突时,应按照“优先保障生态空间,合理安排生活空间,集约利用生产空间”的原则,保障生态空间性质不转换、面积不减少、功能不下降。
(三)建立适用的规划环评空间管制评价方法
首先,确定生态空间及生产空间。根据敏感区分布及规划用地布局,确定园区内及周边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重要江河、湖泊、湿地、绿地、水体等具备一定生态功能及隔离作业的用地,把这些区域纳入生态空间进行严格保护。在不与生态空间冲突的前提下,将规划方案所确定的工业用地列为生产空间。其次,确定限制性生活空间。主要考虑大气污染物、卫生防护、环境风险等对居住区较为敏感的环境因素,体现在大气污染物超标区域、卫生防护距离、最大半致死浓度范围等几个因子上。这些区域需要通过预测评价及空间分析来确定,以定量分析为主,并利用空间技术手段将其落实到空间方面。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为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契合,迫切的需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评重视程度,编制合理的城市建设计划,协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挥空间管制作用,为后续的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麦方代.煤炭矿区规划环评实践——以新疆白杨河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为例[J].环境保护,2017,45 (22):66-69.
[2]黄夏银,钱杨.旅游度假区规划环评“空间管控、总量控制、环境准入”的落实与探讨——以某沿海地区旅游度假区为例[J].环境科技,2017,30 (06):46-48+65.
[3]陈派超.论“三线一单”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及对项目环评的指导意义[J].环境与发展,2017,29 (08):46-47.
[4]王燕云,詹源.厦门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跟踪评价工作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 (03):174-177.
[5]徐太海,赵志远.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如何发挥污染源头控制作用[J].绿色科技,2016,11 (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