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2018-12-14陈雯
摘 要 《詩经》中思乡怀土的篇章在风、雅中均有涉及,数多质精。怀乡诗歌的产生根源于安土重迁的思想文化,激发于忠孝礼义和人以群分的现实压力,同样的情思也因不同诗人的身份地位而各具特色。驾车出游、登高望远、回忆想象、呼天抢地、旋车返乡种种方法都被用来稍解诗人们盈溢于胸的忧和怨。
关键词 思归原因 诗人身份 离情宣泄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认为离别之情才是人世间最不能忍受的情感,它会使人形容枯槁,黯然失色,痛不欲生。历代文人墨客也在饱经风霜之后心甘情愿地为“离别”写词作赋。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的“销魂之作”亦不在少数。
1思归之情原因分析
1.1安土重迁的思想
《诗经》三百零五篇皆是周诗,它产生的年代上起西周初年,下讫初春秋中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神权体制到君权体制,农业一直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逐渐形成了博大的农耕文化。伏羲教人们“作网”,神农氏炎帝教人们播种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到了周朝,社会制度趋于完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人们当时衣食来源仍旧是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土地。由于交通不便,背井离乡很难被当时的百姓所接受,《尚书》中才记载了盘庚迁都前告诫群臣的话语。对于土地的依恋、对农业经济的极度依赖,使得这些不得不孤身在外的诗人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感,进而迸发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1.2礼义文化的桎梏
周礼一直为孔子所推崇、维护,它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仪文化的源头。三从四德、忠孝节义之说在此时已经初具轮廓。《泉水》中的女子之所以反复“娈彼诸姬,聊之与谋”、“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却终究难尝心愿,被逼“驾言出游,已泄我忧”的最终原因是必须遵从“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的出嫁之道;《四牡》中使臣尽管不断感叹“岂不怀归?”,却还是因为“王事靡盬”做出了“不遑将父”的决定。古代中国,忠与孝是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当忠孝两难全时,“公”大于“私”在当时才是天经地义的,如同朱熹《诗集传》在《四牡》篇所言:“传曰:‘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辞王事。”当礼义成为了情感的桎梏,思乡之情只能在诗篇中一吐为快了。
1.3社会现实的逼迫
诗人们望明月而思故乡的原因之一来自于身处异地遭受的社会现实压力。一种现实压力来自于上级统治者的压迫。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势力逐渐被各国诸侯所削弱,各国之间战争频发。再加上交通不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级官吏与戍卒们担负了最为繁重的任务。如《东山》中的士兵在雨夜只能宿于车下;《小明》中的大夫即使心中大苦也因害怕罪罟而忍气吞声;还有一种现实压力则是在本地生活、文化圈的排外行为中产生的。安土重迁的思想导致了本地人对于外国甚至外乡人的防御与冷漠。此外,强调安居乐业也是统治阶级加强统治、求得稳定的手段,“画地为牢”才能减少纷争流乱,但这种统治手段无疑加剧了以地域作为分界线百姓情感上的分裂。因此《黄鸟》、《葛覃》、《葛藟》、《杕杜》中的游子备受外邦人的冷眼,求助而不得,即使做到了“谓他人父”、“谓他人母”也是徒劳无功。
2诗人身份和地位
王粲在《登楼赋》中说道:“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思乡怀土的人情难倒真的不会因贵贱穷达而有所差异吗?《诗经》中写作思归之作的诗人身份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礼而不能归的妇人;有的是因法不能归的戍卒;有的是因义而不能归的将士;有的是因乱而不能归的流民;还有的是因职而不能归的官吏。他们之中存在着贵族和平民的地位差异,这很大部分决定了他们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上的差异。除了那些碍于礼教不能归家的妇人、战死沙场的戍卒以及归期遥不可及的征人和官吏,幸而得归,本应该是最为欢喜的事,却因身份地位存在着截然两种情绪:《出车》的诗人从“召彼仆夫”、“出车彭彭”等字眼可看出其贵族身份,战争得胜后,他的心情是: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而同样在战争中全身而退的《采薇》的诗人,从其“小人所腓”、“载渴载饥”词句可知其平民戍卒身份,他却这样描述回家的心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两者皆是借景抒情,显而易见,前者是所见所闻皆是春日里的生机勃勃、满载而归,而后者所感所发的只有时光催老、饥寒交迫。“一战功成万古枯”,身份地位的差异会带来见闻和感受的差异,思乡之情自然也会因穷达而有所差异。此外,从整体来看,下层诗人的作品比上层贵族的都要更加凄楚动人,生活工作的恶劣条件和重大压力也使得下层诗人的诗作更生活化,充满情感且艺术手段也愈加丰富多彩。如《出车》中的“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比较《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明显后者因工整的对偶、叠词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而比前者更具情感、动感、美感。
3离情宣泄的方法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江淹《别赋》)遥远的距离,瞬息变化的光景使得出门在外的行子和离妇总是愁肠九转,形单影只的寂寞、压迫繁重的任务、对山水亲人的忧思、异国异乡人的排斥、客死他乡的恐惧等,种种的愁与忧都是诗人们难以忍受却不得不忍受的。面对这种使人无精打采、黯然失色的离愁,不同的人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稍解衷肠:
3.1“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卫风中《竹竿》、《泉水》二篇的作者都是远嫁他国的卫女,因礼而不得归,最后郁结于胸的情感只能用策马奔腾的方式来忘情于山水之间:“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竹竿》)、“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泉水》)这种用转移注意力来宣泄情感的方法对魏晋南北朝诗人影响深刻。如被王勃讥笑为“穷途之哭”的阮籍就是个喜欢驾车泄忧的典范。他在《咏怀》诗中就有“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之句寄寓心中对于腐朽政治的忧虑;而陶渊明也在辞官归家中感慨“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不如归去之语。
3.2“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登高望远的方法来抒发心中对于亲人家乡的思念在《诗经》中屡见不鲜。如《陟岵》三章首句就是“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通过重章叠句来层层加深思亲之情。《吕氏春秋·顺说》曰:“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荀子·劝学》也说:“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借用山高来远望一是因其便利的客观条件来使声疾、目明;二是“高处不胜寒”,身处高山寒风之中更能激起回荡心中的凄恻百感;三是“高山仰止”,高山历来被认为是包容万物、心胸阔达高尚品德的代表,因此,借由高山抒怀也是文人墨客宣泄情感、治疗情伤的有效手段。
3.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为了减轻内心的煎熬,诗人们常常用回忆过去来抵御现实的酸楚,用想象未来以激发生存的动力,这是人内心脆弱时常有的表现和应急措施。而诗人们正是通过生动形象、如在目前的回忆和想象提高文字创作的画面感,不言一“思”字、不言一“忧”字却字字显忧思的情感流动更添真实感。
用回忆来宣泄情感的经典篇目是《击鼓》、《竹竿》、《陟岵》。《击鼓》一篇引入了诗人对于爱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款款情话,与上三章紧张血腥的战争相对比,诗人不能信守承诺与情人相聚的孤独、歉疚、痛苦却无可奈何的情感就自然而然的和盘托出了。《陟岵》全篇主干在于父、母、兄在诗人离别之前反复叮咛之语,“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亲人的话语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思想之切、征役之苦和战死沙场的恐惧,更在侧面暗示了亲人之间无比深厚的拳拳情意。
利用想象来宣泄情感的经典篇目是《东山》。虽然在战场中侥幸得归,但匆匆飞逝的时光以及饥渴难耐的遥远路途都使得诗人在漫漫归家途中平添了一丝忐忑不安,他既期望快速回到简陋的家中与妻子团聚,却又对“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的夫妻之情表示疑问。诗人通过对自己家室形象、妻子等待自己回归的想象,映衬了宋之问的这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4“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可见,人只有达到了最穷困的程度才会呼天抢地,痛不欲生。《鸨羽》一诗三章,三章皆在尾句发出痛呼:“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悠悠苍天!曷其有常?”足以可见诗人的劳苦倦极。又在诗中反复表达了因“王事靡盬”而不能养恃父母的愧疚,又足以可见诗人的疾痛惨怛。但“呼天无闻,叩心无益”,繁重的徭役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体制下是不停不休的,即使天也无法解决世人心中的伤痛。此外,这首诗比较鲜明的体现了当时普通百姓不满和反抗的心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3.5“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诗经》中的大多数诗人是看不到回归的希望的,因此他们只能用其上几种手段聊以抒怀。但是,也有少数篇目的作者在几经周折之后用“回归”的方式结束以前那段痛苦的旅程达成归家的心愿。代表诗作有《载驰》和《黄鸟》。《载驰》作者许穆夫人直爽、大胆,“女子善怀,亦各有行。”、“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等句直接打破了束缚当时女子思归不得的思想牢笼,而且她对许大夫“守礼不因时”的批判,对于自己智慧和行动的肯定,都用这首诗发出了当时女子的最强音。而《黄鸟》中的主人公对于“不我肯榖”、“不可与明”、“不可与处”冷漠的异乡人感到十分愤概,直斥异国人的无情无义,最后坚定返乡的决心。
4结语
朱熹有言:“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則不能无言;既有言矣,而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馀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异国异乡与己国己乡人、物的巨大差异刺激了身处他乡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归欲。而归欲又引发了无限的愁思,不断积累的愁思最终通过语言文字歌咏吟唱出来,就有了《诗经》中精彩绝伦的思乡怀土之作。江淹《别赋》有云:“别虽一绪,事乃万族。”是故《诗经》中思归之诗虽皆因归欲而作,却因诗人本身身份地位的差异、不同的离乡缘由、不同的写作手法产生了巨大的区别。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同的思归之作又因同样黯然销魂、意夺神骇的真挚情感而显得同样的凄恻婉转,百感动人。
作者简介:陈雯(199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公安文书写作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 (宋)朱熹注,赵长征.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汉)司马迁.史记(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李春华.诗经思乡恋土主题成因试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