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探究

2018-12-14徐素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现实意义工匠精神

徐素华

摘 要 近年,我国风靡“匠人”之风,追根溯源是我国央视《大国工匠》纪录片的播出所引起的。这种工匠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一种工作态度,这点在社会工作人员反应更甚。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前的高校学生来说,正是一个需要提前培养的时期,学校需加以重视,将学生提前培养起来。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思政教育 现实意义 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工匠精神的内涵

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从字面上拆分理解是“工匠”和“精神”,“工匠”是指具备至少一种高超精妙的手艺的人才;“精神”是指具有认真、专注、严谨、负责等优秀的工作态度,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外有精妙绝伦的技艺,内有高尚的工作态度的人。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具有“工匠精神”人,有“两弹元勋”邓稼先,制伞老人坎温等等。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他们坚持自己的工作,摒弃外界的种种诱惑,全身心投入眼前的“作品”制作中,他们值得人们敬佩,值得人们景仰,更值得人们学习。

2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2.1社会在渴求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在当代,我国的发展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現代化人才来努力,我国伟大瑰丽的传统技艺也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来传承。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的支持,而且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支撑。只是有技术而无职业道德的人比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来说更为可怕。在现代社会中,尚在学业中的学生们正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他们是社会的新鲜血液,高校好比是提供营养的营养槽。但是很多學校没有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将“工匠精神”培养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刻不容缓。

2.2抓住高职教育阶段的关键期

在学生刚成年几年里,正是青年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就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利时期。尤其学生尚处于学校,老师的管教对于学生思想和行为等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工匠精神”,放映相关短片等形式,使同学们理解其中的内涵,另外可以利用实践激励学生专注、坚持等态度,在学生心中种下一个种子,等到成为苍天大树之时,就成长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说,高职院校具有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重要使命。

2.3注重高职教育时期的思政教育

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为国家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更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注重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为国家社会提供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人才,为我国的强大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出一份力。在学校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学生学习中潜移默化养成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是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

3工匠精神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途径

3.1培养工匠精神也是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往往只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正确的政治素养,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的需求在不断改变,学校也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学生对于国家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在校教育阶段及时开展对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而其中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思政教育中增加“工匠精神”的教育,在教学中学校应注意不仅培养学生个人优秀的思想道德,还要培养出来学生今后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激励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能够做到外有优秀技能,内有优秀品德。

3.2营造一个适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良好环境

人类的基因可以决定个人的性格,但是环境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良好的环境对人后天的性格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环境,比如:家庭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这些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学习阶段,他们处于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高职院校要在学校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将有利于学生接触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培养,为相关教学工作打下基础。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是要营造一种和谐、自由、专注、认真、执着的文化环境,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环境比如校园广播、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自发产生培养增加“工匠精神”的意识。另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举办职业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专注的职业精神,让学生潜移默化中热爱学习热爱工作,建立专业的职业精神。

3.3立足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之所以能够长久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我国中华文化精神的支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中华儿女能够不断继承并发展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内在精神。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一路发展至今,留下来的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精华,传承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是我国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工匠精神”也正是诞生于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多种优秀文化精神的集合。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还可以考虑以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从我国各种伟大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这些都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

4小结

在现代社会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承担“工匠精神”培养的社会责任,在教学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来,探索适合学生成长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技能知识、实践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国家社会输送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梅芳.试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散文百家:下,2017(09).

[2] 丁媚佼.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

[3] 张密丹.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6(28):144-145.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现实意义工匠精神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