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紧完善“星融网”建设人才队伍体系的思考

2018-12-14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张严瑞

网信军民融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强国集群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张严瑞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俞飞

“星融网”是我国推进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要加紧培育“星融网”建设人才队伍体系,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格局之下,总体设计、专项投入、梯度布局、快速起航,为这一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开拓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工程提供人才保障。

一项瞄准“制天”、“制网”、“制数”、“制脑”四权而进行的大战略设计——“星融网”,构建在对科学泰斗钱学森系统工程论深刻认知的基础之上,立足在新时代网络智能化大国博弈的太空战场抢滩登陆占领“制高点”,对推进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中国来说,对高质量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来讲,无疑是爆出的一声惊雷、射出的一道闪光!然而,宏大的事业定要相应的建设人才队伍支撑,加紧培织星融网建设人才队伍体系,就自然成为当下课题。

一、“星融网”是我国推进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天然产物,必须加紧培育网建人才队伍

伴随着信息化革命的疾风暴雨,面对着受制于人的互联网应用,我国在推进网络强国战略中“弯道超车”,必须守正出奇,构建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局面的自主网络体系;探求太空广袤空域而“九天揽月”,开拓傲视苍穹的太空实验室,我国在迈向航天强国征途上引领人类和平空域事业,当应打造“星脑”平台,宏构惠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天地一体化立体网络体系。使命与需求,拉动的“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两大战略系统的交融渗透,自然孵化了天基、空基、地基、海基一体化的“星融网”,即构建以通信卫星一星多能、多星互联、空天地海互联互通协同运行守正维安的立体网络系统。可见,“星融网”不是单纯的概念翻新,而是根植在民族复兴大业需求牵引的地基之上。

“星融网”凝聚着中国科学泰斗钱学森系统工程论闪光思想。这一科学思想,即是从总体出发,合理规划、开发、运用、管理及保障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的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等。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就是中华复兴的需求总体;将天基、空基、地基和海基关联性一体化设计,即是其可行方法;我国在航天领域和网络领域的基础和前沿技术,诸如量子通信、中继卫星、北斗系统、IPV6布局、“天河超算”,以及现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云、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等的愈益深度开发和广泛运用,则是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可见,“星融网”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正确的理论指引和强大的前瞻性技术群支撑的智能化巨工程。

“星融网”瞄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目标。互联网生于美、强在美,也使美国的网络霸权成为控制与祸害别国的一把利器,颜色革命和侵略战争,网络攻击都是其排头兵。以网获利、以网掠财、断网威胁……以及在航天领域长期把中国拒之门外等等,不仅倒逼中国在信息产业领域加紧“旧城改造”,而且迫使中国人独辟蹊径设计和构建如“星融网”的一系列“新城建设”。威胁警示中国——想摆脱安全危机尽快实现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打造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和平发展,以中国的和平崛起拉动各国共建共享共荣。战略抉择,重在行动。“星融网”主体位居普照大地的太空之上,智脑九宵,不仅威慑现有网络霸权,而且惠及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它适应时代、顺应潮流、面向未来、顾全大局。它立足国家安全、民族复兴和扩大人类福祉的“初心”,滋润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沃土,有着广泛的收益拥戴基础。

“星融网”网络架构初步设计

宏大事业光辉,自须托起宏大事业所配人才队伍支撑和保障,反之,画饼充饥终成乌托邦。所以,国家必须对“星融网”建设进行全面有效论证和布局,特别要加紧培育“星融网”建设工程人才队伍,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在军民融合式发展格局之下,总体设计、专项投入、梯度布局、快速起航。让工程相关人才有序积聚、有机配置、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实现人才资源利用效力的最大化。

二、“星融网”属“天地一体、高度异构、动态复杂”的巨系统,必须搭建立体式高质量人才队伍体系

“星融网”在空间域,是空天地海一体立体网络架构,即由不同轨道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通信卫星、中继卫星和导航卫星群集为主体形成星座覆盖全球,通过星间、星地链路将深空、中空、低空、陆地、海面、深海的飞行器、各种通信平台、大数据中心和用户深度融合构成的网络体系。它以IP为信息承载方式,采用智能化超高速星上处理、交换和路由技术,面向激光、量子、远红外多路传导方式,按照信息资源的最大有效利用原则,进行信息准确获取、极速处理和高效安全传输,是天基、空基、陆基、深海一体化超高速宽带和超大容量立体式网络架构。

“星融网”在结构域,具有高度异构性鲜明特征——即基于SDN的空地一体化网络架构,大体分四层:天基(卫星)、空基(飞行器)、地基(地面固定网络设施和通信平台)、海基(海面和深海固定和移动通信平台),四层既能独立工作,又能互联互通,通过高度异构和深度网络融合,构成天、空、地、海一体、多层、异构的超宽带立体式无线通信网络系统。

“星融网”在时间域,呈动态复杂的开放性——“星融网”采用通用网络设备、统一开发接口和虚拟化技术,实现空天地海在地理位置、业务类型、网络架构、接入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覆盖全面、管理统一、拓展灵活、运行安全、动态升级天地一体化网络巨系统。它可通过简单地在控制器中切换、或更新应用软件,快速适应应用场景的变化,实现天地各层网络间的无缝连接。

“天地一体、高度异构、动态复杂”的“星融网”是宏大的战略性工程。作为我国推进航天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天然产物,必须搭建以航天领域和网络领域专家为主的立体式高质量人才队伍体系。这个体系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人才集群:战略智囊型领军人才集群、航天和通信专家创新人才集群、网络设计与自控创新型人才集群、大数据开发应用人才集群、人工智能开发设计人才集群、区块链技术开发型人才集群、“战略云”系统构建人才集群、保密算法开发型人才集群、科技政策型掌控人才集群、大国防安全颠覆性技术开发人才集群、航天与网络领域的奇才、怪才集群等。

通过采取军地汇聚、院所培养、外域引进、中外联手等途径,加紧培织“星融网”建设人才队伍体系,为“星融网”这一保障国家总体安全、开拓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新局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造福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战略抓手早日发挥作用。要举国之力、只争朝夕、刻不容缓、团结奋进!

三、“星融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抓手,必须引导世界主要国家航天和网络领域尖端人才共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主席利用东方式智慧解决全球贫困、战乱、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金融危机、贸易保护、环境污染、强权政治、冷战思维、网络空间激烈博弈等问题,在困扰各国维护自身生存发展利益举步维艰形势下提出的宏大战略课题。明确警示世界各国,各自都要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着眼,树立合作共建、繁荣共享、绿色和平的发展理念,携手共治共创人类发展新秩序。其路径是: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把人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人类文明的追求目标,认同广泛、沁人心肺、深得人心。

在网络智能化大潮涌动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搭建一系列安全服务平台来支持、来保障。与设立“亚洲投资银行”、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相同,“星融网”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抓手。它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起步当前,面向未来;既着眼于中华民族安全与复兴的伟大目标,又着眼于让中国发展机遇惠及人类文明发展的更宏大事业。毫无疑问,共惠则需共担当,共利必须共建设。因此,中国必须引导世界主要国家航天和网络领域尖端人才共商共创。

人才是事业的支撑,人才是成功的关键。“星融网”作为一个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资金投入密集、多领域人才密集汇聚的太空时代的大巨网络工程,在多方面要借他山之石来攻玉。一方面,要积极启动“星融网”工程立项。只有把蓝图和机会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释放和聚焦世界航天和网络领域尖端人才目光,让他们看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另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吸引世界人才的最优政策措施。再一方面,要组建各方人才引进专家考评组,以需求牵引把好人才引进的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协调合作关口,而且也要悉心把好用人安全的关口;最后,要搭建网上区块链技术合作平台,让那些有心有力又难直接到中国工作的科学家,就某些需突破的技术问题网上联合攻关等。

总之,“星融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抓手之一,是撬动人类太空时代的关键一招,须汇集中外人才,聚集人类智慧,建强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实现战略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强国集群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