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古道驿站活化利用带动乡村发展研究
——以连州段驿站建设项目为例
2018-12-14
古驿道,狭义上是指古代供官员、使节来往以及邮递文书的交通路线。广义上则可以泛指古代沟通区域之间的人员、文书与物资交流的主要交通路线[1]。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源源不断地将人员、文书、商贸货物在其中往来输送,组织起了“港口-内地”、“内地-岭南”、“岭南-海外”的物流、人流、意识流环线,铸就了广东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串起了海外侨胞家国情怀的归根纽带,是广东省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星移斗转,昔日人行马跑的古驿道逐渐被公路、铁路所替代,驿道两旁的县城、乡镇、村庄繁华不再,久而久之慢慢地被荒废。因为交通要道的演变而被历史遗弃的乡村,变成了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地区。广东虽有富饶的珠三角地区,但珠三角以外的粤东、西、北地区还有大量此类贫困乡村需要大力脱贫帮扶。
针对上述情况并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开启了一系列南粤古驿道活化与利用的行动计划,通过把游人引入古道、带进自然、带入乡村,有效地带动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如何有效更新活化古道乡村驿站,完善提升驿站的现代使用功能,同时保持乡土特点,提升村容环境?如何让深入乡村的小小驿站,成为古驿道项链上的明珠,留住游人、惠及村民,带动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这些方面,秦汉古道连州段驿站建设项目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项目概况
连州的秦汉古道,起于秦代,兴于汉代,繁荣于唐宋,一直延续到明清。依托历史,连州古驿道本体的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还原留存的历史风貌,补全其通行功能,提升安全性,形成了供休闲、健步、远足的健康型野外游径,为文化旅游、健康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配套服务于驿道、可供游人及当地人共享的驿站建筑,正是“连州段驿站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其目标是让游人在驿道上有休整歇脚之地,又让村民有共聚共享之所,为二者提供相会相聚的机会。驿站建设在完善驿道游赏功能的同时为乡村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成为村民自主就业、买卖经商的乡村空间载体。实现游人和村民的双赢,是项目的最终愿景。
经过规划分析,该项目分别选择位于该古道上游人最常驻留的中途点,定位于百土脚村和白牛桥村。遵循“因地制宜、活化更新驿道两旁乡村建筑”的原则,选取古道沿线已被废弃的农房作为活化对象(图1)。在具体设计时又根据两村农房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设计策略。其中,百土脚村农房房屋质量保存较好,采用保留修缮的设计策略;白牛桥村所选农房则已大部分坍塌,故采用拆除后结合新旧物料重建的方式。
活化后的房屋在功能上也进行了重新定位。百土脚村保留的原有农房在面积、尺度、格局与民宿建筑的要求非常契合,因此,通过利用原有农房对其加固和改造更新,除了提供休息、卫生间、小商品买卖等的驿站基本功能以外,还赋予了游人喜闻乐见的、可在驿道游览中住宿的乡村民宿功能,同时嵌入为留守儿童服务的乡村儿童公益图书馆。在白牛桥村,拆除重建后的驿站可成为一个整体,非常适合做城市学生来乡村游学的大教室,尤其适合艺术类学生对乡村采风的刚性需求。于是,该驿站被赋予了驿道游学学堂的功能,而通过设计又可兼容游览高峰日村民售卖农特产及平日村民茶余饭后相聚畅聊的“村头空间”。
该驿站的建设始终围绕驿道需求、乡村实际,小小的驿站、方寸之间的建筑空间,依然为了乡村的重塑振兴目标努力发挥效用。围绕此功能定位要求,活化与发展就有了方向,具体实现方法也很“接地气”,充满特色。
活化与发展方法
结合乡情民情,设计团队在设计之初就提出必须放下身段,向村民取经、向当地工匠学习,在具体实现方式上采用“以乡土的办法,解决乡土的事情”的原则。驿站建筑的设计时刻紧扣“为游人服务、为村民服务、为驿道游赏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主题,对驿站房屋进行使用功能提升,对安全提供保障,以乡村风貌为美学导向,借驿站建设嵌入乡村公益事业,同时协调带动提升环境风貌。
房屋功能的提升
图1 废弃农房原貌
图2 改善农房的居住质量
以百土脚村的驿站民宿为例,改造首先关心的是原有房屋都存在哪些问题以及现代人对房屋功能使用的实际需要。乡村建筑也必须以人的居住舒适性为基本出发点,也是当下为乡村做实事的重要落脚点。因此,设计对厨卫排污等农房最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为原有农房增建厨房、卫生间、下水设施。设计为明厨明卫,采光通风让厨卫空间更卫生、更干净。相应的排污设施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特点。提升采光通风、日照卫生的质量,创造更宜人的人居环境(图2)。建筑主立面不破坏原有立面风貌,保留原门窗洞口。农房背立面则根据实际功能需要,通过现代技术增大采光通风面,建筑坡屋顶增设天窗,改善农房室内普遍存在的昏暗潮湿的境况。
白牛桥村的驿道学堂则提供另外一种思路。乡村中大量连片的破败房屋,由于没有改造的可能性,就充分利用驿道资源和乡村的需求,植入全新功能,包括课堂空间、小卖部、村民摆卖空间、村民广场舞空间。通过“针灸式”的空间提升,使村民真正享受到良好环境、美好生活。
安全保障的技术
房屋安全的保障是另一要点。完善驿站当代使用功能的同时,又保障房屋的安全使用,这是农房改造的基本要务。
对于外墙整体性完好或只是轻微缺损的建筑,雇当地工匠对原墙体使用当地材料、当地技艺进行修复,新旧交接的痕迹保留下来,诚实地反应时代变迁的痕迹。在外墙内侧新增独立的、易于就地取材的木结构支撑屋顶及夹层。例如,在百土脚驿站,为了既保证原土坯墙安全性能,又保留土坯房风貌及乡土特色,结合现状,从几个方面对土坯房加固改造:第一,改造原有承重体系,提高主体结构安全性;第二,通过增设方木柱与木楼盖屋盖承重木梁相连接,形成木框架结构承重骨架,土坯墙作为二道防线与木框架共同承重;第三,在土坯墙体内外表面刻槽,同时在槽内墙体打孔布置穿墙钢筋,槽内设置水平钢筋,将穿墙钢筋与水平钢筋连接提高墙体稳定性和承载力,提高土坯房骨架结构整体性,增强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第四,对土坯墙裂缝进行修复,提高土坯房耐久性,根据裂缝的特点和大小,采用表面修复法或填充处理法修复。土坯墙经以上方法进行裂缝修复处理后,能够提高房屋的耐久性能,防止风化和雨水侵蚀。
传统美学的导向
乡土传统美学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质朴、自然的态度,就地取材然后匠心营造。通过驿站改造,村民逐渐认识到,当地乡村风貌的美,引导村民保留古朴风格,懂得享受和保护他们其实一早已有的乡村之美。
现代的瓷片、贴砖会对传统建筑风貌有所破坏,项目中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这样既能体现当地的风貌特色,又能减少建设成本;既能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还有可能将外出打工的村民吸引回来就业、创业。例如,在民宿改造中,通过向当地老工匠学习,将传统夯土技术、黄泥抹灰等技艺重新应用到建筑改造当中,材料费低、运输成本少,又有地道的当地风貌。尽量收集当地的废旧品,如废弃农具、废旧家具等,修复、翻新废旧品,变废为宝,打造出具有乡村独特风情的驿站、民宿。室内装修材料采用竹、石、木、土等当地材料,就地取材。室内装饰物品巧妙运用收集回来的农具、枯木或具有地方特色的用品,令民宿更具乡村气息。
在白牛桥的学堂中,尽管整体是钢结构,但仍希望通过结合当地材料和保留村落、古驿道的文化元素来实现对乡土传统到导向、历史记忆的回归。在现场考察中发现,当地盛产青石,附近就有正在开采的石场。古驿道也多为大块的本地青石铺就,村民过去也有用零碎的青石砌筑、修复整个墙面的传统。因此在学堂建筑首层的立面和山墙中,便以这种随处可见的石材为材料,通过铁丝网固定,做成石笼墙的形式。石笼墙的厚重与钢结构屋面的轻盈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学堂的地面则使用旧建筑拆下来的瓦片和原立面的部分青砖铺地,更具有乡土味道,同时也暗暗建立与场地的联系(图3、图4)。
人文公益的建设
在驿道驿站的建设中,适时地嵌入乡村人文公益的内容,让驿道驿站建设真正成为城市帮扶农村的抓手,是该项目的一大特点。
白牛桥村驿道学堂不仅考虑了游学基地的需要,更照顾到了乡村日常的公共使用空间,在设计时考虑了村民日常使用需求,学堂也是广场舞的场地、宴会酒席的空间,大阶梯也是喝茶下棋的桌子,台阶还有小孩玩耍的滑梯和盒子空间。
图3 驿道学堂材料运用
图4 驿道学堂材料运用
百土脚村则利用农房建筑高度较高和坡屋顶的优势,将其设计成一个公益图书馆的多功能空间。通过收集不同社会团体的赠书,为当地小朋友创造一个公益图书馆,提供舒适、丰富的课外学习环境(图5)。为了让村子里的留守儿童更方便地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沟通,图书馆内还设置了若干个视频器,方便孩子与父母视频对话。
驿站均考虑了农民售卖地方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的小集市空间,让驿站成为村民增加就业、做小生意的空间载体,也让外来游人更能真切地体验到当地村民的生活。
周边环境的改造
除了房子本身,周边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才是乡村改造的终极目标。在驿站改造的同时,设计团队也用低成本的思维统筹考虑了周边环境的合理优化。例如,驿站室外休息处以别具当地特色的垒石景墙作为场地的标志物,引导游客进入驿站小花园。架起爬满藤蔓植物的木质花架,摆设几张石板凳,为八方游客提供遮阴的休憩空间。民宿后院以“菜园庭院”为主题(图6),让游客体验乡下原生态农耕生活。驿道学堂则通过伸入树林的栈道和写生平台,将游学活动的空间延展到自然中,驿站与自然环境相互因借,共同提升。
工作模式
良好的方案需要周密而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方能充分显现其效果。经过多方努力,该项目得到了省及地方政府,“三师”专业志愿者,运营方和村民的合力支持,有着全面、科学的统筹工作模式。
前期科学策划
图5 驿站公益图书馆
图6 菜园主题庭院
该项目以古驿道文化元素为出发点,在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上具有很大的发掘空间。然而,乡村的项目落地存在许多难题,如所在区域整体缺乏旅游基础、基础设施不完善、从省、市、镇、村,项目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村民原本参与意愿不高、建筑产权分散等。因此,前期必须通过策划理顺项目的定位和落地路径,才有可能往下推进。
在项目前期阶段,通过省厅有关部门、志愿者、当地部门的多次现场讨论,并且结合驿道文化之旅的经验,引入运营方参与,确定项目的定位为以驿道学堂和民宿为核心功能。逐步厘清了工作路径:首先通过村集体把闲置、危破农房统一租赁下来,以便后续的统一运营管理。村集体引入第三方对农房进行统一运营、规划及设计改造。运营方与村集体根据协议分享收益;村集体对收益部分留存后(留存资金用于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维护)给与出租村民租金或分红(图7)。改造后,建筑的日常清洁、维护工作将委托村民负责,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
图7 项目落地实施路径
运营提早接入
明确了工作路径和方式后,运营单体的提前接入同样非常重要。前期通过设计单位与运营团队的沟通,明确每个建筑的功能要求。例如,在驿道学堂中,设计人员根据运营对学堂的空间大小、配套的需求调整优化了方案,充分考虑后期运营的需求,减少了后期的改造成本和运营成本。
“三师”志愿者参与、村民响应
项目更是得到了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组织的高度支持,设计团队中就有专业志愿者的直接参与,设计方案也得到了“三师”专家的指导。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重塑,采取结对子的方式服务驿站建设。还有“三师”志愿者直接参与到了驿站的前期建设中,除了进行专业技术示范指导外,还身体力行地与当地村民一起投身到建设劳动当中。
“三师”志愿者的表率示范作用,加上项目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一批老工匠都积极参与到驿站的建设当中,既带来了传统工艺及地方修缮技术,又实现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一举双得。现在,当地村民开始回流参与村庄建设,售卖农产品、工艺品,开设茶亭、农家乐等自力更生的景象也伴随项目建设、游人增多而自然出现。
结语
700余公里沿线上星罗棋布的驿站中的一例,但从这个小项目却可以折射出广东省政府、地方政府、“三师”志愿者努力践行乡村振兴的决心,也为其他南粤古驿道甚至全国同类设施的策划、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范式。
项目以点线组合的策略,精心策划,将古驿道旅游的丰富内容体验和乡村的旧房改造、环境提升相结合,通过设计手段,坚持乡土美学,对旧建筑进行巧妙功能置换和提升,以适度的介入保留乡村特色,避免大拆大建。策划和运营的介入,为乡村发展植入产业活力,既为村民提供了经济收入和工作机会,也建立起村民对乡村特色的认同,是乡村振兴的一次有效探索。(本文作者曾志辉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山设计分院副院长;叶海祥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副总建筑师;田中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山设计分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