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构建现代海防的几点思考
2018-12-14王军
王 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形成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当前,海防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找准着力重点,全力构建现代海防体系,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海防能力。
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现代海防的时代意义
打造现代化的海防防卫体系,必须着眼战争形态信息化、经济形态市场化、技术形态军民通用化的大背景,做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文章,构建军警民一体、快捷高效的“大海防”体系。
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需要。习主席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战略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成就显著,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民生更加殷实,特别是雄厚的物质和科技基础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沿海地区和驻军部队携手共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必将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形成“1+1>2”的共振效应。
提升海防体系效能的现实需要。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濒海地区大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海防安全预警的前哨,更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前锋。从我国目前形势看,来自海上方向的安全威胁呈现上升趋势,必须抓紧建设现代海防体系,大力提升海防体系效能。要把安全视野向海洋和天空延伸,勇于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打破军队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建设模式,构建适应海防工作需要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海防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侦察预警、信息运用、安全管控和防卫作战能力。
二、拓展现代海防建设融合领域
统筹海防建设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海防体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在传承和创新中谋篇布局、重点发力。
加强联动力量的联合融合。我国沿海地区正面宽、防线长、要点多,必须克服条块分割、单打独斗、零敲碎打的单薄局面,把各类力量整合好,在联合融合中“握指成拳”形成强大力量。要突出“军-军”联,组建驻军议事协调机构,针对担负的任务不同,明确不同情况下的指挥关系,理顺辖区内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作战力量指挥协调办法,实现情报互联、信息互通、兵力互动,通过“化零为整”增强效益、提升战斗力。要加强“军-政”联,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制度,由军分区(警备区)牵头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把地方公安警务人员纳入海防整体联动力量,特别是在战时弥补现役武装力量不足,担负部分重要政治、经济目标的守卫任务,形成军政一体的防卫力量体系。要重视“军-民”联,坚持以现役力量为主体,发挥军警民联防威力,科学调配使用民兵、预备役和支前力量,构建有效的情报报知体系,严密监视当面海情,及时发现敌情,随时掌握民情、社情,打造海防线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加强基础设施的联合融合。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按照平时打基础、战时起作用的原则,将军事斗争准备需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推进社会资源与国防资源融合共享,民用设施与军用设施统筹建设,应急职能与应战职能互为一体。在公路、铁路、港口等建设中,要考虑军事运输需求;在城镇、电力工程、大型工厂等建设中,要抓好综合防护体系建设;发挥沿海地区海洋产业成熟的优势,积极嵌入军事需求和国防元素,预先打造海上战略投送基地、战略物资动员基地、民船动员基地,实现战斗力和生产力同步跃升。沿海地区军事设施较为密集,对于海防部队位于市区的空余营房、闲置的港口码头、位置暴露的国防工事等基础设施,可以探索“产权在部队,管理交地方,战时保打赢”的办法进行开发利用,既能节约部队管理成本,又能促进地方建设。
加强科学技术的联合融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时代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核心驱动力。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启动早,科学技术基础积淀雄厚,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明显,为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助力现代海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技术高度集中、人才高度集合、设施高度集聚的沿海地区,可按照需求牵动、技术推动、建用互动、军地联动的思路,探索建成“军民兼容、项目集聚”的军民融合科技研发、科技信息、交流合作、成果孵化转化“四位一体”产业园基地,推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融合发展。例如,海防建设离不开船,可结合地方海洋工程和临港产业建设,建立船舶修造改装基地,提高船舶修造能力。海防部队驻防分散,海底光缆建设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可以探索军用光缆为主干,民用光缆为辅助的建设办法,提高海防部队信息系统建设成效。
加强人才培养的联合融合。抓人才就是抓战斗力。海防部队地处军事斗争的前沿,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将军事斗争人才队伍向全社会延伸。要深入搞好国防动员人才队伍潜力调查,有计划地把地方技术骨干充实到后备力量队伍,突出船艇驾驶、船舶修造、装备抢修等专业,提高编组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对口率。要加强军民通用人才培养,采取“开放式培养、合作式开发”的育才路子,特别是在气象水文、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探测等领域,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大力培养强军人才,切实使地方科技人员、成果、信息与部队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要科学统筹兵役工作,沿海城市兵员征集优先安排舰艇、防空、防化等兵种专业,军队人员退役回到地方后,应及时建立专业信息数据库,为军事斗争准备和后备力量遂行军事任务提供厚实的人才支撑。
加强后勤保障的联合融合。海防部队驻防分散,后勤保障战线长、组织难度大,时效性易打折扣。新形势下,军事行动对社会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沿海地区驻军部队后勤保障要改变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大而全”模式,科学整合运用社会资源,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在提升保障时效性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物质资源丰厚和技术条件基础好的优势,依托驻地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平时建设和战时行动所需的装备、物资、交通、医疗等保障任务,在联合融合中更好地服务战斗力建设。比如,远离军队体系医院的驻军医疗保障、外岛驻军的物资运输、小散单位的物资配送、战时通用装备的维修等任务,可依托地方医院、轮渡公司、物流企业和造船厂商完成,把部队人员从具体保障活动中解脱出来,打造战斗力生成的“刀尖子”。
三、健全现代海防建设融合机制
军民融合发展,只有建立起可靠的机制保障,才能有序高效推进。因此,要在借鉴现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着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制约海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
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军民融合发展涉及军队和地方各方面资源的管理和调控,军地双方必须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推动国家战略部署落地。沿海省、市可参照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架构模式,建立相应组织,统一领导、协调军民融合工作。沿海地区国防动员系统要积极发挥军地协调联系的桥梁作用,主动听取驻军部队战备训练需要,牵头研究论证建设需求,协调地方落实相关政策制度。沿海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责任担当,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黄金分割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海防建设流动,调动全社会自觉投身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建立健全联演联动机制。军民联防共建,在巩固新中国海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在新时代更需要持续推进落实。以军队指挥系统为主体,引进地方抢险救灾救援指挥信息系统、公安应急处突指挥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健全联合指挥机制,为部队指挥系统提供信息支撑和辅助支持。针对海防任务特点,统筹力量编组抓训练演练和综合保障,驻军部队突出“外线”作战,结合自身任务加强专攻精练;武装警察部队、公安特警队伍突出“内线”防控,加强特种装备训练和应急处突演练,必要时组织军警民协同训练,不断提升遂行任务能力。适时组织联合训练演练,以部队战术演习、地方防暴处突和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为牵引,组织军地指挥机构或联动力量开展“指挥一体、信息共享、协调行动”训练演练,检验评估指挥效能,检验联动力量协同能力,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升应急应战整体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建设巩固海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必须持续加强对全社会的教育宣传,不断强化全民国防意识、海防意识。军队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关于加强国防建设、边海防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工作实践中处理好“犁”和“剑”的关系,努力推动经济建设和海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要在各级党校教育培训中增设国防教育课和军民融合发展内容,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大局观念,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认同,增进各级行动自觉。把加强海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理念纳入大国防教育体系,组织国防教育讲师团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作军民融合发展宣讲辅导,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加强宣传,使全民牢记有海弱防的惨痛教训,切实增进全民关心海防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络对接机制。军民融合发展涉及的军地单位多,难点之一就是沟通协调难度大。因此,必须建立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国防动员系统要切实担起军地协调的重任,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驻军部队和政府之间的联系纽带,顺畅军地融合发展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信息情报讨论会,驻军单位和地方公安、国安等部门通报涉军信息,会商海防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健全军地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军地主要领导参加联席会议,总结融合建设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推进军民融合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落实党管武装制度规定,每年组织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党委议军、军事日活动等,切实把海防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形成推动军民融合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军民融合发展建设功在当前,利在长远,但投入大、见效慢,容易落入“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推动落实。要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成效作为考核衡量军地单位业绩的重要依据,对参与积极性高、作用发挥明显、工作成绩显著的军地单位和民间团体,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甚至干扰海防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切实以严明的奖惩激励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确保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子走得实、走得深、走得好。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解放军报,2017-10-2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