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018-12-13万娜胡天兰袁曼
万娜 胡天兰 袁曼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12月,选取65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住院号单双数情况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33)和常规护理组(n=32),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予以康复护理。而后对比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运动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护理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运动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极佳,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应用效果; 症状体征消失时间; 运动功能情况; 护理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02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具有感染性,尤其是儿童发病率较高,儿童由于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善,在遭受疾病后,对于后期的发育成长存在较大的影响。病毒性脑炎如果病毒波及脑膜时也可被称为病毒性脑膜炎,发病后病理检查显示脑膜会出现充血脑血管及周围组织会存在坏死等情况,发病后大脑、小脑、脑膜及脊髓等均会受累,对预后十分不利[1]。因此本文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展开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系统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65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33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均不存在其他神经中枢系统疾病;(3)本次研究取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疾病的患儿;(2)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患儿;(3)家属不赞同此次研究的[3]。常规护理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6.5±2.7)岁,其中包括弥漫性脑炎6例、假肿瘤性脑炎8例、脑干脑炎10例、其他类型8例;康复护理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3~10岁,平均(6.5±2.5)岁,其中包括弥漫性脑炎8例、假肿瘤性脑炎9例、脑干脑炎11例、其他类型
5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病情护理、环境护理、遵医嘱执行等[4]。
康复护理组予以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首先要针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具体内容对患儿家属展开指导,让家属对病情详细的了解,然后配合医生以及护士展开后续治疗[5]。(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家属会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及担心留下后遗症,护理人员要向家属展开详细解释,告知家属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及预后情况,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治疗进展的更为顺利[6]。(3)音乐疗法。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躁等情况,可以播放音乐,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 h左右,治疗频率每天1~2为宜。治疗结束后,对患儿的心理情绪、血压、睡眠等情况展开评估,并做好记录,针对具体的情况及时调整方案[7]。(4)康复训练。呼吸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儿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在呼气的末尾配合吞咽动作,熟练掌握该方法以防止误吸的发生;咳嗽训练指导患儿进行深呼吸、憋气咳嗽等训练,保证发生气道异物阻塞时可以及时将异物排出;冷刺激训练,用压舌板蘸取冰水对患儿的软腭、舌根等进行刺激;舌肌训练引导患儿伸出舌头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方向运动,其次让患儿做出卷舌、顶饿、上抬等运动,而如果无法自主运动,可以进行被动运动,以促进患儿对温度、味觉等的敏感性,提高口腔敏感度;面部肌肉训练指导患儿做吹气、鼓腮、闭颌、张颌的训练,如果患儿肌肉功能恢复较差,可以用大鱼际揉面颊以促进面部肌肉运动;言语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儿跟读复读,从简单的词组、短语进行过度,可以进行录音,然后对其语言能力进行评估[8]。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运动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1)症状体征。惊厥、意识障碍、颅神经障碍及肢体障碍等。(2)运动功能情况。采取FMA(Fugl-Meyer)量表对患儿运动功能进行测评,通过对上肢坐位、下肢坐位、下肢仰卧位、下肢站立位等50项内容展开评价,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越好。(3)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自制量表由患儿家属或者监护人对护理人员态度、技能、娴熟程度展开测评,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与所得分值呈正相关[9]。总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康复护理组惊厥、意识障碍、颅神经障碍及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主要是由于受到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而且发病后多伴有神经中枢系统感染。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发病后会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多数会留下智力障碍、瘫痪、肢体麻木等后遗症,对患儿日后的健康成长以及发育具有严重的影响,以及会对社会参与能力构成威胁。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预后情况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改善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提升,对该类患儿的预后成了治疗的关键,研究发现对该类涵儿采取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影响[10]。
本文研究显示,康复护理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运动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为:康复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措施,而患儿作为主要的患病群体会受到家属的广泛关注,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对患儿的家属展开疾病指导以及心理协调让患儿家属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更为顺利的进行;患儿作为主要的患病群体,对于其存在的焦躁等情绪要及时展开干预,由于年龄较小,自主能力差,依存性低,因此需要采取舒缓的方式进行,例如音乐疗法可以缓解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可以更为平静的接受治疗。康复训练是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的关键所在,要分别从吞咽功能、呼吸功能、舌肌训练、肌肉功能以及言语训练等方面展开。让患儿可以有效防止误吸的发生以及有能力将呼吸道异物及时排出,防止窒息的发生;运动功能的训练可以有效对患儿的温度味觉等感知系统进行刺激,提高口腔的敏感度;肌肉训练是对面部肌肉进行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除了主动训练,可以借助被动运动对肌肉形成一定的刺激;语言训练主要通过对词组短语的跟读复读使其可以顺利完成语言沟通[11]。薛莹冰[12]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8.37±18.88)分、(70.57±25.47)分与本文中结果高度吻合,进一步证实该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作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的首选措施,让更多患儿从中获益,提高预后。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极佳,值得临床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素珍.探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效果[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19-2620.
[2]徐群,王雪,牟馨.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10-811.
[3]程锦华.5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618-619.
[4]聂计钰,吴跃伟.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189-4190.
[5]陶文君.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75):247-248.
[6]阿尔吉尼沙·艾沙,阿衣古丽·阿巴斯,肉仙姑丽·艾拉.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791-794.
[7]姚小芳,徐惠连,黄晓艳.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2):124-126.
[8]孔丹,景钰,陈娜.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300-2301.
[9]马慧.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应用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4):543-544.
[10]胡飞燕,陈先静.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護理心得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26-227.
[11]刘林波,宋金霞,徐高鑫.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轻重症初期差异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7):1576-1579.
[12]薛莹冰.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868-869.
(收稿日期: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