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创”视域下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思考

2018-12-13仇琛

理论观察 2018年7期
关键词:徐州手工艺产业化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也为我们开展“非遗文化基因”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非遗精神文脉”的当代表达方式指明了方向。苏鲁豫皖交融地的徐州地区,自古为文化交融和创新区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众多,背后集合着区域文脉和技术精髓,既有北方的大气,又有南方的细腻,集功能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体现当地民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认同。本文在“两创”背景下,以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为研究点,提出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为引导,以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为依托,以市场有效运作为抓手,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遵照市场规律运作,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互促路径,以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以及对其他城市文化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7 — 0137 — 04

一、前言

作为现实存在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化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赋予“民族文化基因”的特定涵义。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徐州地区,自古为文化交融和创新地区,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在此交融共生,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在此交辉发展,形成了华夏“汉”文化的重要源起之地。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背后集合着区域文脉和技术精髓,既有北方的大气,又有南方的细腻,集功能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认同。遗憾的是徐州区域内传统手工艺“非遗”呈碎片化散落,缺少再塑和凝练,近年来伴随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多维加工制作工艺的出现,传统手工艺表现形式逐渐被边缘化,其制作与传承举步维艰。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也为我们开展“非遗文化基因”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非遗精神文脉”的當代表达方式指明了方向。2017年底习总书记为徐州马庄特色香包的“捧捧场”,为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针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具有可生产的性质和特点,找准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非遗”与新时代需求的契合点,探索再生产的发展方式,思考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业化发展,正是将“非遗”以合理的方式还于大众,在新时代的“活态化”传承,也是“非遗”融于当代语境的一种创造和创新方式。

二、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

区域文化遗产因其独特性而成为地方稀有文化资源,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基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儒释道”思想和包容性特点〔1〕,具有雄秀相容、去芜存精的技艺特色,以及寄情实用、和合创新的应用特征。除徐州剪纸、徐州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丰县糖人贡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外,还有徐州泥塑、邳州喜床画、九里薛桥草编等11个省级项目,云龙编结工艺、鼓楼烙画、邳州打铁花等32个市级项目,此外还有大量区县级保护项目,都极具区域代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具备较强的“准商品性”,在四省交汇的淮海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非遗”的保护利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非遗”所在区域民众的共同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公共文化资源,“非遗”要切实完成从文化资源向文化再生产的转化。〔2〕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当代文化产业存在着天然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协同关系,“文脉”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产业的共同内核,是两者相依共存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本〔3〕,它的产业化发展理应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不仅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还具有文化的保存、传播、传承、整合和创新等功能。“文化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推广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将“非遗”现实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在本质上都是要有效传承和发展“文化”。

徐州地区“非遗”和文化产业的共向性发展中,应以弘扬两汉文化源起地区“非遗”的精神传承和创新再塑为抓手,以探索“非遗”的生活化应用和民众性传承为目的,尝试以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准公共品性”为切入点,根据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价值,应对不同种类的传统手工艺“非遗”进行区分性发展。如徐州香包、沛县封侯虎、徐州剪纸等塑形项目,应与相关工具、配料、产品紧密结合,围绕“非遗”文化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展开,加重其生产过程的展示,比较典型的是前店后厂的产销结合方式,以民间生活化应用和生产的自然方式展开;如邳州纸塑狮子头、邳州打铁花、丰县吹糖人等具有情节性和表演性的项目,与主题式景区相结合,利用民俗节庆开展庆典活动,通过与民众互动进行展示,进而可拓展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亮点。

由此可见,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徐州传统技艺类“非遗”具备成为徐州文化产业新兴组成部分的可能性。在“两创”方针的指引下,在活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同时,寻求适合产业化利用的市场领域和业态形式,探索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具体途径与模式,让徐州“非遗”的创新发展达到社会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旧有文化体制障碍

文化体制改革初期,徐州地方政府在文化方向引导、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化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变迁,旧有体制中一些核心问题随之凸现出来,如政出多门、市场壁垒、立法缺失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政府相关部门,这些部门也相应成为投资与管理运营主体,而另一方面,民营资本参与程度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转化上还需加强。在当前体制下,徐州剪纸、徐州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等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发展仅仅依靠国家推动、地方执行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期望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真正做到创新的传承和创造的发展,应该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逐步形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文化经营主体,这才是科学合理的途径。在以保护为基础的条件下,以文化产业发展倒逼传统文化的创新,通过社会接纳和生产性发展,从而建立起规范合理的文化体制,实现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国内外竞争加剧

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客观发展过程中也会由于时代与社会经济的变迁而遭遇挑战和危机。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时期,从“非遗”产品出口、消费和相关产业投资三大块来看,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面临着需求不足、产品消费弹性小和投资减量等问题。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和节庆旅游产业发展仍不稳定,这使形式更加严峻,一些相关“非遗”产业项目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同时,横向对比来看,我国其他地区的“非遗”创意产品和衍生产品,如“陕西皮影”、“宜兴陶瓷”、“潍坊风筝”、“惠山泥人”、“北京兔爷”等相继做大做强的形势下,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发展的知名度、发展规模和市场认可度均处于落后地位。上述“非遗”产业品牌正在将市场向全国拓展,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发展正面临国内知名“非遗”品牌竞争挤压加剧,这又是一个挑战。

(三)工业化挤压的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一战略的指引下,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主导经济增长格局早已经形成。在总体资源和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其他产业发展要服从于区域整体产业发展的战略安排。这种形势下,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波及,特别是新兴的“非遗”相关文化产业。徐州地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代表性“非遗”类别的发展,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势必也会受到影响。而利用新兴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文化层面发展的空间潜力在短时间难以释放,而会过多思考技术上改良和工艺上进步,极易形成导致本末倒置,造成“非遗”发展的“创新性”破坏,必然对“非遗”精神层面的继承和传播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成为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发展面临的再一个主要问题。

四、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非遗”是一种“活”的文化,客观规律上应该是不断发展的。真正做好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必须在传统传承基础上创新,选择合理的方式与路径,探索既能有效保护和传承、又是能创新发展“非遗”文脉的合理途径。在新时代,以“两创”方针为指导,应坚持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重视“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整合,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为引导,以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为依托,以市场有效运作为抓手,探求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合理化对策建议,助推徐州“非遗”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发展。

(一)政府部门组织引导

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政策保障,是在保持“非遗”本真性和原生态的前提下,健康传承与创新发展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根本保障。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准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其可以进入产业化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依托政府引导,并由政府规范市场行为,从而保证“非遗”的产业开发利用不会偏离保护主旨〔4〕。客观的讲,如果完全奉行市场资源自由配置,仅仅依靠单纯的市场运作与竞争,在“非遗”产业化中极易产生“外部不经济性”。 因此,应该把對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利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政府以创新的策略作为主要“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前提下提倡适当的文化产业开发利用。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举措,真正对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利用实施有效引导。首先,要加快加强“非遗”领域的立法建制,切实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其次,应该确立政府工作责任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此外,应加大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扶持和研究基地建设,营造“非遗”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生态与文化环境。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是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同时注重“非遗”产业后备人才的培育。

(二)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

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创新发展,对传承与传播地域民俗文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培养大众的文化自觉和树立民众的文化自信有积极的助推作用。“非遗”源于民间,民众和“非遗”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关系,民众对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自觉传承也是影响“非遗”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拓宽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利用的参与范围,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是“非遗”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5〕,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仅仅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文化需求的群体,是不可能真正实现“非遗”的合理保护与有效传承的。

因此,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驱动下,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利用的宣传和教育,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激发各级政府部门、新闻机构、市场经营者、传承机构和传承人以及普通民众等社会多方力量,提升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利用意识,提高“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构建好“非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多维参与体系。同时,应该组织好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生产化保护与发展工作,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投资増长机制。促使零散的社会力量整合为全面系统的“非遗”保护与发展重要力量,制定合理、规范有序的整体行动方针,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非遗”文化生产性发展机制,从本源上加强对徐州传统手工艺文脉的保护及创新。

(三)市场力量的有效运作

市场是“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和必要载体。思考“非遗”产业化发展,必须重视市场在“非遗”产业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离不开市场的培育,在当前“两创”方针引导下,发挥市场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具备潜在经济价值的“非遗”实现自我发展,真正促进“以商养文,以文兴商”总体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中“原生态”型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和民众青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趋势己经开始有所显现,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通过“再生产”获得新生。

在此趋势下,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市场机遇,针对那些适宜开发的项目,遵循“非遗”发展规律和精神内质,在不造成对“非遗”曲解的前提下适当促进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经济发展并形成产业。在具体路径上,要实施“生产性保护”,突出地域特色,助推“非遗”项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进“非遗”文化的品牌建设,促进“非遗”产业的健康发展;重视“非遗”相关产品的创意研发,建构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品体系;同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徐州传统手工艺“非遗”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使徐州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真正转化为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本”,实现更深层次的保护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完善和加强市场运作效率,促进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健康发展。保护与传承是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立足点。因此,在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不能动摇“非遗”项目本身的内质,应该在坚持本真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创新生产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产品,促进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产业化,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结语

綜上所述,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能唯经济至上,切忌急功近利。传统手工技艺的完整留存和创新是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此类“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的成功以否,更关系着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创新发展的成败〔6〕。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生产化”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它的认识及如何去实施有效的开发,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利用政策建议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维持原真性前提下的继续传承发展。只有切实推进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业化,将“非遗”重新融入当下生产生活中,以再生产的方式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最终目的所在。在“两创”方针的指引下,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为引导,以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为依托,以市场有效运作为抓手,从产业化角度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对徐州地区“非遗”进行合理保护与顺利传承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转化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这是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之路。

〔参 考 文 献〕

〔1〕周全明.区域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以中原根亲文化遗产为研究重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2〕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再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8,(04).

〔3〕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J〕.广西民族研究,2008,(03).

〔4〕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刘国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神州民俗,2011,(01).

〔6〕仇琛.基于地域特色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应用研究——以邳州纸塑狮子头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9).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徐州手工艺产业化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高申作品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