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镜头里的动作三步走(二)
2018-12-13倾听
思维引线
上一期,我们学习了描写动作的“三步法”:动作前、动作中、动作后。哈哈,是不是有点儿做小游戏的感觉?这一期,我们再来做两个动手的小游戏吧!
游戏一!捏
“捏”的偏旁告诉我们,它需要用手去完成,千万别伸脚哟!我们先试试捏起一粒小米,考验一下大家双手的灵巧度。
“捏”之前:五根手指摆成了什么造型?像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里”之时:手移动到哪儿?哪几根手指动了?怎么动的?
“捏”之后:手挪到了哪儿?手指打开里面有什么?如果没捏着,手指捏住的自然只有空气喽。那小米粒呢?在哪儿?什么样?你想到了什么?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黄玉珍小朋友怎么写的吧!
几根手指重新摆好位置,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亲密地凑在一起,头对着头,中指、无名指、小指燕尾一般向上跷起,从侧面看去,像一只三耳兔正支棱着耳朵倾听着周围的动静呢。嗯,还像一只孔雀,伸着小脑袋,凝神张望着什么。嘿嘿,小米粒呀小米粒,你可要小心喽!(捏之前)我的“小孔雀”飞跃到小米粒上方,大拇指和食指紧闭的“小嘴”突然张开,一个俯冲,碰到小米粒身子的一瞬间指尖合拢。(捏之时)咦,兩指间怎么没感觉呢?把手挪到眼前,慢慢松开,啊哈,小米粒安静地躺在我的指肚间,正呼呼大睡呢。(捏之后)
游戏做完了,完美的动作流泻在笔尖,是不是很开心呢?不过要注意,男生和女生手的姿势有区别哟,而且“捏”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如捏纸团、捏石子,手的姿势和用力的程度也不一样。大家可以换个对象,再试一试。
游戏二:摸
一、闭眼摸
用铅笔在作业本上使劲写下“犬”和“大”两个字。让同桌闭上眼,摸出分别是什么字。
二、睁眼摸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进大小和形状差不多的土豆、芋头和桃子各一个,你亲自摸一摸,体验一下判断的过程。
同样一个动作,对象发生变化,完成动作的“三步”就会随之而变。作业本上的字和袋子里的物品差异很大,动作的三个步骤截然不同。闭眼摸字,需要手指放松,依靠手指和手心的皮肤触感细细打探。闭眼摸袋子里的物品,手掌平铺就不太行得通了,需要一只手或两只手“握”住,再用手指感受物品的差异。用“三步法”描写动作,再加入联想和内心活动,是不是很有意思?大家试一试把这两个过程记录下来吧。
智慧开花
你的书本右下角卷过边吧,你是怎么把这些“卷角”复原的呢?这个动作比较有个性,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如果抻直的书角反弹,你的方法有没有变化呢?让我们按照“三步法”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