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決策太慢 商機不再

2018-12-13

台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結果兒子產品

有一位60多歲的董事長,他有三個兒子,都不成器,老大愛賭錢,亂搞投資,虧了他好多錢;老二好吃懶做,整天花天酒地,不務正業;老三好色,不但在大陸包二奶,女友也一個一個的換;他的事業還好有媳婦幫著。這位董事長最擔心的事,是百年以後他的遺產可能保不了多久。

迅速的決策是一種智慧

這位老董事長煩惱了好幾年,最後還是什麼事都沒做。他車禍過世後,兒子也沒改變惡習,他的遺產最後也不知怎樣。

我思考著類似「決策太慢,商機不再」的案例,很想提醒現在很多老闆,為何你不敢下決定?是否信心不夠?還是資訊不足?或是個性上的氣魄太柔弱?小心機會不等你!

消費習慣汰換迅速,造成企業決策也必然加快。

現在的企業競爭有一個特性,就是不停互相超越,產品的汰換期也變短了。一個新產品上市,要是不馬上賣掉,半年後可能就是滯銷存貨;一項創新策略推出,同業隨即跟進模仿,馬上也成了落伍的花招。

記得10幾年前平面電視流行初期,市場還沒飽和,液晶電視就開始平價化;數位相機市場都還沒到飽和時,就被有相機功能的手機取代了;以前一項新產品可以流行好幾年,現在暢銷期越來越短;所以賺錢的手腳要快,腦袋瓜也要比別人靈光,不然去年風光,可能今年就反盛為衰。

決策是對未來的承諾

我遇到過決策緩慢的企業領導人很多,過去的經營管理傳統觀念是「謹慎行事,步步為營」;所以對於一個建議案,往往放著一兩個月,再拿出來再玩,尚不嫌遲。現在的環境,這種決策理論可能變成無能的藉口。

決策需要判斷,判斷的基礎來自「過去的經驗及週遭的資訊收集」,所以如果不敢下決策,不外就是「經驗不足」與「資訊不足」所致;而處理這兩項因素的智慧來自個性本身,個性則是造成人格行為的模式;溫和的人比較保守,不願冒險,故難以成大器;激進的人比較極端、固執,往往剛愎自用,有時成功也不會維持很長。

決策是一種對未來演變結果的承諾,簽了字就會有結果;不敢簽字,也一樣會產生結果,所以對於不敢決策的老闆而言,不簽字就是「不敢對未來的結局負責任」。要知道,在思考時,地球仍然在轉,企業也不會停止發生開銷,企業及所有的人都如同時鐘一樣在往前走,也在等著領導人下號令,如果沒膽量、沒能力,這種領導人應該自己「勇敢下臺,另請高明」!

猜你喜欢

結果兒子產品
谁的儿子好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儿子的礼物
跟踪导练(三)2
父亲和儿子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合理表示“等可能事件”的所有结果
刷碗
“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