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写意性油画静物的意境观照
2018-12-13罗晓敏
罗晓敏
【摘要】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及追求“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画面的写意性,有其独特的意境观照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油画艺术家不断尝试,在油画中寻求中国传统绘画中意境的营造方式,让它既能服务于画面整体又不脱离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进而形成了中国油画的写意性表达。本文主要从写意性油画的静物题材表达入手,分析其画面的意境观照方式,同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经验,谈一谈写意性对笔者油画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意境观照;写意性;诗意化
中国传统绘画重体悟,崇尚情韵与意境,主张“立意为象”“随象写意”,在审美取向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这在中国传统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在追求画面的写意性的同时,在造型、设色、空间、笔墨等方面呈现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各要素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境观照方式。中国油画艺术家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断尝试,在实践中寻求意境的营造方式,让它既能服务于画面整体又不脱离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进而形成了中国油画的写意性表达。本文就意象油画静物画意境趣味营造来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进行总结。
一、通过表现手法营造静物油画的意境趣味
(一)通过空间要素的位置营造画面意趣
中国画强调空间各要素需按照画家的主观情感进行合理、巧妙的安排。在山水画中各要素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自由观察,采用多点透视或散点透视的方法,元素间的安排主次分明、疏密相间,多层次地表现物象的精神性。另外画中各要素间位置的开合呼应意识强,比如花鸟画中题字、印章也可参与开合的变化,常出现你呼我应、我呼你应的布局安排,形成画面的互动与交流。另外中国山水画中“计白当黑”的构图经营原则,又让空白的空间具有更深的意蕴,给人无限的遐想。中国静物油画家从中国花鸟画、山水画中吸收空间经营之妙,打破传统空间的整体性,在进行画面构造组织上,遵从自己内心感受,将自然物体的形状压缩、变化,将不同色彩倾向、不同状态下的物体进行重新组合、归纳整理,使得三度空间在一定程度加以消减,呈现无限遐想的空间意趣。
油画家陈子君的作品画面各元素间交汇重合,营造出迷幻、唯美、细腻、浪漫的画面之韵。在她2005年创作的《静物》作品中,画面构图稳定而简单,空间整体布局趋于平面与立体间,将颜色自由穿插,桌上的物品、背景的处理上,利用不同的肌理、笔触有节奏进行安排,通过整体色彩、线条、材质、肌理的空间安排等来表达迷幻、浪漫意境与氛围,呈现内心隐藏的真实情感。
(二)强化造型意象化处理传递画面意趣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处理,画家对客观事物形态的描绘不是孤立的,而是将客观事物之“象”与画家自身所“悟”巧妙结合,在作者对现实物象内在精神强调与夸张的艺术加工中升华为头脑中之“意象”,艺术加工过后的物象已不同于具体现实中的物象。中国传统人物画和山水画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取向,必会产生意象变形、形随神变的造型处理,在讲究“不求形似”中追求“取其意气所到”体现画家主观情感和审美意趣。写意性油画静物在表达上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念,在面对客观物象时,也强调对“意”的表达,不再拘泥于具体物象。通过主观选择、取舍、夸张、变形各造型要素,创造出不受物象具体形态束缚的新形态,使其自由抒发画家个人情感及主观愿望。这种写意性表达呈现出的造型更加自然、含蓄,且抽象而具体,在“似与不似”中营造独特的意境之趣。
管朴学喜欢以花卉为主的室内静物,画面中常常透露出她对事物独特的敏感性。在她的作品《水仙》中,让花卉、器皿的形变得朦胧而虚幻,没有刻意地描摹形,拘谨地塑造形,而是通过不同的形态,塑造形式上的律动,形成空间中花卉的静态之美。
(三)运用色彩写意性增添画面意趣
中国传统绘画色彩发展经历了从重彩到淡彩最后发展到水墨写意的过程,其在用色上从绚丽日渐变得淡雅,追求“以意赋彩”的色彩观,打破了具体物象的客观限制,大胆解放了色彩,对物象本身的自然色彩属性进行提炼、概括、变异,让色彩的独立性达到最大限度的表达,完美呈现色彩情感的内涵与象征性,凸显画家内心之精神境界。在长期的中华文化传承与积淀过程中,中国绘画逐渐形成主观、抽象且极具表现力的色彩观念,这给写意性油画静物的色彩表达带来灵感,油画家在对色彩进行大胆夸张、自由淋漓的发挥中,自身的感受和情感也悄然带入画中。同时通过对形的取舍、减弱、交错、模糊来凸显色彩的表现力,进而产生“似与不似之间”的画面意趣。画家会借鉴水墨语言,打破物象客观限制,简化色彩间微妙的变化,强化色块间的并置、对比及融合关系,以朴素单纯的色彩、大面积平涂方式,有时也会巧妙吸收中国画中的“留白”技巧,创造出画面的自由与随性,让观者产生联想。
油画家木西喜欢把室內一角作为她的创作题材,花卉、桌椅等日常平凡小物在她的笔下呈现浓郁的文化内涵与贵族气质。木西的《午茶系列之二》吸收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文化内涵与精神,将色彩主观处理,用色淡雅,画面简约、朴素,呈现空灵、清新、优雅的意境之美。
(四)利用书写性线条和笔触强化画面意趣
中国传统绘画是运用线条和笔墨来塑造成艺术形象,文人画中“写”的精神主要受中国书法影响,强调情感和自我修养的自然流露,追求自我愉悦、酣畅淋漓的主观情感表达,强调虚实相生的画面意境,营造独特的审美趣味。“偶得”和“神来之笔”是中国绘画艺术笔墨的最高境界,对画家绘画功力要求极高,在用笔力道之轻重、行笔之快慢缓急、顿挫之节奏强弱上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写意性油画静物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精华的同时,借鉴中国山水画及书法用笔在韵律和节奏上的控制技巧,在创作中通过线条、笔触与肌理的强化营造画面意趣,将笔触刀痕转化为书法用笔,强调用笔意味和线条动感,淡化细节的刻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在线条、笔触的曲直长短、聚散疏密中,将画家心中之物一气呵成地呈现在画面中,“气韵生动”之韵味不经意间流露在画间。
油画家赵开坤非常善于用线条与笔触的动象性来表达视觉趣味,在他的作品《干花》中,画面主体干花运用了大量重叠、错落、长短有致的书写性线条,脱离了对客观事物轮廓的简单描绘与复制,线条的走势晦涩而粗糙,有着力透纸背的深沉感,透着朴实、原始的意象之美。
二、通过营造物象本身的诗意化传递静物油画的意境趣味
(一)通过强调物象的韵味与情感进行诗意化表达
中国传统水墨画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的艺术境界,追求诗中有画的抒情韵味。古人注重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把生动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通过对客观景物的写意性表达,将自己的主观情思移情到客观境外,寄情于景,以景生情,营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境美。写意性油画静物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营造“气韵生动”“画外有意”的方法,将所描绘的客观物象进行意象化处理,来传递出画者内在精神风貌。同时画家将自身的主观情感以及心理物象,用艺术思维方式加以处理,形成独特的油画意象语言,在“情”与“景”的交融、契合、遐想中,含蓄传达出意象审美趣味。
闫平的油画作品气势雄健恢弘,一气呵成,跳跃的色彩与笔触交相呼应,极具音乐的韵律与节奏、雕塑的量感与厚重。在《大粉百合》中,通过灵动有力的笔触将粉红色系大面积铺于画面之中,背景以宝蓝色平涂,画家在背景与前景色彩强烈冲撞中巧妙地将内心情绪置之于其中,让人产生蠢蠢欲动的画外情感体验,那粉色跳跃的笔触流露出画家的少女情怀。
(二)通过提升物象的品格与格调产生诗意化表达
中国文人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画家文学修养深厚,在托物言志中传达精神内涵,整体艺术格调高雅,对中国绘画的写意性表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人画家在强调画外之意的同时,必赋予具体物象更深层内涵,画家会寻找寓意气质与自己意趣相投的物象作题材,常以梅兰竹菊为题材,赋予其象征意义,以其来寓意人之高尚品格。同时又通过形式、结构等形式关系来展现格调之美。写意性油画静物吸纳了文人画“以物言志”的表达方式,透过客观物象表象,将自己对物象的判断与定位,通过形态、色调等方面主观处理,从而到达提升物象品格与格调、产生诗意化画面情趣之效果。
林菁菁是一位在精神层面上追求恬静淡泊情境、虚灵飘渺神韵以及童稚意味的一位画家。她的作品《花》中色调柔和、沉静,色彩感强,透露着古旧与朴素。色块衔接柔和,慢慢过渡,形成迷幻飘渺的画面格调。她将浓稠的油画颜料稀释,营造水韵墨章的意趣,在浓稠与拙涩的肌理对比中、在线条的迅疾流畅与苍老古拙的冲突中,寻找诗性的表达,呈现她精神世界里所追求的东方意蕴与品格。
(三)通过营造物象的诗情画意达到诗意化表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历来也有诗画不分家之说。郭熙曾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他认为诗中充盈着画意,画面中流露着诗情。画家为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不断在现实中积累、提升人格与审美修养。写意性油画静物借鉴了传统绘画中以含蓄、朦胧、藏露、虚实营造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段,以情趣、意旨、胸臆、逸气等作为诗情画意表达的审美前提。将情、景和心、境完美融合,形成物象间自由洒脱的意象组合关系。同时强化在笔墨、形体、色彩、章法上的形式美感和诗意性特征,达到画面的诗意化表达的目的。
苏天赐的油画用色单纯且具东方意蕴,能巧妙抓住物象神采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在他的《水仙》中可以看到中国水墨的气韵贯穿其中,用笔自由流畅,线条因势穿行,笔尖向上自然挑出的水仙叶子,将花卉正在生长的力量与动感轻松洒脱地带出。他用色彩委婉简约、优雅且耐人寻味,很好诠释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表达方式。
三、写意性油画静物的意境观照方式对我创作的启示
写意性油画静物的意境观照方式,给笔者的油画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写意性油画创作中,应选用最适合的构图形式和审美形象,重视各种形象的大小、疏密、位置、黑白等关系要素间的安排与布局,通过控制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视觉关系,达到最和谐的状态。写意性油画因其追求空间的虚象性、色彩的直接性以及形式关系,注定其造型单纯,讲究在“似与不似”之间处理形态。通过利用无拘无束的“笔墨意趣”又会带来整个画面的空灵脱俗。
(一)利用平面化构图营造单纯与安静
在《多肉1》的创作中,笔者将传统的透视和明暗关系平面化了,减弱了物象的三维空间,希望营造与强调画面的图形结构与形式关系,强化主观意识,以此来营造出一种画面的简洁,为线条与色块创造独立性审美空间,以期营造单纯与安静的画面意趣。
(二)简化色彩营造朴素与雅致
在《朝花夕拾》系列中,笔者为色彩做了减法,不再寻找物与物之间的色彩微差与色相上众多的变化,将众多色彩统一整合为了黑、白、灰三种色阶,通过色彩简化,以期带来画面整体色调的单纯,呈现朴素、雅致、温婉的意趣。
(三)调用中国画笔墨技巧营造灵动与洒脫
在《多肉2》的创作中,大胆打破了传统油画“避黑”的表现手法,而将黑色作为一种重要的色彩元素运用到了画面意境的营造中,借鉴了传统水墨画“墨分五色”呈现方式,将各种墨色、墨迹相互穿插、对比,笔触在墨色间穿梭,更关注画面的精神追求,以期营造出画面灵动与洒脱之意趣。
结语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在当代油画创作中,需要更多的艺术家去发掘并重新审视。特别是作为当代的艺术家,从个性化的艺术需求出发,更需要去吸收传统文化、探索当下艺术发展之路。我们应从现代艺术观念的角度来研究传统思想、传统绘画,借鉴传统艺术趣味,来构建当下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只有如此,油画创作的民族化探索之路,才能走得更加久远。
参考文献:
[1]何小凤.意象风景画的意境表现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4.
[2]李德辉.静物油画“意象表现”形式初探[J].大舞台,2012.
[3]张诗乔.色彩与意境——意象油画色彩对意境的表达[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4]马丽娜.诗化的意境——苏天赐意象油画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