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2018-12-13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1期
关键词:稳定型脂蛋白胆红素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影响病人健康,还可能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加重病人病情,使得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故而临床需要及时对其做出诊断鉴别,并给予对应的治疗。目前可应用于冠心病病人检测的指标较多,包括血脂类指标和相关的炎性指标等,本研究则主要分析应用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0岁~77岁(65.82岁±2.08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1例。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名,女21名,49岁~77岁(65.34岁±2.16岁)。两组入选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健康者的纳入标准:①既往无冠心病发病史;②无肝、肾等脏器性疾病;③无全身免疫性疾病、急慢性感染疾病、恶性肿瘤或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情况;④入选者3个月内未出现外伤情况;⑤知晓本次研究概况同时表示愿意接受本研究。冠心病病人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②病人存在心绞痛、心前区疼痛、胸闷等不适感;③对病人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其存在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超过50%;④病人或家属知晓本次研究概况,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现象;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现象或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依从性较差或不愿接受本次研究随访。

1.2 方法 两组进行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检验,检查前指导其合理进食并保证良好的休息,次日检查时均在空腹状态下对其进行静脉血液的采集,每位受检者采集约4 mL并置于无菌试管内[1]。

完成血液样本采集后以3 000 r/min离心分离处理,分离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相关试剂由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进行C-反应蛋白的检验,采用钒酸盐氧化法(相关试剂由厦门英科新创公司提供)进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相关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提供)进行脂蛋白(a)的测定[2-3]。测定其所用的生化分析仪均为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过程均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无菌操作标准进行,实验后按照组别记录其相关检测数据[4-5]。

2 结 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比较 观察组脂蛋白(a)、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TBIL和D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比较(±s)

2.2 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比较 AMI病人C-反应蛋白、脂蛋白(a)水平最高,其次为UA病人,SA病人则最低;TBIL水平中TBIL、DBIL均为AMI病人最低,其次为UA病人、SA病人则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比较(±s)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使得心血管内脂肪沉积过多,对动脉内膜产生损伤导致出现粥样硬化性病变,血管狭窄使得血流难以正常供应,进而出现心脏缺血的系列症状[6-7]。

基于冠心病对病人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的影响,临床需要及时对病人实施诊断,本研究则主要探讨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脂蛋白(a)、C-反应蛋白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胆红素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病人C-反应蛋白、脂蛋白(a)水平最高,其次为UA病人,SA病人则最低;胆红素水平中TBIL、DBIL均为AMI病人最低,其次为UA病人,SA病人则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不同种类冠心病病人的脂蛋白(a)、C-反应蛋白、胆红素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由血液进入到病人的血管内皮细胞后,可使其内皮细胞氧化并产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多种物质,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经过融合和堆积会形成脂质条纹,此时粥样斑块随之形成。

脂蛋白(a)则属于一种特殊的脂蛋白颗粒,该指标水平的升高被临床公认为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但该物质并非低密度脂蛋白转化,同时也无法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脂蛋白,故而作为肝脏合成的脂蛋白物质,其能够对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起到促进作用,使其氧化结合和相关的摄取得到干预,进而加快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是其他方面的详细机制仍未被临床做出准确阐述,故而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而针对脂蛋白(a)的水平进行分析,多数研究中均指出,非冠心病病人的水平最低,其次为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略高,再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脂蛋白(a)水平最高,这和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之处,故而进一步验证了在冠心病病人中的诊断价值。此外脂蛋白(a)的病理机制可能还在于对病人的血栓形成和进展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和冠心病病人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等情况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其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则可能为,经过不同的途径抑制病人体内的纤溶活性,使得其纤溶活性减弱后,血栓中纤维蛋白的溶解则会受到影响和抑制,随之加剧病人血栓的发展和恶化[8-11]。

而C-反应蛋白作为人体的敏感性标志物,能够对人体的炎症反应和损伤情况做出及时判断,在损伤或炎性反应时病人的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同时当冠心病发生后,病人的斑块恶性程度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进展,最终按照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C-反应蛋白可表现出高度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C-反应蛋白最高,其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则最低,证实了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胆红素水平则一般和冠心病病人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即病人冠心病越严重其胆红素水平越低,故而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胆红素最低,其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对照组胆红素水平则最高。因为胆红素是人体内血红素的体内代谢产物,作为人体内的抗氧化剂,其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人体相关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使得胆固醇水平有效降低,最终防止人体出现胆固醇显著升高而引起的冠心病等多种症状[12-15]。

综上所述,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胆红素联合检验有助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稳定型脂蛋白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