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联合冠心苏合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018-12-13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临床危重病,其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未及时救治可增加病人的致残率及致死率[1]。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但资料显示PCI术后仍有部分病人伴有心肌组织的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病人的心肌存活率,不利于临床预后等[2]。PCI术后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等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3]。冠心苏合胶囊具有行气活血、芳香开窍、宽胸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症的治疗[4]。本研究观察冠心苏合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心功能、心肌酶、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综合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应用冠心苏合胶囊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9岁~69岁(55.31岁±7.68岁);基利普(Killip)心功能分级[5]:Ⅰ级30例,Ⅱ 级10例;下壁梗死19例,中前壁梗死21例。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8岁~70岁(55.02岁±7.90岁); 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29例,Ⅱ级11例;下壁梗死17例,中前壁梗死23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肌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6]相关标准制定。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及相关诊断者;②年龄18岁~70岁;③首诊者;④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⑤病人或家属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配合用药者;②伴有其他系统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③恶性肿瘤者;④精神病者;⑤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病者。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入院后两组病人予调整血糖、稳定血压、抗凝、吸氧、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对照组:采取急诊PCI术,即术前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236)300 mg和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300 mg,常规注射低分子肝素5 000 U,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血管的位置,再行PCI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3 d予冠心苏合胶囊(通化东宝永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1847),每次2粒,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心功能指标测定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
1.3.2 两组肌钙蛋白I(cTnI)测定 采集所有病人晨起外周血约3 mL,室温离心取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测定cTnI。
1.3.3 两组随访结果 随访1年,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情况。
1.3.4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检测 常规采集所有病人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4周,两组病人LVEF 和LVED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4周LVEF 和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TnI水平比较 治疗后2周和4周,两组血清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2周和4周,观察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治疗后4周,两组血清GSH和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SH和SOD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TnI水平比较(±s) ng/L
表3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表4 两组血清GSH、SOD和MDA水平比较(±s)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升高,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目标是早期、迅速、充分、持久地恢复梗死动脉的前向血流,从而恢复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状态,保护濒死的心肌细胞,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7]。PCI术能够直接开通梗死动脉,保护濒死心肌,已成为临床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8]。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机体的交感神经被激活,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引起心脏局部收缩障碍,部分心肌细胞处于牵张状态,脑钠肽释放增多,而心肌梗死面积与脑钠肽浓度密切相关,PCI术可开通病变血管,改善心肌细胞供血,降低脑钠肽前体浓度,改善病人心功能等[9]。
PCI术能够从多方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挥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存在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PCI术后心脏收缩功能在恢复延迟或得不到完全恢复[3]。临床资料显示,PCI术中高达12%~30%的病人心肌伴有无复流,使心肌组织灌注严重受损,加重了心功能障碍和导致远期效果不良等[10]。因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术后血运重建及心肌微循环,进而恢复病人的心功能已经成为当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11]。
冠心苏合胶囊由苏合香、檀香、冰片、乳香、青木香等5味中药组成,其中苏合香辛温走窜,冰片芳香开窍,辛凉走窜,辟秽化浊,开郁止痛。檀香、乳香辛温行散,行气宽胸,温经活血,通痹止痛;木香健脾和胃,调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宽胸、温经、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苏合香与冰片合用能够减慢心率、增加心肌耐缺氧力、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同时也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以及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生率,与乳香、檀香等药物合用,更能发挥“芳香走窜,引药上行”的效果[12]。国内研究证实,冠心苏合胶囊能在肌钙蛋白T(cTnT)最接近高峰时间点,降低心肌梗死大鼠体内cTnT含量,降低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的质量百分比[4]。本研究结果显示,PCI联合冠心苏合胶囊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LVEF 和LVEDD,明显降低血清cTnI水平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与氧化应激的激活联系密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过程中,组织局部缺氧且集聚超氧阴离子较多,介入术后心肌的血流逐渐恢复,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膜上的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核酸等进行氧化修饰,引起心肌细胞功能损伤[13]。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与抗氧化系统功能减弱和活性氧自由基分泌过多有关。GSH和SOD是抗氧化物质系统的重要成分,前者可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后者可维持细胞的还原状态[14]。MDA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氧自由基刺激后的代谢物,能够直接反映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1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中,氧自由基过多生成会大量消耗抗氧化物质GSH和SOD,并造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而生成MDA[16]。本研究观察冠心苏合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病人血清GSH、SOD和MD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4周,冠心苏合胶囊治疗可明显提高病人血清GSH和SOD水平,而降低MDA水平。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在PCI术后加用冠心苏合胶囊有助于缓解病人的氧化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冠心苏合胶囊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病人的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