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母猪淘汰原因的调查分析

2018-12-13

养猪 2018年6期
关键词:障碍性发情断奶

周 平

(连城更旺生态农业有些公司,福建 龙岩 366299)

母猪的使用年限是直接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年淘汰率一般在30%左右,过高会导致断奶仔猪分摊成本增加,过低会影响生产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为了解和掌握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的原因,合理调控生产母猪淘汰率,笔者对某规模化猪场2017年母猪生产淘汰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某规模化猪场2017年1—12月份生产记录数据,该场平均存栏母猪为1 782头,死亡、淘汰母猪708头。

1.2 数据材料分组

正常淘汰:性能低下,包括产仔低和高胎次。产仔低指平均产仔数低于9头;高胎次是指8胎及以上猪只。

非正常淘汰:繁殖障碍性疾病,包括久不发情(断奶后21天仍未出现发情症状)、屡配不孕(连续2次配不上)、子宫炎、难产、流产及产死胎、木乃伊比例高(死胎、木乃伊占所产仔数半数以上);乳腺疾病(乳腺炎、无乳);肢蹄疾病(肢蹄状况导致无法行走);消化道疾病(胀气、采食障碍);其它疾病(久治不愈、其它);死亡。

季节划分:春季(1—3月份);夏季(4—6月份);秋季(7—9月份);冬季(10—12月份)。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汇总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常淘汰与非正常淘汰情况

由表1可见,该猪场母猪非正常淘汰率为80.08%(567/708),明显高于正常淘汰率19.92%(141/708),可以认为非正常淘汰为该场母猪群淘汰的主要因素。

表1 正常淘汰与非正常淘汰情况统计

2.2 不同季节母猪淘汰情况

由表2可知,不同季节母猪淘汰情况以秋季最高为31.50%(223/708),春季最低为22.03%(156/708);但夏季、春季、冬季3个季节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2 不同季节母猪淘汰情况统计

2.3 不同类别间母猪淘汰情况

不同类别母猪淘汰原因以繁殖障碍性疾病最高为46.33%(328/708),依次为性能低下19.92%(141/708)、其它疾病11.30%(80/708)、肢蹄疾病9.18%(65/708)、乳腺疾病 4.52%(32/708),最低为消化道疾病2.12%(15/708),见表3。由此可见,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导致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

表3 母猪不同原因淘汰统计

2.4 母猪非正常淘汰原因分析

进一步分析母猪非正常淘汰原因,繁殖障碍性疾病和肢蹄疾病分别为 57.8%(328/567)、11.46%(65/567),为主要原因;在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中又以久不发情19.05%(108/567)、屡配不孕13.23%(75/567)两大因素为主,见表4。

表4 母猪非正常淘汰原因调查统计

2.5 不同胎次间母猪淘汰情况

由表5可以看出,2胎淘汰率最高为31.50%(223/708), 其 次 为 1 胎 12.60%(89/708)、3 胎10.70%(76/708)、4 胎 9.60%(68/708)、6 胎 9.50%(67/708)、7 胎 9.00%(64/708)、8 胎及以上 8.80%(62/708)、5胎 8.30%(59/708),平均淘汰胎次为 3.8。

表5 不同胎次母猪淘汰情况统计

3 讨论

3.1 此次调查中该场2017年母猪淘汰率为39.73%(708/1 782),其中母猪非正常淘汰率是正常淘汰率的4.02倍,说明多数母猪是被动淘汰的,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3.2 母猪异常淘汰中以繁殖障碍性疾病和肢蹄疾病为主要原因。这与赵云翔等[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中又以久不发情(19.05%)、屡配不孕(13.23%)两大因素为主。导致母猪不发情的原因有初配日龄过早、哺乳期体况损失过大、体况膘情控制不合理、营养素缺乏和生殖系统疾病等,生产上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发情母猪的比例,降低非生产天数。张利娟等[2]认为减少母猪屡配不孕应从环境调控、原料质量控制、营养调控、公猪精液质量控制、生殖道疾病和疫病控制六大方面予以改善。曹玉华[3]认为引起生产母猪肢蹄疾病的原因有品种、营养素缺乏、设施设备、地板、打斗和疾病等几个方面,生产上应进一步分析原因加以改善。

3.3 此次调查显示季节对母猪淘汰率有显著影响。秋季母猪淘汰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这与杨守深等[4]报道一致,且多数为繁殖障碍性疾病。这可能与南方高温高湿气候有关。生产上应从改善环境设施、提高饲粮营养浓度、降低哺乳母猪体况损失、饮水添加小苏打等几个方面来减轻猪群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3.4 母猪的最佳利用胎次为5胎[5],此次调查中该场母猪的平均淘汰胎次3.8胎,明显低于母猪最佳使用年限。Kroes和Van Male(1979)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第1窝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成本费用是最高的,第3胎以后的费用不断降低。在被动淘汰胎次中以2胎和1胎猪为主,这说明该场“二胎母猪综合征”严重。母猪二胎综合征是指初产母猪在产1胎后、断奶7天内发情率低、甚至不发情、以及配不上种或分娩率低,头胎淘汰率高等系列综合现象。生产上应高度重视后备猪的培育工作,从源头抓起,才能减少1、2胎青年母猪的被动淘汰,降低断奶仔猪成本分摊费用。

综上所述,母猪异常淘汰是导致非生产天数增加、母猪年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生产中应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环境调控和疾病防控工作,建立科学的淘汰制度和指标,降低母猪异常淘汰的比例,确保母猪稳产增产,才能有效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障碍性发情断奶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影响氯前列稀醇效果的因素分析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母猪不发情怎么办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奶山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