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需求视角下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的社会生态分析

2018-12-12朱婧

中国市场 2018年33期
关键词:市场需求

[摘 要]文章从市场需求的视角出发,使用社会生态系统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析影响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的因素,从安全性、商业化和合作化三个方面讨论项目开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 市场需求;社会生态系统;短时互助托管项目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3.109

1 概 述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是否加入初次及继续生育的行列。但是,由于中国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及女性就业率的提高,许多核心家庭的夫妇共同参加工作,因此传统社会女性对于孩子的养育功能弱化。与此相对应的是,社区开始承接部分家庭传递出来的教养功能,并由此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托管服务以满足社区内家庭的需求,如针对学龄前儿童(一般年龄从1岁8个月至6岁的儿童)开展的半天或全天托管及教育服务,针对学龄期儿童(6岁至12岁的儿童)的课后托管及辅导服务以及面向各年龄段儿童开展的兴趣特长培训服务等。

但是,目前开展的服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据调查,在许多有孩子的双职工家庭中,年轻的父母或者因为没有长辈的支持而面临巨大的养育压力,或长辈承担过多养育职能而身心俱疲,这些都造成了较突出的家庭及社会矛盾,也阻碍了许多家庭继续生育的愿景。

因此,笔者从社区需求出发,结合目前托管服务的短板,提出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的理念,以补充现有托管形式的缺失。提倡以家庭为单位,在任何家庭有需求的时候,其他家庭提供互助性质的短时(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托管,从社区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并对这种新的形式进行需求和问题分析。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al Ecosystems Theory)是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一个具有整合主义或折中主义的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在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后,融合并形成的有自身专业特色的基础理论。该理论对传统的将社会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归因于个人的模式提出质疑和批判,提出应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不良归因,从而寻找解决的方式,进而从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互动关系的角度指导社会工作实践。

当代社会生态系统一般将社会因素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Micro System)、中观系统(Mezzo System) 、宏观系统(Macro System)。这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以在分析的时候要考虑不同系统中各类因素的交叉影响。

2.2 公益性互助托管

目前对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的研究非常少,更多的是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围绕托管服务的功能和效果来分析托管服务的功能和效果。例如,美国学者 Stacy L. Frazier、Elise Cappella 和Marc S. Atkins 通过研究指出,托管服务的任务包括儿童的社会化、同辈关系和适应功能,对于支持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

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美国的托管照顾项目在减少问题行为的效果上表现复杂,那些非结构化项目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偏差行为。

3 公益性儿童互助托管项目之社会生态系统因素分析

由于公益性儿童互助托管项目的开展主要依托于社区,所以社区的生态环境可以看成社会生态系统的缩影,而个人行为与社区的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笔者尝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公益性儿童短时托管项目的构成和影响因素,并总结多个系统综合作用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3.1 微观系统

在个人层面,目前可能和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发生关联的人群主要有三类,他们的托管需求是不同的。

3.1.1 有一个孩子或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双职工家庭中的年轻父母

双职工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大部分时间无法亲自照顾自己的孩子。此类人群主要的需求发生在孩子上学之前和放学之后这几个时间段,主要问题是父母的上班时间和孩子的上学时间有差别,不能同步。

3.1.2 有一个孩子或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全职母亲

全职母亲虽然时间相对自由,有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但是仍是有需求的人群。此类群体的需求可能出现在任何时点,如发生不能携带孩子的紧急事件需要暂时托管孩子,或者因自身疲劳而产生的休息或放松需求等。

3.1.3 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的需求主要出现在子女不在家的时间段,他们在这些时间段也同样有处理紧急情况或放松身心及休息等需要。

3.2 中观系统

在中观层面,目前可能和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发生关联的因素主要有四类。

3.2.1 家庭

孩子在2~10岁年龄段,固定或不固定需要两个小时以内短时托管服务的家庭,都是项目的需求方。

3.2.2 项目的资源提供者或合作方

在社区营造理念越来越被社区内居民和组织认可的背景下,项目可依托的资源提供者或合作方可以来自多方面,比如社区内的物业公司、有相关业务的社会工作机构、各种慈善基金会以及居民组织等。

3.2.3 项目竞争者

项目的竞争者可能来自一些商业化托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同等业务的社工机构、基金会和居民组织。

3.3 宏观系统

在宏观层面,目前影响和制约公益性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种。

3.3.1 项目运作的制度环境

制度主要是指与项目运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涉及项目的申报、执行、督导和评估等。另外,人事、财务和審计等各项事务也属于项目运作的制度环境。

3.3.2 社会文化环境

社区作为社会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也会受到一些特定价值观、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与儿童短时互助托管项目运作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涉及家庭对儿童的养育观念和教育观念,对儿童互助托管形式的理解与期待,以及社区其他居民和机构对需求人群的影响程度等。

4 问 题

4.1 安全和信任问题

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家庭中2~10岁的孩子,孩子是家长的重要关心对象,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是爱玩爱动的,所以大部分家庭担心的问题主要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如何做好孩子的安全保障是首要任务。安全问题可分为环境和场地软硬件设施类、托管服务人员资质类、安全责任界定等。

4.1.1 环境和场地设施方面

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场地选址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软硬件设施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尽量减少意外发生以及意外发生时如何将对儿童的伤害减至最小。

4.1.2 托管服务人员资质方面

项目依托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同社区有时间有爱心也有服务意愿的居民,虽然利用社区居民资源照看孩子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又能促进居民感情,但服务人员毕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参差不齐,不一定具备照看孩子的能力。

4.1.3 安全责任界定方面

安全责任界定上主要涉及儿童之间以及儿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儿童在托管处,玩耍打闹,磕碰难以避免,在发生安全问题时,如何妥善处置儿童以及家庭之间的矛盾,如何界定服务人员的责任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1.4 邻里信任问题

项目整合的是全社区人员的时间和服务意愿,而在现代城市社区,并非邻里之间都非常熟悉,所以把孩子交给并不熟悉的他人,许多居民也表示了犹豫和担心。

4.2 商业化问题

短时互助托管是基于社区孩子照料需求而组成的纯公益性质的家长互助组织,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孩子短时托管问题、提升社区居民互动沟通能力,区别于营利性的托管。但是如何维持组织的日常运营,确保场地和人员费用的正常支出,同时又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被利益所主导,避免商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都是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4.3 合作化问题

项目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实施的场地和资金来源等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目前和短时托管互助项目有合作关系的组织包括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社工机构和慈善基金会等。出于公益性的考虑,非商业化场地的提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但由谁来提供,如何明确场地的使用权和安全责任归属等问题都是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另外,资金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内容,资金从何而来,如何实现资金使用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也非常突出。

5 对 策

针对短时互助托管项目遇到的这些问题,从安全、商业化和合作化入手,提高社区短时托管组织的实施可能性,提出如下对策。

5.1 安全问题

5.1.1 在场地软硬件设施上

可采取“公办民营”的模式,由政府给予场地和硬件设施上的支持,参照早教中心等相关幼儿机构进行布置,避免场地设计给孩子带来伤害。安装摄像头,可与家长手机互联,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5.1.2 在托管服务人员资质上

可以参考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服务转交给专业的社会力量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由这些社会组织发起,再联结社会资源,如社区居民志愿者、早教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对社区居民志愿者身份进行严格把关,由几个专业人员主导加上很多社区居民辅助,提升社区短时托管组织服务水平。

5.1.3 在安全责任界定上

制定相关机制,制定场地管理办法、志愿者管理办法,参照医院、学校等机构实行统一服务流程,编制孩子身体突发不适的应对规范、家长的联系制度、签订免责声明。考虑购买场地险或儿童短时保险。

5.2 商业化问题

5.2.1 在人力资源上

充分利用社区居民力量,以居民志愿者为主要工作人员。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招募居民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岗前、定期的培训,提升居民照看孩子的能力和社区短时托管组织服务水平。

5.2.2 在组织运营上

引入时间银行机制,将时间看作一种“货币”“货币”,志愿者在中心参与志愿服务,不领取任何补贴,就可以将服务时间存入时间存折;在需要帮助时,将时间取出来置换相应的服务,或者物品。来这里短时托管的人,有两种获取服务形式,一种是以志愿时间换服务;如若没有时间,则采用另一种以小时为单位购买服务,付费给中心,中心对费用统一管理。

5.2.3 在组织监管上

定期进行财务公开,邀请第三方公益组织进行监督审查,加强监管制度,设置符合公益标准的组织愿景,传播理念和愿景,让更多人加入,并为营造信任、互助、共享的社区一起努力。

5.3 合作化问题

5.3.1 明确负责牵头托管的单位,确定相关标准

没有明确牵头单位是目前市場上托管管理缺失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明确牵头单位及相关协同单位的职责,共同推动公共托育政策与标准的制定,规范管理托管市场。

5.3.2 依托社区其他资源,实现共享

目前国内有不少社区都配有社区综合服务站,已有场地和人力等资源,如若依托社区服务站的资源建立儿童短时托管,将提高居民对短时托管的信任度、节约了场地软硬件设施成本、促进居民与社区服务站链接等优势。

参考文献:

[1]顾丹霞.关于社区儿童托管模式构建的探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0-21.

[2]严仲连.我国社区儿童服务的问题与对策 [J].社会科学家,2016(1):125-129.

[3]叶峻.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 [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57.

[作者简介]朱婧(1981—) ,女,汉族,福建南平人,社会学硕士,福建江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

猜你喜欢

市场需求
麻纺标准紧贴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不旺 红枣行情暂稳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弱
全球磷肥市场需求减少
2025年,单一材料塑料包装全球市场需求将达到710亿美元
复合肥市场需求清淡 价格平稳运行
涵盖技术、市场需求以及客户服务 ISE 2018面面观
载货车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服装设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