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材和教学方法研究
2018-12-12唐媚媚
[摘 要]随着会计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高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均开设“会计学”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高校往往是根据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非财会专业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忽视了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差异性需求,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以云南省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会计学”这门课程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选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非财会专业;教材;教学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3.107
1 引 言
1.1 研究的必要性
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经管类专业的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已将近40种,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持续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是取得超常规发展,而会计学(又称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在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教学中也成为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我国关于“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会类专业,而对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方法的研究甚少,对“会计学”教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另外,目前鲜有学者以云南省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研究其适用的“会计学”教材和适用的教学方法,所以无论是在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教材选用问题上,还是在其教学方法问题上,都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任务量,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章研究云南省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适用教材的同时针对教材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云南省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会计学”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教材和教学方法更有针对性,减小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学习“会计学”这门课程的难度,提高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对财会专业学生和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3)提高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学生利用会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建立对“会计”较高层次的认识。
2 云南省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材使用情况和存在問题
2.1.1 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材使用情况
笔者对昆明市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汇总,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1.2 云南省昆明市各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所有教材存在的问题
(1)云南省昆明市大部分本科院校对财会专业和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使用的“会计学”教材没有进行区分,满足不了多层次的教学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使用的“会计学”教材单一,没有与实训教材结合起来一起用。在讲授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时,应该结合实训教材一起用,这样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学生才能更具体地掌握这些内容。
(3)“会计学”教材版本没有根据最新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更新。会计准则每年都会有所变化,有的年份变化还挺大,但是云南省昆明市某些本科院校“会计学”教材并没有根据变化内容选择更新最快的教材。
2.2 云南省昆明市各本科院校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缺少配套做账和实践性。“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按照书面教材进行授课,过多注重理论的渗透,但是没有让学生系统地去演练做账过程。会计学专业学生之后会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来完善学习体系,然而非财会专业学生却止步于此,这会使得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
(2)缺少互动。授课过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进度的一般安排为:教师针对基本内容以及做账环节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讲解,而由于课时量有限,一些与经管类非财会专业联系更紧密的财务报告分析等内容却一带而过。这样不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会导致学生对相关会计知识的掌握力度不够。
(4)过多地依赖“会计学”教材,没有联系现实,提出新的问题和看法来扩展学生的思维。对于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讲授会计学的知识的同时可以跟该专业的目前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扩散他们的思维。
(5)较少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目前“会计学”教学仍采用教材与习题相结合的方式,忽略了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缺乏灵活适用性,难以建立会计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3 解决对策
3.1 使用内容更新较快的“会计学”教材
会计准则每年都会有所变化,有的年份变化还挺大,所以建议任课教师选用内容更新最快的“会计学”教材。
3.2 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目前“会计学”教材编排大同小异,而可以满足经管类非财会专业教学内容的教材在市场上甚少。据调查,不少学校会采用校内专业老师与外校专业老师合编的教材,适用于本校的学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此方法,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编写适用于非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的“会计学”教材。根据非财会专业的特点,有所区分地编写教学内容,简化做账细节,增加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等内容。但每个教师教学经验不同,所以在内容的编排和详细程度上应慎重,既要满足非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的要求,也要考虑教师教学的具体情况。
3.3 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基础
经管类非财会专业包括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许多专业,“会计学”都是这些经管类专业必须要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将要大部分从事的是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些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这门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另外,非财会专业的基础比财会类专业的差一点,所以在教授“会计学”这门课程时应放慢讲课速度,尽可能讲得详细些,并利用实际的案例帮助他们进行理解。
3.4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学习
①配套完整的做账材料。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真实的凭证、报表、账簿等实训材料,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学生边学边经历做账流程,这为学习分析会计数据和完整了解整个会计环节打下基础。②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授课中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创立“学生为主”的参与式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③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结合不同专业特色,学习案例分析。同时也要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
3.5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由于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安排上应该有所增加,平均课时量应达到54课时左右。教师在授课前预安排好各章节的授课时间和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分配。授课中不需要过于细致讲解会计核算的过程,可以适当加快前章节的进度,着重讲解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如何解读并利用会计信息得到有效信息。在理论与实践分配中,可以相对而言结合自己专业将实践分配时间更多一些,在实践中对理论加深理解。
4 結 论
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目的是能够掌握整个会计信息系统,包括对系统输入资料的把关、系统数据的处理等;而经管类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则为了更好地从事自身的专业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会计专业工作。所以云南省昆明市各本科院校在选择“会计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应对财会专业和经管类非财会专业进行区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不同层次的财会专业人才和经管类非财会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千篇一律只会做账的账房先生。
参考文献:
[1]陈敏.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J].财会通讯,2009(6).
[2]秦海敏.会计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研究的探讨[J].财会月刊,2011(21).
[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唐媚媚(1986—),女,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