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应用现状初探

2018-12-12薛晨杰王召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5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应用现状互联网+

薛晨杰 王召义

摘要:“互联网+”教育经历了数字校园、智能校园及智慧校园三个发展阶段,而顺应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智慧校园,更加强调智能、便捷、以人为本的应用服务。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智慧校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建设应用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同类高职院校提供参考,促进高校各项业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校园;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240-02

智慧校园是各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主要的建设方向,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与科研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其蓝图被描绘为: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这当然需要各高校从基础设施平台的搭建、信息化到顶层设计等各方面做出努力,而最终惠及于民,即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才具备真正的价值。

一、“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重要性

关于智慧校园的定义,很多学者专家都认为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即为校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环境。

1.智慧校园建设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新阶段。游娟(2016)提出“互联网+”的发展为新时期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各高校应抓住机会提升建设效率。[1]“互联网+”教育经历了数字校园、智能校园及智慧校园三个发展阶段,智慧校园更强调数据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对学习、科研、工作、生活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2.智慧校园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华(2016)提出很多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之间不能实现协调运作,迫使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或整合各应用平台。[2]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提高重建或整合效率,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3.智慧校园建设是惠及师生的重要举措。宋佩茜(2015)提出,智慧校园充分地利用了云计算技术,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有机整合,提升信息的共享度和服务的智能化,能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各种实际需求。[3]

综上所述,智慧校园的建设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提高应用的水平和范围。

二、“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应用内容

2017年6月,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中,明确了各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基础设施、业务支撑、数据与资源、业务应用、保障体系、特色与创新。其中业务应用包括四个二级指标:教学应用、科研应用、管理应用、信息共享与应用。

1.教学应用。(1)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及资料,综合学生个性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因材施教;同时,师生可通过视频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突破传统教学限制。(2)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如虚拟教室、慕课网等。(3)移动学习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商务的发展,随时随地登录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学习效率。(4)网络考试系统。网络的无限空间将考场从学校延伸到了家中、计算机房、办公室及其他任何网络所覆盖的区域,并可随时对考生进行考试,降低传统考试成本,提升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性。(5)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能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手段获取所需知识信息,且对信息有更有效的甄别、利用能力。

2.科研应用。(1)网上科研信息发布度。通过网络发布科研相关通知及信息,用户可随时随地查看。(2)科研协作与交流平台。有相关平台供教师学生等进行科研协作,提升科研交流水平。(3)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与服务平台。有相应的平台能够提供给科研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3.管理应用。(1)全校范围的办公自动化与实务管理。支持师生通过网络发送及接收校园内所有信息,支持管理权限分配,并按照权限分析各种请求、查询、统计报表及打印功能;能为贫困生管理、学籍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及学生公寓管理等系统提供支持。(2)教务管理。学生学籍管理、课表生成、教学质量评价、学分管理等能够实现高信息化,数据存储、查询及处理便捷。(3)学生管理。自入校起学习生活纳入信息化如智慧迎新管理系统包含新生报到的各个环节、公寓管理系统自动化等。(4)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图书馆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校友管理等实现智慧化应用。涉及教师、学生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能提升便捷性、信息化,有利于学校各部门管理,且提高对各项活动的预警。

4.信息共享与应用。主要包括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外信息发布及综合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等。

三、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应用现状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及A联盟成员院校,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有很多可借鉴之处,但由于各方面内外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1.教学应用上实现程度高。学院已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成功建设会计、网络营销、美工、物联网等近50个实训室。学生能实现理论与实操的结合,提升就业水平;网络教育平台及工具应用水平高,网络公选课成为常态、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普遍如蓝墨云班课等大大提升教学、作业布置、考勤考核的效率;学生信息素养较高,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知识技能。

2.科研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学院开展艺术设计、信息工程、现代服务业、徽商文化和现代职业教育“三个平台、两个基地”的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学院科研、社会服务能力,且能实现科研信息的及时公布及交流,但科研协作与交流平台及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与服务平台仍有待建设。

3.管理应用成效全面、细节待改进。(1)借助各种师生使用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媒体的移动端即时通讯应用,快速、低成本地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移动轻应用;智慧迎新管理系统建设越来越规范,自学生入学报到即纳入全面信息,校园卡也能实现图书借阅、就诊拿药、食堂吃饭、校内购物、浴室淋浴等于一体;后勤维修系统完善、及时、可评估。(2)但学院管理和服务各系统之间缺乏应有的联动和交互,如教师的校园卡可以打开教室的多媒体,在其他工作环节如身份识别、图书借阅、智能交通、校内泊车等却无法提供便利,也未同手机进行绑定;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高,内部通讯方式较为传统化。

四、总结与展望

智慧校园作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新阶段,实现应用于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提升信息化及便捷化,才具备真实的意义。新型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要综合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为学校的发展、老师的教学、学生的自我能力培養等提供切实有用的教育信息化服务。

当然,由于内外部条件的限制,很多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创新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向:首先,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再者,应该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技术等相关知识纳入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知识水平;具体实施中,则应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探索管理服务新形态,提升建设的效率及应用水平,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游娟.“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5):223-224.

[2]许华.基于“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J].软件,2016,37(10):17-19.

[3]宋佩茜.基于智慧校园构建的窩校智慧课程界面设计应用研究——以“华理E课堂”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应用现状互联网+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