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象高原

2018-12-12姚中华

文苑·经典美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天葬川藏线亘古

姚中华

高原行

踏上高原,高度是一种诱惑。蓝天刷屏了我的双眼,朵朵白云触手可及。而远处,依然有群山矗立成亘古的疆域,展示着雄浑的身影。

戈壁,有羚羊跑动,拖出一道道苍凉的底色。高寒缺氧的草地,山花依然开得灿烂,抚慰着正午的阳光。

一只鹰,在天葬台上盘旋,如同神秘的图腾。它要用锋利的喙,去完成一个藏民最后的心愿。听不见鹰的叫声,黑色的翅膀一次次煽动,如同对生命轮回的一种隐喻。

迎风舞动的经幡,写满了神秘的经文。有人说,风吹过一次,如同诵读过一遍。耳畔,那被风撕裂的声音,如同佛寺里传来的梵音。

可是,我依然想寻觅最质朴的人间烟火。在手持转经筒的牧民淡定的眼神中,在不畏高寒的牦牛安逸的步态里,品读一份古老的宁静与原始的安逸。

高原之上,阳光无遮无挡,令我炫目,也让我在“高反”的折磨中,滋生丝丝恐慌。从平原到高原,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落差,正刺痛我生命的弱点。

有人说,这是人间最后一片静土。身穿红衣的喇嘛双手合十,彳亍而行。我不知道,他是在为天葬台逝去的灵魂祈祷,还是为脚下这片土地祈福。

川藏线

远,是一种召唤;险,是吹拂在耳边的声音。把命运高举在头顶,且听云雀与松涛在山谷间窃窃私语。爬升、盘旋、绕行,在鹰飞翔的高度俯视生死,昨天的荣辱沉浮,不辞而别。

风被囚禁在山口,日复一日丈量远处雪山的距离;五色经幡与洁白的哈达被撕扯成长条碎片,依然是高原缺氧的一种安慰。前人镌刻的石碑留下一行模糊字迹,标注陌生的高度。我不知道,那是一种祈愿,还是生死未卜的昭示。

翻越,陡崖曾经设下的悬念,留不住马帮的铃声,岁月的风雨早已湮灭了他们孱弱的身影。可我,依然固执地寻觅他们最后的足印。

有朝圣者孤寂前行,如同从岁月深处飘出的影子,重复着五体投地的意念,留下一路虔诚。

川藏线,连接着山水,连接着云天,也连接着生死。一次穿越,便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纳木错

湛蓝,如高原之眼;圣洁,似雪山之心。神秘的面纱在被重重山隘揭开之后,你用一湖纯洁的守候,从亘古直到遥远 。

风,或低吟,或嘶鸣,总想描摹高原之上的山山水水,却忽视了岁月已将它们定格成一帧不变的底色。辽阔、空旷之下,时间停止了脚步,细碎的湖水吟诵着风花雪月。

白云贴近湖面,那是一种点缀,更是一次时光穿越的影像。湖中水鸟游弋在波心,不时用翅膀拍打着静谧安好的时光。

一颗卵石躺在湖边,享受着最温柔的抚摸,光滑、圆润的肌理 ,印刻着圣湖昨日的深情。

远处,雪山遥遥偷窥,不曾融化的冰雪,仍然闪动着寒光。

我错过了湖畔的日出,闻不到湖边朝霞的气息,只看见夜归的牧民扬起长鞭,收割天空中的星星。

高原之湖,我不知道该做怎样的告别。只是,我從此不再喋喋不休,诉说来时路途遥远。

猜你喜欢

天葬川藏线亘古
地球流行“天葬”
经典永恒
追梦皖南川藏线
天葬台
亘古
骑共享单车 穿越四千里川藏线
拍天葬?别说我没提醒你!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西藏天葬源流考——兼论天葬师角色歧视的缘起
川藏线交通事故伤急救中心运作情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