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补白” “读”享快乐

2018-12-12施娟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补白阅读者孔乙己

施娟

我们所接触的阅读文本,不只是跃然纸上的语言文字,还是往来于作品语篇、创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一面“回音壁”。“补白”教学是一种智慧艺术,神韵来自于猜度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及其创作者的“弦外之音”;其最根本价值,就在于让阅读者借助“看似平淡、实则丰富”的文本内容,通过各自的阅读体悟、联想与想象等途径,从中获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别样神韵。那么,如何借助“补白”手段把文本中隐藏的“别样神韵”呼唤出来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就“背景未知、细节缺失、悬念质疑、情感隐晦”等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什么是“补白”呢?顾名思义,就是“填补空白”之意。最初,这是国画创作过程中“计白当黑、无中生有、形神具备”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后被逐步地拓展到了书法、音乐和文学等多种领域之中。自古以来,无论出于主观还是客观等实际需要,许多创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有意无意地留下或多或少的“空白之处”,给后来人形成了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想象空间。这种艺术性想象的过程和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作品“补白”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组织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语文“补白”教学,非常有利于从中攫取“无声胜有、不教而教”的情绪智力效益。

就初中语文阅读来说,如何有效构建“补白”教学的基本策略呢?

一、善于在“背景未知”处开展补白教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强调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它意在集中地表明文学作品创作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如文章所处的社会年代、人文环境、历史事件以及作者的成长历程、特定遭遇等。所有这些,不仅是作品创作的主要来源或无限动力,而且会在文章中或隐或现地流露、反映出来。深刻理解并有效把握这些“背景知识”,对于更好地走入作品内涵、触摸作者情感是很有帮助的。然而,有些文学作品往往会隐藏着“背景未知”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补白”。

以《最后一课》为例。其创作背景是:1870年7月法国向普鲁士宣战,然而在9月的色当一战中法军大败。普军乘势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等部分地区,并大肆地进行烧杀抢掠,由此激发了法国人民的同仇敌忾、自卫还击。本篇小说,就是以沦陷后阿尔萨斯的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文为题材,通过刻画在“最后一课”中师生俩的悲愤形象,来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果缺乏对“背景未知”的补白,就会弱化对文本主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感知。

二、善于在“细节缺失”处开展补白教学

所谓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就是对它的人物形象和有关事件中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性情节作出刻画与描写。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正确、合理而又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映衬所在环境以及彰显事件现象、深化主题情感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然而,有些创作者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漏掉”其中的一些细节,就是以那些“并非全面、并不丰满”的细节描写来激励并唤醒人们“全面、丰满”的思维想象力与情感想象力,以有效地激发阅读者的“再创作”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学作品的吸引力和个性魅力。

以《陌上桑》作品教学为例。这篇作品在刻画女主人公外在形象时,只是从“上衣、裙子”等服饰方面,侧面描写了女主人公的“美”,而没有从“外貌”上具体描述美在何处。这就为后来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間。有的人美在“外貌”,有的人美在“心灵”,有的人美在“精神”,有的人美在“品质”。那么,“罗敷之美”应该属于哪一种呢?经过“补白式”的想象与愿望,多数学生根据“少年、耕者、锄者、使君”等人的“共识”,一致认为罗敷应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美妙女子。

三、善于在“悬念质疑”处开展补白教学

众所周知,凡是入选基础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历经长期淘洗而积淀下来的“精髓语篇或经典之作”。无论它们的题材选取、内容主题还是在表现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都蕴藏着一些不同寻常的特殊成分,往往呈现出“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思维跌宕,或者为阅读者留下那种挥之不去的“悬疑”心理。诸如此类的现象,正是我们在语文阅读中开展“补白”教学的有效抓手。

以《孔乙己》这一小说作品为例。这是一篇连作者鲁迅先生也曾坦言最喜欢的人物故事小说。文中从“外貌形象、个性语言、动作特质、丰富神态”等多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在生活上穷困潦倒、在精神上麻木不仁、在行为上滑稽可笑的“孔乙己”。最后,却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矛盾性话语为结句,从而为读者留下了一个非常纠结、难以判定的永恒悬疑!每每教学至此,学生们都对这一“空白现象”引发较大争议——“孔乙己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无论其生死状况都无关紧要,恰好反映了当时那种“冷漠、麻木”的社会大背景!

四、善于在“情感隐晦”处开展补白教学

众所周知,鉴赏文学作品的角度并非单调而是多元化的,根据作品表象来“发挥个性化想象、领悟思想性情感”则是其中不可或缺且又无可替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正因为如此,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现象”越多,表达方式越含蓄,就越能为阅读者留下“情感怡人”的更为广阔的潜在空间,越发有利于阅读者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充分地发挥想象能力,进而实现并达成与众不同的艺术性鉴赏境界“独特个性感悟”。所谓“一百个读者,就是一百个哈姆雷特”,它所表明的正是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现象。

以杜甫笔下的《春望》的教学为例。首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意象就隐藏在所描写的具体景物之中,同时潜藏着作者的忧忧郁郁情感。接着而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诗句,即景生情、情景交融、意象显现,显现了作者那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思想情感禁不住地喷薄而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诗文中所描写的这些景物特征,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去认真感知并实际体悟作者的内在思想情感。如此而为,既有利于更好地领悟诗意,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作者情感。

综上所述,“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补白”途径和形式是丰富多元的,还有如“标点符号”等。只要我们潜心会意、善于挖掘,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26011)

猜你喜欢

补白阅读者孔乙己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立足文本,让思绪在空白处飞扬
关于增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