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及思考

2018-12-12陈可东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应用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其中,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和实际就业的差异问题,对他们在实际就业中能快速有效的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皖西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实际就业中的比较分析,为更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就业期望;实际就业 ;比较分析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项目编号:WXSQ1008)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而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广大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后,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着力推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总量压力持续扩大,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就业问题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本文主要侧重于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实际就业与就业期望的比较分析,对其中的差异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并基于此针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出积极的建议和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二、 相关概念及研究设计

(一) 相关概念

就业期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实际求职过程中希望获得的工作岗位、工作地区以及薪酬标准等意愿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主管态度倾向,带有某种心理暗示作用。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差别有非常深刻而复杂的个人及社会因素,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个人对职业成就的追求,也同样影响着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成功与否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就业实际是指大学毕业生最终实现就业时所获得的工作岗位、工作地区及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和其他福利等总体情况[1]。

(二) 研究设計

本文以皖西学院毕业生为对象,主要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结合对毕业生及辅导员访谈等方法,根据皖西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实际,通过对大家最为关注的就业起薪、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区域等纬度,对调查对象在就业期望值和实际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契合点和存在的差异之处,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藉此来指导我们平时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三) 调查问卷统计情况

本次共向全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790份,涉及全部14个二级学院的所有本科专业。经统计,共回收问卷725份,其中有效问卷715份,有效回收率占90.51%。

三、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对比分析

(一)就业起薪比较分析

大学生对将来就业起薪的预期,是他们就业期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直观和可量化的一个值。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信息掌握和个人综合定位的综合考量。

图1给出了调查问卷中起薪分布情况的对比。本次调查将大学生就业起薪划分为6个不同区间,除最高组的5000元以上外,各组按1000元为跨度化为不同起薪区间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得出,毕业生就业期望起薪主要集中在2000-4000元两个区间,占总人数的70.80%,1000-2000元占12.37%。相对处于较低区间的1000元以下和较高区间的5000元以上的占比相对较少。

对比学生在实际工作时的起薪分布情况,主要也是集中在2000-4000元(62.15%),其次是4000-5000元(15.81%)和1000-2000元(14.82%),总体上,与学生的期望起薪分布情况非常接近,这与很多调查研究不尽相同。分析这一务实的就业起薪期望情况,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信息的通畅,总体上,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期望已趋于理性,实际就业时会选择“随行就市”,而不会盲目地追求和坚持高薪[2]。另一方面说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具有清醒务实的薪酬定位。但我们进一步分析高区间的起薪情况,又会发现,实际就业起薪分布比例要略高于期望情况。尤其在4000-5000这个区间,通过分析和访谈,我们发现主要集中在理工类的新兴专业,如材料科学类及网络信息类专业等。说明新兴专业的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就业信息还不够了解,对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缺乏应有的自信。

(二) 就业单位性质比较分析

图2 单位性质情况比较

学生在就业单位性质上的就业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图2列出了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的对比。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是同学们期望最多的工作单位,分别占28.37%和25.35%和16.21%,而小微企业却只有3.83%。说明,大部分学生比较倾向于稳定而且福利较高的单位。对于工作稳定性的期望和追求是很多学生在实际选择就业单位的重要考虑因素,毕业生普遍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但实际上,这些单位基本上应聘人数更多,进入门槛更高,竞争形势更加激烈[3]。

毕业生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则为:大中型民营企业占59.27%,小微企业占16.42%,学校及培训机构占15.97%,而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这两项总共约7个百分点,期望所占比例近六成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只占25.35%,这与学生的期望相差较大,说明学生在选择单位性质上具有普遍的高期望值。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由于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岗位竞争较大,数量有限,相反的,民营及小微企业规模逐年增大,岗位数量较多,个人发展机会也较多,现在成为很多毕业生最终的就业渠道,在中小微企业里,同样可以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而我们的很多毕业生却偏执于国企、大型企业、公务员事业编制等,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还抱着传统观念,眼界不够开放。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愿望的实现。

(三) 就业地区比较分析

图3 就业地区情况比较

就业地区也是大学生在求职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选择时会结合家庭情况、个人发展前景、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倾向于到某个地区就业。图3列出了毕业生就业地区情况的对比。数据显示,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上面,期望排在前两位的是安徽省(47.22%)、江浙沪(39.11%),超过总人数的八成,其他地区相对较少。而实际就业中,则是在安徽省内的人数最多,占65.79%,江浙沪为25.71%,其余地区分布与期望值较接近。从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安徽省内和江浙沪这两处在学生期望和实际就业地区中呈现交叉分布态势。江浙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工业企业密集,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这里薪酬水平普遍较安徽省内高些,个人的发展机会也相应多些,加之,江浙沪距离安徽比较近,交通发达便利。因此,学生在期望的就业地区选择上,近四成的同学都将目光投到了这一地区。

事实上,在实际就业中只有25.71%的同学最终进入了江浙沪,另外,珠三角及京津地区人数比例总共就6个多百分点。而超过65%的同学最终选择留在了本省内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刚开始仅抱着对发达地区的美好期望而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江浙沪地区,但最终因就业市场信息的匮乏,就业观念的狭隘,生活环境的不适应等还是回到了本省工作。

四、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方面有务实的一面,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而应针对其出现问题的不同原因,为我们在进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启示和思考。

(一)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职业目标,合理确定就业期望水平

当下大学生在求职中遭遇困难,并不是主要因为工作机会减少,求职人数多等原因,而是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期望模糊造成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开展系统的、个性化的就业创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4],创新就业创业指导方法和模式,引导大学生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趋势。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水平。

(二)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正確的就业观念

目前,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是因为结构性的矛盾所造成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因为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同学还沉浸在旧有的价值观念,片面求稳、求大城市、求大公司、求“铁饭碗”,致使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面对就业选择。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和引导他们到艰苦地区和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意识,教育学生到基层及中小微企业同样可以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立足本省,服务家乡经济建设,同样可以取得人生的成功[5]。

(三)加大市场导向力度,及时发布社会需求预报,为毕业生提供翔实的就业信息

调查得出,很多同学因为对市场需求信息,尤其是专业、行业就业信息的缺乏,对社会真实需求的不了解,才造成了就业期望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就业指导应在这方面加大市场导向力度,及时收集和分析市场需求信息,要不断探索构建一套高效便捷的大学生人才需求监测预报体系,为毕业生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和社会实际的契合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蔡银银.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关联性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涂建明,涂晓明.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现的关联再透[J].文教资料.2014(27)

[3]田菁.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企业导报,2012(5)

[4]张嘉赢.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现状与对策—以沈阳市三所高校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5]罗文红.菏泽学院2015届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报告与分析[J].智富时代,2014(11)

作者简介:陈可东(1978-),男,安徽六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