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12-12李海霞
摘要:本文以陕西农村电子商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分析探讨其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為陕西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对于农村创收农民致富有现实意义。
关键字:农村电商;电子商务模式;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7JK0165)
引言
农业农村信息化背景下,电子商务本身所具的特点和优势使其在农业及农村中的发展势不可挡。陕西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积极开展农村电商,能有效增强供需信息沟通、促进产销对接、形成品牌优势,为带动全省农业增效、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有积极作用。
一、 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概述
1.陕西农特产品情况
陕西省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是全球最大绿色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和优质猕猴桃集中种植区。陕西的苹果、红枣、酥梨及猕猴桃被誉为水果“四大宝”。此外,陕西茶叶、陕北杂粮、陕南核桃干果全国闻名,丰富的农产品使陕西拥有全国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同时为陕西农村电商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陕西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2014年,陕西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省电子商务发展目标,并从资金、土地、市场准入、人才、金融、配套服务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陕西省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在电子商务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到服务业各个领域,并快速向农业生产、工业制造领域渗透。目前,陕西全省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126 个,覆盖 86 个县(其中 46 个为贫困县)。全省网民超过 1900 万人,网上卖家逾 18 万户,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显著提升。
在快速增长的背后,目前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着观念转变较慢,认识不到位、农民上网比例低、农业网站分布不均匀,利用程度低、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困难和问题。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十分必要的。
3.农村电商典型模式
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依托政策整合资源,积极引导不断探索,总结出自己的发展特点和模式。陕西的主要模式有:武功模式、照金模式、山阳模式、电商平台下乡模式等。通过典范引领,经验推广,积极调动农村地区开展电商的积极性。
二、 陕西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1. 电商理念相对薄弱
农村广大农民甚至农村工作人员对电子商务缺乏了解,农村空心化导致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均衡,使得农村电商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不高,是电商推广的一大障碍。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匮乏,尚未充分认识到应用新技术,突破传统模式,采用网络途径有效抢占零售市场先机的优势和重要性。
2. 物流支撑体系欠缺
目前陕西物流配送网络欠发达,分散分布且缺乏经济效益,大多乡镇以下村庄没有快递公司配送点,物流配送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再者,农产品单位产品重量大,物流配送成本高,大多农品因保鲜、防破损要求,包装费用大。物流运输服务费偏高,导致农村电商单店成本剧增,利润率低,以致存活率低。
3. 人才与技术支撑短缺
开展农村电子商务需要一批能扎根农村的具备熟练电商技术的人才,但目前陕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大多农民对电商知识一知半解,缺乏网络营销和网店运营技能;各区县从事电子商务运作的人员工资水平低,导致农村电商很难留住电商人才,人才流动频繁。
4. 产品策略缺乏策划
陕西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但缺乏统一的产品策划。区域产品品牌数量少,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产品包装策划欠缺,不能通过包装强化产品和品牌形象;同时标准体系不健全,没有制定标准,也不便于形成规模效应,在网络上打造陕西自己的农特产品品牌。
三、 陕西电商模式发展途径
基于以上诸多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途经探索发展陕西农村电商新模式。
1、 加强引导农民参与
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政策趋势,加强电子商务应用和技术培训,普及电商知识提高农民认知,提升其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宣传报道、奖励措施等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电商进村,实现"工业品下乡",农民可以买放心便宜便捷购物,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进城",帮助农民卖定西,增加农民收入。
2、 有效整合服务资源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实现该前提条件需要职能部门统一协调、统筹规划。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在陕西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基础上完善乡镇级、村级的电商服务中心,集中资金、技术、设施、人才等资源合力,降低农村电商经营成本。通过电商服务中心,近距离的引导和扶持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
3、 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陕西农村要以"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项目为契机,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冷链物流,组建县、镇、村三位一体物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快递物流资源,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农品交易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支撑。
4、 落实人才保障机制
联合政府、高校、电子商务企业,共建人才培训和实习基地,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完善吸引人才政策等形式,为农村引进紧缺急需的电商人才。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返乡创业,使人才向农村流动。
5、 挖掘和发展区域特色
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简单模仿无法形成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创新电子商务模式,开展特色生态产品、进行产品深加工,促进产业链延伸,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和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借助平台提供流量推广产品,打造品牌,比如:淘宝特色馆。探索“农户+电商企业”“农户+电商服务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的等营销模式,借助专业化渠道,拓宽电子商务资源。
参考文献:
凌红.网络经济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姚庆荣.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12)
王红梅.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与挑战[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作者简介:李海霞(1983- ) ,女,硕士,讲师,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