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018-12-12李杨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证明,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有效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因此面临新的困境。研究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困境,探讨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困境
1、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存在生产力偏低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甚至必须依赖国家“输血”才能生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更为突出。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很高的比重,只有进行国企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才能更好的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应变能力;国有企业只有实施改制,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才能真正解决政企不分和行政干预问题。
2、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197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拉开序幕,国有企业改革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5月到1984年中期,国家改革的重点是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10月到1986年,是以承包为主要方式的两权分离经营方式阶段;第三阶段从1987年到1993年,是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阶段;第四阶段是从1993年11月到2002年,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2003 年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国企改革进入到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2003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的机构与制度逐步完善,我国进入以国资委为主推动并监管国企改革的新阶段。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改制推动了国有资本的重组,国有经济的控制了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逐步完善了企业制度,产生一些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国有大中型股份制企业,促进了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融合。
国有企业改革经验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有效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改革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2015 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国有企业顶层设计完成,相关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
3、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困境
3.1历史改革导致的问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进行的“抓大放小”改革,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一改革对之后的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放小”方面,国有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由于不规范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一些下岗职工也未得到妥善安置;第二,“抓大”改革带来的问题。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以来,历次国有企业改革均强调国家必须通过大型国有企业来控制一些重要行业。例如一些能源材料行业,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在2001年至2007年间,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率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利润率上升,并不是因为国有的经营效率有效提高。而是因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处于下游的民营企业凭借我国廉价的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土地),在全球化的机遇中积极出口商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电力、通信、金融等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国有企业利润率的增长。
“抓大放小”的改革让处于上游的国有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2015年以来,央企之间的横向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了央企的资本规模,强化了上游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这并不符合强调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则。因为上游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其低效率会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
3.2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风险
为了推动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地方政府成立了融资平台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不强,借贷资金规模超过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最终的风险将由地方政府承担。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所有或控股的公司,其法人身份比较模糊。表现为大部分融资平台公司在设立时,忽视了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如融资平台公司忽视《公司法》关于资本金的要求,平台公司使用一笔周转金抵用为注册资本或资本金,或者将当地政府的行政设施或者本地区的公共设施作为资本金注入平台公司。现实中,大多融资平台公司缺乏实体的固定资产,通常以政府划拨的土地、股权作为资产。融资平台公司在进行融资时,主要由地方政府做担保,致使地方融资平台在成立之初就给地方政府带来或有负债。
同时,地方融资平台往往存在着资本金来源不实,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弱的情况。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基本金一般由股东出资,但出资形式繁多且不规范,少数地方融资平台存在注册资本不实等问题。例如,一些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与银行、信托等机构合作,推出“银信政”信托理财产品,认购投资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股权,所获得的资金主要作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项目资本金。在信托理财产品发行结束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再向银行融资赎买理财产品;也有些地方融资平台将自身的流动资金作为以搭桥贷款的形式来冒充自身的资本构成。
融资平台自身结构和运作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治理不规范,经营体制仍然采用较为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融资平台公司的正常发展。对融资平台的基本权利、义务和利益进行明确说明。地方政府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实际所有人,在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并未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使用进行明确说明,没有制定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考核体系,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缺乏监督。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鼓励融资平台公司扩大融资数额,而忽视了对风险的管理。部分融资平台公司借贷规模超过了自身还款能力,甚至作为融资平台公司的实际所有人-地方政府也无力偿还。地方融资平台企业融资规模过大,给一些财力偏弱的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还款压力,这显然不利于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4.1推动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行业
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经营效率。对于这些领域内的国企,应当明确撤出国有资本的路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由控股地位逐渐转化为参股地位。这種改革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为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行业,有利于恢复这些行业的活力,搞活市场经济,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4.2规范地方融资平台
为了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的改革。地方政府应当引导这一类型的国有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应该明确融资平台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关系,改变目前融资平台“政企不分”的格局,消除政府对融资平台的行政干预,确定平台本身的经营性质,强化企业信用,将其打造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独立承担责任,做到借还用一体化,避免财政风险。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向融资平台注入土地出让收益、城市资源授权开发和利用、国有资产划拨等多项措施,充实融资平台资本金。
最后,促进融资平台公司实现市场化改革,必须理清各融资平台股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渐引进民间资本等,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股权结构,降低政府在融资平台公司中的控股比例,有利于减少资金挪用和暗箱操作等现象。
4.3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国企发展PPP模式
结合地方融资平台国企的发展现状,债务风险过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国企通过引入PPP模式,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地方融资平台国企引入PPP模式,必须具备对项目准确评估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PPP模式。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PPP模式的作用,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
参考文献:
[1]赵世萍.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8(2):10-11.
[2]周敏慧,陶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困境与出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87-88.
[3]姚文宽.混合所有制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探讨[J].商企管理,2018(3):102-103.
[4]杨志坚.如何适应和引领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阶段[J].广东经济,2018(1):30-31.
作者简介:
李杨(1988—),男,汉族,北京人,硕士在读,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