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一流”建设下的陕西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反思与完善
2018-12-12张云玲
摘要:“双一流”即“一流大学”和“一流专业”。该项目建设可以充分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民办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在国家的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民办教育必定会应来新的发展。要想抓住发展的机遇,就必须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和更新,重点关注内部的治理结构,要知道,内部的管理体系才是一个高校发展的核心之处。在新时代的发展态势下,民办高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甚至世界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期望能够给相关管理者提供一些科学且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 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反思
课题研究: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双一流背景下陕西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GH17H435
一、关于陕西民办高校的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政府颁布的“双一流”高校的建设的具体方案,陕西省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就此出台了相关高校深化改革的方案。给众多高校的未来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重质量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全国一流水平建设为当前发展的目标。现在民办高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所以政府部门对此也非常关注,希望民办大学能够抓住新时达的发展机遇,努力完善自身,加强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与其他高校齐头并进,以世界一流水准为奋斗目标[1]。当然想要在未来中取得质的飞跃,自身必须拥有过硬的实力,由于民办高校自身与国家普通高校存在着一些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制定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科学的战略。在这里,有一点必须注意,民办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与其他高校不同,所以在这方面应不断完善和改革,让其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一)民办高校关于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点
民办高校在内部有其完善的决策机构,其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为学校的发展谋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决策层面,会更加严谨和科学。学校的董事会和党委会考虑当前发展的新态势去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2]。由于自身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决策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制衡中是决策更加合理,从这里可以得知,民办高校在内部治理上,不仅不会阻碍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会使学校在今后的竞争获得更多的优势。
二、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高校的发展历程中,民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有许多主客观因素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从自身来看,很多民办高校在内部的体制方面不够完善,甚至会出现权责混乱的现象,这是一个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主观因素之一。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着众多不足的地方,很多时候,民办高校不能高效率的接受新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内部管理层的意见多元化,而且未来的发展理念会对传统的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所以民办学校要聘请办学经验丰厚的管理人士,以此來改善当前的现状[3]。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由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组成学校运行的管理机构,以此来保证学校的良好发展。
三、我国民办高校在内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现状
(一)内部管理结构形式单一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很多民办高校的运行模式大多数式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且就董事会的组成人员而言成员比较呈现单一形式,其成员主要来自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这就导致了很多教职工的意见不能够充分反映。甚至一些高校的董事会制度如同摆设,其民办学校的董事长往往因为在建校方面出资额度较多,拥有决定的决策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由职工或知名专家加入了董事会,也不会影响到既定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对于学校今后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董事会内部组织形式单一的情况,必须加紧改革的步伐,只有在内部治理上做到科学和合理,那么才能根治民办教学落后的发展状态。
(二)校长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对高校校长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校长的任职上,有很多相关资格的规定要求,众多限制因素的影响下,学校不能及时吸纳具有办学经验丰厚的,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才[4]。也正是因为校长任职资格的多项规定,致使关于民办高校的校长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多缺陷。在今后治学上,大多数情况是通过相关合约规定的,从此处可以得知,激励机制已经在校长制下严重失效。为此,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校长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三)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的高校教育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监督体制却明显落后于发展的现状,在很多方面,监督机制没有落实到位。可谓是监督体制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的态势。其中在产权、优惠政策、办学条件、权益等方面存在很多管理漏洞。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致使管理体制不能够有效执行。特别是监督体制不能够全面贯彻,具有监督权的职工代表也因此形同虚设。管理阶层的单一,致使广大师生不能同正常的监督渠道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得不说,这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在决策上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正是因为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才会使得政策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某些高校在发展战略上做出了错误的规定,进而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研究和分析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力更生,但是在教学水平和质量上却有很多劣势,传统的内部治理方式已经渐渐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原来的教学方式不仅严重阻碍了新时代下教学的大政方针的制定,而且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管理理念。所以在今后的发展战略上,必须正视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更新治学和教学管理理念,只有内部治理体系得到改革和完善,才能顺应时代主流,抓住发展的机遇,从而加快一流高校的建设进程。最后使民办教学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进而成为人民信任和满意的高校
(一)建立健全董事会准入机制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的董事会基本上是由学校出资者或者法定代表人、校长、职工代表政府代表、社区代表或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等组成。(1)大多数校长凭借着专业的管理技术和丰厚的办学经验进入董事会,这样校长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董事会在决策方面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上提供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建议。(2)政府代表不仅会监督学校对于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情况,而且还能协调校方和社会、校方和政府等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使得各利益集体能够在既得利益之下得到新的发展(3)社会人士代表会根据社会的基本要求为董事会的决策贡献良言[5]。(4)社区代表或家长代表主要代表的是学生的集体利益,所以在学校招生方面会给予提供合理的意见。从而改善学校生源的工作。
(二)改革和完善职业校长的相关治理体制
关于民办高校校长准入的相关体制,我国已经给出了相关的批示,但是在体制上不够完善,需要不断的修正。尽量考虑校长的从业背景、工作履历、个人业绩、社会品行等方面。另外在民办高校校长的任职和薪酬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基于以上条件,方可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校长的激励体制。校长信誉机制也是不能忽视的地方。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依法办学和健全校长内部体制。
(三)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根据我国民办高校的相关法律方法,加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力度,也就是监事会的管理体系建设。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一定要选择专业的人才,与董事会相关的负责人不宜参加专业管理。另外监事会不仅要及时听取职工意见,而且需要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开会(每年召开会议的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从而完善工作状态。对重大问题监督检查上,要将决策机构的决策落实到位。政府的监督在民办高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政府监督应以高校的财务和教学评估为重点,要对高校的信息公开制度进行监督,要求公開财务收支情况、招生的相关章程和教学教育评估水平。只有改革和完善有效的内外监督体系,才能保障高校的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其高校内部的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学校要想实现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理念,必须大力关注高等教育的在新时代发展态势。尤其在民办教育上,要做到高层次、高水平,争取建立一流名校。为此,民办高校应该在内部治理方面加大重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办高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Z].
[3]李冬梅,王义宁,黎红艳.民办高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4-36.
[4]赵亮.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反思与完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4):101-102
[5]基于“双一流”建设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探析[J].教育观察,2017(15):38-40
张云玲,1980.7生,女,江苏徐州人,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