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铿锵 走进新时代
2018-12-11
举世瞩目的2018年“两会时间”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工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围绕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改革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建言献策。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决胜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任务越艰巨,目标越远大,越需要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共同谱写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篇章。
——新使命自主创新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最重要的体现。回顾过去5年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创新驱动是最大亮点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打造创新这个新引擎。
履行强军首责、聚焦强军主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飞机发动机产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东安党委书记贾大风对此深有感触。贾大风说,当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既处在强基础补短板的关键期,也处在占先手抢先机的战略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途径,大力实施“互联网+发动机”,加快建设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体系,增强自主设计能力和军民融合的产业协同能力,以代表性产品的研发走完自主研制全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董事长董强表示,现在中国海军的装备已经非常领先。但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装备,不知道是否管用。所以我们面临的要求是,武器装备不仅要好用,还要管用。
以发展新理念引领自主创新
重型火箭是我国未来进行大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等重大科技工程所必需的运载装备,是我国完成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介绍,推举重型运载火箭的三型新液体火箭发动机分别为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和25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分别用作重型火箭的一级、二级和三级。三型发动机在推力、比冲、推重比等方面均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目前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工作,已经完成多轮核心组件和部件级联合热试验。其中,500吨级发动机2018年可完成工程样机的整机生产和装配。在开展重型火箭动力关键技术攻关的同时,航天六院正在会同相关单位积极推动项目立项,力争在立项后8年内交付飞行产品。
目前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卫星的载荷也有很大进步。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说,当北斗三号完成组网,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将真正站在诸多新技术、新领域的制高点,为不断奋进的新时代增光添彩。北斗卫星系统全球搜救功能、全球短报文功能,有星间链路,还有其他的空间、环境的监测,可能还有自主导航,就是卫星自己测轨道测卫星钟差等。这是北斗的新功能,不一定最优,但一定是最新。
中国由大变强需要高科技的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核动力的火箭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举例说,现代常规火箭是用液体燃料,未来核动力有可能取代传统燃料。中国建设航天强国需要核动力的支撑,所以要加快空间核动力的研发。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黎明加工中心操作工栗生锐,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印象非常深刻。栗生锐说,“我的未来打算正符合这项政策,更加坚定了我探索“工匠+”模式的信心和决心。报告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议中更是科学布局,精准施策,特别提到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要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为技能人才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吴希明呼吁,建立直升机行业和相关行业发展的协调沟通机制,全面正确把握我国不同时期对直升机的需求,让直升机为国家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表示,在论证过程中与通航机构、救援机构等用户进行沟通,发现用户需求都着眼在当下,缺乏长远规划。“直升机的研制需要10年左右,投入使用后将持续工作30年到40年。如果只盯着现在的需求,等研制出来了很可能需求又发生变化,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新担当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抓实干,紧抓快干,不断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两会代表委员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行深入讨论,对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讲话,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非常振奋,表示陕西作为军工和科技大省,在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责无旁贷。应该抓牢用好战略机遇,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努力争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领头羊。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许州表示,四川现在正在布局一批涉及航空航天、互联网+等领域的项目。军民融合的发展对调结构、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有着很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今年四川将在突破体制机制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正在研究当中。要把军民融合产业以及相关的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协同攻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四川的特色向前推动。
重庆代表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两个全团建议,其中《关于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议》提出,建议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把重庆“1+6”军民融合创新示范空间体系列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支持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军民融合产业布局重庆,允许示范区开展军民融合先行先试探索、发展军贸走出去试点等政策。
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研究员郭红霞对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的“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感受颇深。她表示,航空、航天、兵器等六大军工行业在陕西均有分布,且从事军品科研生产配套的民口单位较多,形成了厂、所、院(校)配套的国防科研、教学、生产、试验体系。建议国家加大对陕西军民融合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陕布局建设“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大幅提升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民参军”企业,形成新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助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军民融合应做到‘技术同源’与‘资源共享’,不抛开军工做民品,也不背离民品做军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马玉璞认为,让军工技术实现“军民共用”,从而提高科研效率、降低科研成本、提高军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军民融合的技术转化也是同理,借由军工技术开发民品,要契合市场需求、具备广泛应用的前景,这样才能实现军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关键性改革突破
沈泉代表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兼研发中心主任,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实现关键性改革突破,加快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装备采购制度、军品价格和税收等关键性改革,让他印象深刻。他认为,这次会议为我国今后军民融合产业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一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文认为,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期,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作为军民融合的天然载体,国有军工企业必须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作为国有特大型军民结合企业,我们要以改革精神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军民融合体系中,在富国强军中展现责任担当。
金融作为实现军民融合关键要素之一,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重要的助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建议,应对军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统一征税,简化民口配套和军工单位军品免税流程,从国家层面对各层级、各领域财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设计和优化整合,实现向系统化、可持续、均衡型的制度整合型加速过渡,努力形成以国家财税政策制度为基础,以行业性、区域性政策措施为主线,紧密结合资源禀赋和战略需求,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监管政策协同发力、呼应嵌入,撬动社会多元资本共同参与的军民融合财税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政策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协同性、稳定性。
——新作为时代呼唤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新模式
特约记者 邱晨辉
在今年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所属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科技委主任胡胜云是一张老面孔,他带来的建议乍听上去并不新鲜——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这延续了他上一届履职时的想法,他决定用未来5年即一个任期的时间不断发声、呼吁,给这个“老建议”再加把火,争取早日落地。
来自SpaceX的启示:“单一靠国家投入发展航天”的模式需改变
胡胜云最早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来建议发展商业航天,还是2015年。那年,埃隆·马斯克所带领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带给外界的还是一次接一次的“失败”消息,甚至不断有人站出来说马斯克“疯了”“在挑战不可能”。然而3年过去,不管是火箭的陆地回收、海上回收,还是重型猎鹰火箭的组装发射,都获得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商业航天的舆论环境变化之快,令很多人没有想到——航天人总需要拿出点什么,向人们证明这条路可以走得通。相应地,航天人面对太空的价值,在开发利用的脚步上,走得比以往都要快一些——
一方面,围绕运载工具,航天人除了利用火箭来发射卫星,还正在考虑通过亚轨道飞机开发商务旅行、太空旅行等。另一方面,围绕人造卫星,随着微纳卫星尤其是立方星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再加之星上部件的货架化、廉价化,卫星行业的“门槛”不断降低,发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去年印度天女散花般的一箭104星发射,这其中就包含有某公司的88颗鸽群遥感卫星。当时就有评论称未来商业发射中一箭多星将渐成常态。
正如胡胜云所说,时至今日,不同的国家、学校、科研院所甚至是个人,都想要在大气层外有一颗自己的卫星。似乎,谁能廉价、快速、可靠地将更多载荷投送入轨,谁就能占得先机。
SpaceX显然是领跑者。胡胜云说,以SpaceX为代表的新兴企业的快速崛起,颠覆了航天产业的传统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将商业航天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开创了互联网时代商业航天发展的新篇章。随着航天产业的发展,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商业航天作为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渐成发展大趋势。
事实上在美国,商业航天发展使航天成本降低、性价比提高已有了确实的数据佐证。以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为例,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报告,同样一枚猎鹰9号火箭,由NASA研发至少要13亿美元,而SpaceX仅花费了不到4亿美元,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
相比之下,现阶段我国的发射运行大多依赖国家计划,商业卫星及其应用所占比例较少。胡胜云说,这与美国商业卫星占在轨卫星一半以上的比例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说,中国是时候借助市场的力量开展商业航天应用了。
能否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纳入国家采购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副所长董胜波今年提出的建议也和商业航天有关。他说,埃隆·马斯克SpaceX的成功,不仅在于他整合了资本、人才和技术,还在于他充分利用了美国相应的政策和环境。而回过头来看,有一个疑问摆在我国面前,那就是我们发展商业航天的模式又是什么?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商业航天,不仅需要设计研发、制造总装、运营服务等组合支撑的产业链,更需要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商业链条。单从航天发射场一项而言,如何建造满足商业化需求的发射场,就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即使有了商用发射场,如何运营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监管,也是未来面对的难题。
胡胜云就此提出建议,国家应为商业航天发射提供专用发射场等设施支持,并建立明确的价格体系。商业航天发射对发射时效性要求高,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有利于商业航天发射计划的执行和履约。胡胜云还提到,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目前我国商业航天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国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在税收、保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和支持,扶持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尽快做强做大。
其实回顾SpaceX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这家公司曾不断受益于美国官方的支持。这种支持并不止于政策层面,还有具体的项目订单。公开信息显示,猎鹰9号火箭已获得了未来5年全球38个发射合同,其中有14个合同来自政府。2015年5月,这家公司还获得了执行美国军用航天发射任务的资格。
胡胜云也因此建议,将国内商业航天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并出台优惠政策。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航天领域的国家项目,更多的还是计划经济式的自建自用,而新兴的用户,则希望通过采购服务、招投标的方式来“拿”到订单,这就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更为大胆的改革。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不做,别人就抢走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院长张忠阳谈及商业航天和SpaceX,并不讳言自己是国家队的身份,说就是要向先进的公司和理念学习。SpaceX的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都促成了它的成功,同时商业化的运作也大大提高了它们的效率,这些都值得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学习。
前不久,这家公司还成功发射两颗低轨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试验卫星的消息引发关注,这两颗卫星只是打个前站,计划建设的最终星座规模将达到1万多颗。与之相应,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研发的虹云工程,预计将发射卫星156颗,虽然在卫星数量上偏少,但两者瞄准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实现的功能也大同小异。张忠阳说,时不我待,虹云工程将努力抢占低轨宽带移动通信这个商业航天领域的制高点,在低轨宽带通信领域为世界贡献中国航天方案和中国航天智慧。
尽管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但也并非白纸一张。除了张忠阳提及的虹云工程,仅以航天科工为例,还要构建飞云、快云、行云、腾云工程等商业航天项目——以飞云工程为依托,将构建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中局域网;以快云工程为依托,将构建基于浮空器平台的临近空间局域网;以行云工程为依托,将构建星载窄带全球移动物联网;以腾云工程为依托,将形成空天往返飞行能力,等等。
2015年,我国商业航天在中国正式破冰起航,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当时就提到,当前全球航天技术的主流发展,已走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必然要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不到一年时间,国家批复文件《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落地,武汉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根据这一方案,预计到2020年,这一基地将打造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以及年产40颗100公斤以上、100颗100公斤以下商用卫星的制造能力。高红卫谈及这一方案时说,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进入到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大闸开启,商业航天发展的历史洪流正奔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