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科学项目管理中的风险问题探究及其预防策略

2018-12-10白慧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30期

白慧君

摘 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医学道德伦理风险日益凸显,阻碍了科技创新发展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文章针对医学科学项目中存在的科研诚信缺失、绩效管理不完善、评审制度不健全、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等多项容易产生道德风险的要素,分析当下医学科技发展进程中造成科技监管漏洞、科研氛围不够积极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路径和方法,为规范医学科学项目管理,强化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思路借鉴和模式参考。

关键词:医学科学道德风险;科研项目管理;社会诚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30-0189-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al hazard of medical scienc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h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integrity system. The paper aims at the lack of integr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mperfec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m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irregular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and other factors which are prone to produce moral hazard in medical science projec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the loopholes in the supervi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nsufficient atmospher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science projects, thus providing ideas and models to strengthen the enthusiasm and ability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Keywords: moral hazard of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social credit system

醫学科学项目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其覆盖范围广、关联要素多、实施过程复杂。由于现今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不全、科研人员的思想素质差异,以及科技管理人员管理监控实效性不足等问题,致使部分科研人员道德风险规避防范相对困难。但是,尽管科研不端行为的主体是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在科学项目中的一些不当行为客观上也助长了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因此,新形势下,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如何更充分、更加积极主动提高道德意识,对推动医疗体系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诚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医学科学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道德风险问题归类

道德风险也称道德危机,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7]。系统梳理分析医学科技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直接或间接构成道德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科学态度不端

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包括:科研人员抄袭剽窃他人论文,盗用他人成果;有意篡改、编造实验数据;论文造假、文章署名不按实际贡献率排序或研究成果分解发表等等[1][3]。这些现象,在学术理论研究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医学科学项目领域问题更为凸显[10]。

目前的科技管理人员,整体上讲业务能力不高,不能借助学科专业知识逐项认真核实,并大多采取流于形式的懒政管理[12]。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医学科学道德风险,更滋生科研腐败[11]。

1.2 科研动机不纯

在项目申请过程中,部分科研人员为了创造晋升条件、积累政治资本,或仅为了扩大个人的名利影响[2],申报材料中对项目创新点、预期成果描述过分夸大,对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不实等[7]。

另外,有些科技管理人员监管不严,使部分需求不大、科学性不强的项目参与竞争甚至予以立项,还有的课题重复立项,极大地浪费了国家科技资源[9]。诸如此类的科研不端行为,是直接构成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

1.3 科技评价不实

科学项目中的评价人员,即项目评审专家,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些科技管理人员不能坚持专家“规避制度”,也未能严格落实相应保密制度,使得评审专家和项目申请人之间因某种特殊关系而不能给予项目客观公正的评价[10]。

还有些单位邀请的评审专家存在权威风险,容易导致部分学术水平低下、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项目有机会被立项[8]。道德风险问题发生的几率也因此大幅度增加。

1.4 经费管理不当

部分科研人员一旦取得项目经费,想尽办法化公为私用于个人消费[4]。还有的科研人员有意截留、套取、挪用专项经费,比如在年度审计前集中批量购买实验耗材、试剂以及各种设备,甚至购置了非常昂贵但又没有实际用途的大型仪器,直接导致大量仪器试剂闲置浪费[5]。

同时,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仅仅进行财务数据形式审查[1],或通过巧立名目方式给予经费通融报销,使财务数据造假现象频发。另外部分科学项目管理人员贪图项目管理费,有意配合掩盖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这些行为都会直接演变成道德风险问题[8]。

2 医学科学项目中产生道德风险问题的原因探析

深入分析影响医学科学项目管理、科研人员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研诚信主体定义解读不明晰

鉴于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有些行为属于灰色地带,有时难以区分行为主体的规范性、严谨性[10]。以“剽窃”为例[7],由于其中大多缺乏定量标准,不仅相关具体案例的举报者和被举报者都有可能持有不同看法,调查人员也很可能在判断发表文章中的重复性文本时产生分歧,衍生出一系列“不当引用”“过度引用”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很难对“剽窃”进行严谨定义[6]。加之科学项目科技管理人员常因忙于日常事务管理,忽略对科技人员知识产权和职业道德的培训[4],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科技人员科研不端事件的频发,在根源上出现了模糊地带。

2.2 科研绩效奖惩制度不完善

科研绩效奖惩制度在对于科技管理工作和科研人员的行为约束方面,起到引领、支撑、检验和评估等作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将项目级别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一旦项目立项便可作为职称评审中的重要支撑条件[5],至于项目后期是否出现延期问题或者验收时的项目评价等级高低并未列入参照条件[7]。与此同时,即使工作量庞大,人们也常将科技管理工作看作简单且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相应的工资待遇、绩效奖金也无法与科研人员相提并论[3]。这种现况导致科技管理人员职业自信不足,责任意识淡漠,工作积极性不高[11]。奖惩制度的不完善,直接或间接地助推了医学科学项目道德风险的形成。

2.3 科研评审制度不健全

部分科研人员的不端行为体现在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公关上,采取“谋人不谋事”“跑部钱进”等非公开的方式获得项目的立项成功[10]。加上有的科技管理人员对此姑息迁就,甚至还有一些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共同想办法获取评审项目的相关信息,然后利用钱财等非正常手段,收买或牵制评审专家[4][8]。更有甚者利用手中职权,泄露评审专家名单及其他相关保密信息。运用行政手段对参与项目评审的专家施压或直接选择对期望结果有利的专家[2]。正是由于这种人为操控性大、随意性强的评审制度,愈加助长了医学科学项目道德风险产生的不良风气。

2.4 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

由于科学项目课题数量繁多、类别各异,科技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无法实时有效细致地监督经费支出和使用行为,只能通过科研人员提供的支付凭证进行形式审查[8]。有的单位或个人借某些需要与其他单位合作的重大课题,通过提供虚假合作协议或者合同的方式套取项目经费[11]。还有一些课题负责人通过购买票据的方式进行经费套现。甚至部分研究人员借经费预算中的设备购置费用,通过购买高价产品收取回扣的方式来套取项目资金等等[10]。随着国家科技资源的不断投入以及经费数额的急剧攀升,经费管理的工作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不仅影响科研产品质量,还会滋生违法犯罪,成为构成科学项目工作道德风险产生的主导要素。

3 医学科学项目道德风险问题的预防策略

针对医学科学项目中容易出现的道德风险问题,可按照其产生的原因,从强化人员思想引导、科学研究过程监督和管理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聚焦靶标,有的放矢,努力强化形成预防道德风险问题滋生的立体防控体系。

3.1 深化教育引导,构建科研诚信体系

科技管理人员要率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坚定理论和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严谨性,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抓管理、保质量,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12],积极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恪守科研道德准则,使科研诚信逐步内化为科研人员的思维定式和行为自觉,从而使他们能够潜心科研、专心学术[9]。

3.2 完善奖惩制度,健全科技评价体系

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奖”和“惩”能够对项目进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5]。对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的科研团队,应加大对整个团队的奖励力度[4]。当然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向惩罚,都应当做到物质性和精神性并重[2]。通過借鉴成功经验,多措并举、多方协同,能够成功降低道德风险问题发生概率。

3.3 规范立项评审,防范科研腐败滋生

建议建立全国通用的专家信息库,扩大专家遴选范围,完善专家监督制度,避免人情关系干预,确保评审的客观公平[1][7]。同时将所有专家的参评项目数、被投诉次率、评审结果命中率等能够反映专家信誉的考核指标纳入信息库,加强对专家的约束监管机制[8]。努力通过实行有形监控,将学术规范纳入立法轨道,从而严格控制和扼杀产生道德风险的苗头隐患,有效防治科研腐败现象[6]。

3.4 推进前沿管控,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对医学科学项目的分段评估[6],建

议通过科研体制内部、大众媒体、公众监督等多渠道对科研各个环节过程进行监控[4]。还可以积极引入流动第三方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非涉密项目经费支出明细并定期向公众晒单,而涉密项目则定期向第三方监管部门晒单[10]。

总之,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手段,强化科学项目的前期和过程管理,大力消除和杜绝滋生道德风险的主客观条件,保证落实科学项目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莹.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06):253-254.

[2]解本远.大数据时代的科研不端治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田旭,陈永学.高校科研经费违规使用的制度预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144-149.

[4]张莹,等.高校科学项目延期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6(32):256-257.

[5]李舸.国家科研经费项目风险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16(11):85-89.

[6]孙平,任毅.科研诚信建设制度措施的可操作性问题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01):262-266.

[7]董阳.科研经费腐败社会网络:属性、类型与结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07):07-13.

[8]周莉,等.科研信用标准化建设与体系框架研究[J].标准科学,2017(03):11-14.

[9]淮孟姣,潘云涛,袁军鹏.美国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为例[J].全球科技经济 望,2016(12):08-13.

[10]王新娅,等.某传染病科研院所医学实验记录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化举措探讨[J].中国医刊,2017(03):104-107.

[11]苏剑一.重塑科研诚信方能重振学术尊严[J].中国卫生人才,2017(08):8-9.

[12]王婷婷.科研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6):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