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教学模式在金融学课程中的实施探索
2018-12-10肖云刘飞雨
肖云 刘飞雨
摘 要:金融学基础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教学内容覆盖面广、课堂信息量大和时效性强等特点。协同教学能够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特别是协同教学中的教师循环教学法,与金融学基础课程的特征契合,值得在该门课程教学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金融学基础;协同教学;支持模式;循环教学
金融学是高校经管类公共专业基础课,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框架的切入口。从课程内容来看,不仅涉及传统的银证保、信托租赁等行业领域,还涵盖各类型的金融市场以及宏观金融调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对金融业带来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下,广泛庞杂且时效性强的教学内容,使得只具有单一专业背景的教师常常难以驾驭,对教师教学提出严峻的挑战。协同教学通过教师间的协同合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力,为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学生满意度的提高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方法。
1 协同教学支持模式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的课程教学
协同教育是协同学与教育学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最早在美国倡导的一种教学形态。20世纪90年代,大陆首次将协同教学引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层次领域,并开展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
协同教学是由两名以上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集体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协作分工实施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由于学科和专业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差异性明显,协同教学模式弹性大,呈多元化。一般根据教师组织形式的不同,将协同教学模式分为典型模式、支持模式、平行模式和嘉宾模式。典型模式是由教学团队的所有成员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反馈和成绩评定负责,教师间的协同贯穿于全过程。基于这一模式要求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研究生阶段适用性较强。支持模式中各团队专业教师根据各自研究领域和专业特长轮流展示教学材料,但教学内容的设计、最终的考核与成绩评定共同参与。大学阶段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等较适合此模式。平行模式已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政类通识教育课和各专业的基础概论课中得以广泛应用。教学团队成员各自独立负责不同数量班级的日常教学工作,但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命题,并不定期通过教研室会议、QQ、微信等方式交流观点、分享经验和资源。对应地这类课程习惯称为“三统”课程。嘉宾模式则会结合课程内容需要不定期地邀请其他教师或行业专业人士以合作者或嘉宾身份参与某一特定内容的课堂展示或讨论,日常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绩评定还是由主讲教师负责。这一模式一般在高等院校的专业方向课程中使用较多,通过讲座或座谈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在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中鲜少能接触的实务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要求。以上四种模式特点不一,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形。结合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进行协同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做到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同一专业的平行班级较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往往由两名或以上老师进行平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各授课教师由于专业方向或研究领域的不同,在内容庞杂的课程教学中无法顾及所有模块,难免主观地进行内容取舍,也不排除对不擅长部分内容讲解不严密的可能,会误导学生,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会有若干专业核心课或选修方向课与专业基础课中的部分内容形成严格对应关系,基于教师自身研究专长和后续教授课程实施协同支持教学,即可以做到授课难度、深度的相对统一,保证知识内容的连贯和精准,同时学生也可以在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开展深入学习,甚至进行清晰的职业生涯
规划。
2 教师循环协同教学在金融学中的实施策略
协同教学支持模式依据操作方式的差异分为教师循环教学型、学生循环教学型和教师共同教学型。教师循环教学型的课堂教学由多名老师共同完成,每位老师根据专业背景分别讲授课程中最擅长的部分,课程中教师发生变化但教室固定不变。这种教学方式多运用在内容广泛或含有跨专业知识的课程中。学生循环学习型的课堂教学仍然由多名老师协同完成,但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到不同教室听课。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在高校的实践课或实训课等对教室有特殊要求的课程中运用比较普遍。而教师共同教学型则要求同一课堂由多名老师共同参与,协同组织展开教学。该方法适合于教学中的讨论环节,把老师安置在各讨论小组中,以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讨论效果。《金融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庞杂且各章节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且实践教学内容并不多,采用教师循环教学型支持模式不失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现阶段教学的最优选择。
2.1 教学目标的协同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进步所期望的学习结果,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指挥棒,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参照标准。正确全面地处理好教学目标的协同关系,对于富有成效地开展协同教学活动具有首要
意义。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教学目标的协同体现在:(1)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目标的协同,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协同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等不同层次、类型课程的开设,培养德、智、能、勤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与目标体系中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要求保持一致是协同教学开展的保障。(2)金融学课程与各后续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协同,这是第二层次的协同关系。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在于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结构框架。各课程目标的共同性联系、内容的本质性和交叉性联系、功能的整体效应联系,决定许多教学目标,如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品德等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课程学习,经过若干年的连续培养才能较好达到目的。因此,专业基础课与后续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协同成为协同教学支持模式运用的核心。(3)课程内部知识、智能、技能、情感、品德诸方面的协同,这是第三层次的协同。各模块之间的有效衔接,模块内各章节之间内容的对接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这也是本課程协同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上三個层次为基本框架,并以第三层次为起点逐层分解到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的整体系列,这就是整个教学系统的目标体系。其中第三个层次是基础。
2.2 教学内容的协同
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靠教学内容去贯彻,教学目标的协同要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协同。
《金融学》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基础性较强的特点,灵活性和模块化十分重要。教学团队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层次、后续课程开设及选用教材特色的基础上,可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金融概览、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宏观调控。
表1 金融学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安排
模块 涉及章节内容
金融概览 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利息与利率、外汇与汇率
金融中介 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基金与信托等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
金融宏观调控 中央银行、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监管
各教学模块中的内容,均部分与后续的专业方向课程有严格对应关系。如“汇率”对应《国际金融》课程,金融中介模块中的各个章节分别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原理》、《信托与租赁》、《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直接对应,金融宏观调控模块与《中央银行学》课程衔接紧密。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讲授不同模块,不仅可充分发挥教师知识结构专长,还可保证教学方法使用的连续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保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口径的一致性。
另外,各模块之间的内容衔接相对松散、独立,因而教学顺序可以进行调整组合,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一位老师负责一个模块的模式,也可以采用“X+1”模式——后面三大专业模块之一+“金融概览”模块。
2.3 教学过程的协同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始于组织教学,终于教学评价。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后,采用合理的教学结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呈现成为获得预定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专业公共基础课的《金融学》理论性较强,在教学安排中实践学时比重很低。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对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团队教师要打破经典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探索不同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或技能适用的教学结构。如对掌握性要求的理论知识课沿用经典结构;了解性要求的内容,采用自学——习题辅导式;理解性要求的知识技能,采用引导—发现式等。
教学方法的协同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协同。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次具体的教学任务往往需要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才能完成。如“利率的分类”,我们先通过“案例导入”结合实际经济现象引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然后运用“讲授法”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或分析;接下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们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除了要求在每一教学方法使用时采取若干教学方式(如讲授法中的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在动态中形成协同关系外,各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协同衔接显得尤为重要。二是不同教师教学方法的协同。教学团队中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同一教学方法也会因授课对象、教学情境、语言表达等差异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对同一门课程实施的协同教学势必要求不同授课教师对教学要求相同或相似的不同知识点采用相同教学方法,以便防止学生产生困惑,同时起到通过同一性的强化来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让学生乐学而学会(掌握智力技能和学习方法)这恰好是教学方法协同效应的集中体现。
2.4 教学评价的协同
大学阶段课程的教学评价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由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逐一评价,教师循环型协同教学需要教学团队的所有教师结合自己所授课程模块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由于模块内容的不同,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各授课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各模块内容在课程中的课时比例和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最后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每位学生的总评成绩。由于多名教师对每一名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或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相对会更客观、全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班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测评相对传统教学模式会有较大的
改善。
通过总结性评价,教师总结教法和体会,并根据学生知情成果意行的反馈信息,检查教学目标确定的如何,教学内容安排得怎样,教学结构设计是否优化,教学方法是否运用高效等等,作为下段改进教学,加强协同的依据。
在运用协同教学模式对《金融学》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的协同和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协同是连贯一体的。在充分了解各授课教师专业背景、研究方向、教授课程的基础上,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及技能要求,从而建立合理的协同教学团队。一旦教学团队建立起来,教学内容的模块选择自然确定,协同教学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半。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通过协同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沟通教学情境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协同教学也容易产生一些新问题,如教学秩序管理难度加大,团队教师负责模块课时和工作量的分配不合理,教学场地和时间的安排冲突等。因此,创造良好的协同教学实施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借鉴《形势与政策》等公共课或《东莞学专题》等拓展选修课的经验,既发挥团队精神又尊重教师特色,同时灵活运用教学辅助人员完善教学管理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央教学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所.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钱丹洁,张伟平.国内协同教学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12,(5).
[3]焦佩,李妍华.协同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运用[J].黑龙江教育,2013,(11).
[4]聂旦平.协同教学流程初探(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2,(2).
[5聂旦平.协同教学流程初探(下)[J].课程.教材.教法,1992,(3).
[6]郑博真.协同教学:基本概念、实务和研究[M].高雄:高雄复印图书出版社,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