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票据市场的应用分析

2018-12-10王强

中国经贸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账本票据节点

王强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下游小微企业资金链集中断裂风险、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破产风险等因素导致企业债务违约、债务逃废等事件时有发生。数字票据以区块链为技术基础,运用非对称加密和时间戳技术,可以实现对票据发行和交易所有参与者的信用信息进行有效、可信的搜集,并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评估,提高信用风险管控能力。

一、区块链变革传统票据模式

区块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底层应用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区块链可以改变传统的票据模式。

首先,区块链技术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分中心化。传统的纸质票据或电子票据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提供确保交易双方履约的信用保证,纸质票据需要发行票据的银行确保票据真伪,而电子票据需要央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提供票据认证。基于区块链的分中心化、公共自治的分布式账本,不需要第三方中介验证交易双方的信用和身份信息,也不需要纸质票据作为交易凭证,交易双方可以借助区块链点对点交易的特性直接进行身份验证并完成票据交易。

其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可以有效防范风险。从信用风险来看,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一个节点,所有节点过往的社交行为和信用数据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中,受到实时监控。从道德风险来说,各国和各行业相互独立的票据系统会造成纸票“一票多卖”、电子票据信用背书和打款不同步的现象发生,解决上述问题,不能仅依靠监管上的“小修小补”,而是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票据市场的运行模式。区块链交易拥有不可篡改的时间戳,仅当前一笔交易发生并得到全网认证后才可进行下一步交易,避免了交易认证的滞后性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从操作风险来看,ECDS系统是以中心化的账本记录所有通过该系统交易的电子票据信息,一旦ECDS的服务器崩溃或出现人为故障,整个票据市场的运行都会遭受影响。而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不可篡改的加密技术,使每个节点都能共享同一个账本,一个节点的数据出现丢失或被盜,其他节点依然拥有全部数据,不会造成业务链断裂或交易数据丢失风险。从市场风险来分析,纸票和电子票据的发行没有充分考量付款者的资金能力,容易发生债务风险。区块链全网数据的共享优势,使整个市场的票据体量和供求状况一目了然,帮助市场反映真实的票据交易价格指数,易于控制市场风险。

最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特性起到规范交易行为、降低监管成本的作用。当前,参与票据市场的金融机构和参与者的方式各异,审査流程和监管规则无法标准化。借助区块链可标准化的智能合约,通过编辑一段既定程序,可以控制票据价值和流转方向,统一交易规则,建立市场秩序。同时,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时间戳为数据提供可信任的追溯途径,透明的管理体系可降低监管部门成本,甚至监管部门也可作为一个节点加入区块链参与数据公共自治与监管。

二、区块链数字票据

数字票据是在保留现有票据属性、法律法规和市场的基础上,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电子票据形式,具有更安全、更便捷、性价比更高的优势。与传统纸质票据相比,电子票据的出现将实物票据虚拟化,节省了票据印刷成本,提高了票据支付清算效率,但不仅需要中心化的服务器记载全部交易数据,还需要第三方提供信用来确保交易履约与电子票据相比,数字票据具有如下优势:第一,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系统摒弃了中心化服务器,降低了服务器的维护成本,并节省中心系统的研发成本。同时,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不会出现集中模式下服务器崩溃或出现人为操作失误所造成的数据集体丢失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因为分布式数据库容错率极高,一个或几个节点的数据丢失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分布式账本中也减少了数据被反复写入和保存的成本,每个节点记录的既是分账本也是总账本。第二,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可以提高数据透明度,使任何价值交换都可以被追溯和查询。严格记录交易时间先后的时间戳具有不可篡改性,便于历史信息的查阅和跟踪,一日票据流转和清算发生法律纠纷可以在区块链上按时间戳追根溯源。同时,区块链中记录所有交易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易于形成征信体系和评估机制,最大程度降低违约人“跑路”风险。第三,智能合约使数字票据具有可编程性,便于规范交易流程,严格执行交易设定。通过事先编写一段票据买卖条件的程序,一且票据达到约定的赎回期限或者票据价格达到某个阈值,智能合约将自动执行票据赎回买断。整个交易流程严格依据合约编写的程序,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人为干预风险。

三、区块链数字票据应用场景

在票据的生命周期中,共经历承兑、流转和托收三个环节,这里就区块链在这三个环节的应用进行分析。

在承兑环节,传统票据需要物理凭证或中心化的ECDS系统对出票方提供第三方担保,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省去了集中物理式中心系统,出票方和收票方占据整个区块链网络中的不同节点,直接进行票据承兑。承兑环节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算法,包含承兑人对出票人的授信票人票面信息(包括指定开户行、承兑时限、承兑形式)等信息,生成相应的数据区块记录完整承兑环节的交易信息。数字票据承兑环节的优势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实现了非中心化的出票流程;二是数据记录采用不可篡改的时间戳,为所有参与者提供持票企业的信用,为票据流转提供便利;三是提高数据安全性,每个交易方都有记录全网交易的总账本,任何节点对数据的操作都会被其他节点观察到,从而加强了对数据泄露的监控。

在流转环节,包括票据流转、贴现、再贴现、回购等一系列业务。可利用智能合约将票据流转交易赋予可编程的特性,例如数字票据贴现不需要向多家银行询价,直接广播融资寻找对口银行贴现即可,票据回购可通过编程在约定的买入返售到期日自动执行。有票据流转需求的持票方可在区块链中公布发起该笔订单交易的公钥,买入方用私钥进行确认匹配即可完成交易,第三方或监管机构可建立合适的信息记录规则来生成数据区块。数字票据流转环节的优势包括:一是实现非中心化的信息流转;二是智能合约可降低人为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自动化操作流程;三是时间戳提供信息追溯有效途径,为持票方提供信用。

在托收环节,智能合约的程序会在持票人承兑时约定的日期自动向承兑行发出托收申请,承兑人一方面完成托收请求;另一方面完成资金清算,第三方将全部信息按一定规则记录生成数据区块。数字票据托收环节的优势是智能合约将托收和资金清算自动化,避免逾期。

四、运用区块链改造我国票据市场的制约因素

区块链作为数字票据的重要技术基础,投入大规模应用的条件要求较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能源消耗要求较高。区块链的应用对电子计算机硬件的要求非常高,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必然会增加对电力等能源的消耗。二是对存储空间要求較高。在数字票据交易系统中,区块链要求系统记录从一开始发生的每一笔交易信息,并且系统的每一个节点都要实时下载、存储和更新数据信息,从而形成完整、连续和可追溯的数据区块。因此,当交易网络中每个参与者的数据都完全同步下载、存储和更新时,整个交易系统中各个参与节点必须有足够的信息存储空间。三是对抗压能力要求较高。在数字票据市场大规模交易的环境下,一旦在某个时点产生的市场交易峰值超过系统的设计容纳能力,或者超过最薄弱节点的容纳能力,那么数字票据交易就会自动进入堵塞状态,这会造成系统性的市场风险。

总之,运用区块链改造我国票据市场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坚持市场导向,努力构建有利于数字票据技术研发和数字票据市场运行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数字票据发和交易试验,稳步推动数字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数字票据监管规则,为传统票据市场向数字票据市场发展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账本票据节点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随手记:小账本,大故事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月亮的账本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丢失的红色账本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