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索
2018-12-10李勇
李勇
【摘 要】草原具有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职能,这需要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草原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文章以草原牧区为例,从提高牧民升入、发展生态产业等角度提出了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促进草原牧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落到实处。
【关键词】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资源、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强调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大气、森林、土地等资源。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我国内蒙古地区约拥有草原13亿亩,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加强草原牧区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一、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的沿革
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牧区长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牧民人均GDP偏低,很多地区的人均GDP甚至不足全国人均GDP的50%,同时区域产业结构也较为单一,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农牧业人口占比重大。在以往,草原地区生态退化较为严重,生态退化和经济贫困落后成为互相强化、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草,盐碱化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实施,草原牧区的生态退化得到了有效遏制,这为草原牧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发展生态农牧业等号召,多种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的实施,也使得草原牧区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起色,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集草原上野生的白蘑、黑蘑等原种,通过实验室培育菌种,利用牛羊粪、草渣子等作为基础料,对培养好的种菌进行发酵,培养菌丝,最后种在牧民夏季闲置的棚圈内。经过3年的探索,现在乌拉苏太分场10户牧户经过白音锡勒牧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种植获得成功,生长良好。按当地价格,120平方米棚舍,一年纯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呼伦贝尔草原还展开了全面的生态草牧业试验和示范,从种植到收获再到仓储和饲喂,全产业链践行生态草牧业理念,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深对草原功能与作用的认识
我们必须认识到,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草原保护与牧区发展一方面存在对立关系,即人类活动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草原保护与牧区发展又是统一的,只要立足于草原的自我修复能力,不做过度开发,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我们要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开展经济建设,尽可能地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和谐的影响,杜绝经济逆生态化和生态非经济化的错误做法。
2.压缩牧区人口,增加牧民收入
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在以往,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往往是按照土地食物产量来计算,但当前,土地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提供粮食,而是进一步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解决农牧民生活问题。
在牧区,牲畜的数量直接决定了牧民的收入,要想进一步提升牧民收入,并扩大收入提升空间,就必须大规模减少牧区人口,具体做法为,根据草原面积与生态情况来确定载畜量,根据牲畜带来的经济效益确定牧民收入,再根据单位面积人均收入和收入目标来确定单位面积的牧民数量。
以锡林郭勒盟为例,根据该盟的草场情况,当牧民收入在3000元/人时,人均草地面积为62.4hm2/人,当牧民收入在5000元/人时,人均草地面积为103.7hm2/人,当牧民收入在8000元/人时,人均草地面积为165.3hm2/人,当牧民收入在10000元/人时,人均草地面积为210.9hm2/人。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牧区内的牧民密度是远远超过草原承载力的,为了实现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就必须按照计算结果来对超载的牧民进行生态移民。
在压缩牧区人口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自愿参与的原则,并制定长期规划和给予多种优惠政策,让农牧民自行判断和选择。同时,也要采取生态考核办法,拆除或搬迁生态环境不佳的草场的牧民,以及草场保护意识不强、草场管理不善的牧民。
3.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草原生态产业是向市场提供绿色草原产品的产业,其提供的产品应满足健康、安全、无污染、无公害等标准,产品的流通过程与消费过程都应不危害当地自然环境。从各地区草原牧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在结合地区实际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发展方向:
(1)草原生态牧。一是肉用牛羊为主的生态牧业。牧区利用天然牧草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内生产出的牛羊肉非常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非常强,将传统畜牧业转型为生态牧业,可以淘汰一些非肉用牲畜,提升牲畜的出栏品质,使草原牧业向效益增长型和价值增长型,而非传统的数量增长型转变。
二是以高级牛羊肉加工为主的工业。单纯销售绿色牛羊肉,其经济附加值是较低的,对这类牛羊肉进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不但能创造更好的经济利益,还能拉动牧区工商业的发展,例如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五统一(统一包装,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价格,统一售前售后服务,统一批发零售网)”销售等。
三是家庭生态牧场。这需要对各县乡村的草场,牧民承包的草场进行承载力计算,富裕牧民对承包草场的排他性法权,这样可以使牧民們自觉树立保护草原,开展投资建设的意识和热情。
(2)草原生态工业。一是利用草原洁净无污染的环境与可再生草原资源发展绿色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绿色医药制造等工业。如利用牧区的畜牧原料和民族工艺制作特色皮革制品、特色毛纺织品、特色工艺品等,或者利用牧区丰富的药材资源发展医药工业,积极开展蒙药、藏药市场营销。
二是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对牧区内的现有企业进行整改,建立草原绿色产品开发公司,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与原料,生产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的产品,进而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3)草原生态旅游业。一是加强旅游营销。草原牧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荒漠、湿地、草原、冰川、森林等多种景观,且多种景观与草原牧区的文化相重叠,旅游资源丰富且多样,同时,近年来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也使得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对此,牧区可以对特色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市场经销,宣传草原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方式。
二是完善草原生态旅游相关管理规范与制度。牧区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要让丰富的旅游资源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区域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可在牧区内建立旅游业经营者、旅游者共同遵守的环境保护制度、人文古迹保护制度等,相关部门也要对各种设施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可以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相关收益地区和产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组成的生态补偿基金,给予牧民更加到位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减少中间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最后,也可以把草原生态恢复情况、生态补偿落实情况当做经济发展的绿色GDP对官员进行考核,淡化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做法,对地方官员和政府的考核,要考核是否建立了人与自然相平衡的关系,把更多的人文、资源、社会、生态指标纳入其中。
三、结语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生态角度来看,草原牧区都在国民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构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对此,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人员自然和谐相处,解放思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响应国家对于经济转型的号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孔德帅,胡振通,靳乐山.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6(01).
[2]贾雨川,杨在荣,杨海荣.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