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代教会学校建筑演进
——以通州潞河中学为例
2018-12-10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基督教传教士来华初衷为传播福音,但中国人对福音不感兴趣甚至有所抵制,导致传教士需要寻找新的传教方式。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学习,“学而优则仕”,因此传教士便借教育传播福音,开办教会学校,传播基督教[1]。早期来华办校的基督教差会①欧美各宗派的基督教会派遣传教士的组织称为差会。主要有:美国公理会、卫理公会、美以美会、长老会和英国的伦敦会、圣公会等。
潞河中学是由美国公理会②美国公理会,全称是美国公理宗海外传道部,简称美部会,是第一个美国基督教海外传教机构。创办的极具代表性的北京近代教会学校,1990年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河中学不仅是传教士在通州传教活动的实物见证,也是北京进入近代社会后产生较早的教会建筑之一,标志着北京近代教育的开始。
1 潞河男塾与八境神学院时期
英法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开辟天津为商埠,传教士始传教于中国内地。美国公理会捷足先登,来到天津,并从天津向外扩张。传教士获得北京居住权后,传教活动从天津扩展到北京,后因通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又由北京扩展至通州。通州距离北京20 km,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以及北京的河运门户与商旅往来要道,又因其占据京津交通要道,成为美国公理会在华北传教的重要据点之一。1867年11月4日,美国公理会在华北设立的传教组织华北公理会正式设立通州传教站,由美国公理会牧师江戴德夫妇负责。他们在城中购买一所房子作为传教站,开始传教活动。
早期作为纯粹宗教活动以外的补充,传教士有在传教站办一所小学的习惯,招收贫苦人家儿童或孤儿以传播福音。因此,江戴德在传教站成立潞河男塾辅助传教工作。早期教会学校得到教会支持较少,是在国内差会允许的资金条件下应急开办的并只限于下层的孩子[2]。因此潞河男塾十分简陋,发展缓慢,最初学生不足10人,学校经营惨淡,传教不顺利。于是1873年华北公理会决定在通州成立八境神学院训练中国布道师辅助传教,而潞河男塾的毕业生则是八境神学院的主要生源,潞河男塾成为八境神学院的预备学校。因学生人数增多,校舍紧张,于是在男塾附近购买土地扩建校舍,经费仅为美国公理会资助的350美元和传教士何天爵③何天爵(1844—1912),美国传教士、外交官,于1869年来中国,1885年回国,在中国担任驻华大使。捐助的100两白银,经费较少,且考虑国人对基督教的排斥和主要生源为中国人,故此推测校舍为中式建筑。
2 潞河书院时期
1881年美国卫理公会发起 “新教育运动”,把寄宿学校和主日学校④英文为Sunday school,英美诸国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发展成大学,基督教各教派争相建立教会大学,教会学校快速扩充。1888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⑤谢卫楼(Davelle Z. Sheffield,1841—1913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69年年底抵达通州,从此在通州传教和办学40多年,曾担任潞河中学校长,去世后遗体也葬在通州。给美国公理会写信希望在通州设立大学。次年10月美国公理会决定支持在通州创办大学的计划,并拨款2 500美元创办潞河书院。《通县志》记:“光绪十九年(1893),八境神学院改称潞河书院”。潞河书院建立后,学生人数超出了原来的校舍容量,并且潞河书院是按照大学的标准设立的,仿照西方大学选址——僻静广阔的郊外,同时考虑国人对基督教的排斥,于是在城外买地新建校舍,并于1895年在新南门外新址建成学校(图1)。
图1 潞河书院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学校有两部分,由一条通往京城的道路隔开。以北为5栋西式建筑——卫氏楼和4栋传教士住宅,建筑沿操场大致对称布置,规划简单。南边是中国人居住的中式住宅,它的东面是学校农场。北校园外侧有围墙保护,校园内建筑虽未完全建成,但已初见现代学校的布局,突破中国传统学院布局;南校园未有防护,仅为中国人居住。整体校园布局中西泾渭分明,足见当时社会中西文化虽有融合之意,却未有融合之貌。
卫氏楼(图2)因纪念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传教士卫三畏⑥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是最早来华的美国新教传教士之一,也是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先驱者,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其编写的《汉英韵府》出售资金资助潞河书院的开办。而得名,是校园内唯一的一座综合建筑。红砖墙面,建筑特征为每间出壁柱,尖型拱门和大窗户,是典型的哥特样式。此时美国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其建筑风格大多为哥特式,教会学校建筑与其宗主国建筑风格相类。
图2 卫氏楼(来源:潞河中学校史馆 http://www.luhe.net/page/school_history.jsp)
3 协和书院时期至今
1900年义和团焚毁所有通州美国教会建筑,但因北京到通州的铁路建成通车,通州与北京交通方便,华北公理会决定仍然把通州作为传教的中心据点。《通县志》记:“光绪二十七年(1901)美国牧师都春辅窜回通州,索赔白银16万两,强占民地2 000亩(1亩≈666.67 m2),并命名‘复兴庄’,赶走百姓,扩建教堂、学校、医院等”[3]。华北公理会用获得的赔偿款购买新城南门外谢家园、北园和晒米厂为建筑学校医院住楼之用,统名曰南地[2],这块地位于县城以南铁路以北,与城内传教站及北京的传教中心的往来均十分方便。义和团给学校建筑造成极大破坏,为了集中教会的人力、物力恢复教育工作,所以教会在重建学校时开始联合办学,潞河书院由美国公理会、长老会和英国伦敦会共同管理,因此改名协和书院,并于1903年建成新校园,设大学、中学两部。
校园分为4部分:东南Jefferson学院、中间“华北美国学校”、西边Goodrich女校和东北角医院,学校规模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扩大。校园没有继承潞河书院的规划布局,而是重新规划了布局(图3),校园内建筑基本为1900年以后建成的。建筑布局自由随意,具有早期北美学校布局之风——建筑散立于校园之内,掩映于草丛之中。居住建筑多为单体住宅,位于校园西侧,东侧为教学区,功能分区明确;校园内有一条南北轴线,主要建筑卫氏楼和谢氏楼坐落于轴线上,并且经由轴线能直接到达通州城门,与通州城往来方便。对校园内主要建筑进行如下阐述。
图3 协和书院时期平面分析图 (来源:根据潞河中学提供平面图[4]自绘)
(1)卫氏楼。建成于1902年(图4),学校宿舍楼。平面似篆书“宀”部首(图5),两层砖木结构,分3段,中间坐北朝南,前后设门,东西错置,高阔于两侧,楼梯设于此,西端为3层八角楼,东端为两层方楼。青砖墙面,屋顶仿西方古城堡式,结合中国城墙特点,设有女墙垛口,楼角处设西方城堡式瞭望塔,塔下部在中间门楼和东端角楼的楼顶转角处悬砌的是倒立圆锥,而在西端角楼则悬砌倒立八棱柱,是明显的哥特古堡装饰特征(图6);檐下密砌连弧小券,上下层南面均设砖券走廊具有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特点,建筑整体反映美国折中主义建筑特色⑦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新中国成立后叫“人民楼”,现改回原名,为教师办公室和教研组办公。
图4 1902年卫氏楼(来源:潞河中学校史馆 http://www.luhe.net/page/school_history.jsp)
图5 卫氏楼平面图 (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卫氏楼顶部 (来源:作者自摄)
(2)谢氏楼。建成于1903年,学校教学楼,以纪念校长谢卫楼而命名。1978年唐山地震波及,1987年原样翻建,位于卫氏楼南。平面为“十”字,东西宽30 m,南北长16 m。红瓦四坡顶,南端突兀高起24 m,内有铜钟,司时传令,四壁设券式立窗,顶砌圆孔传声(图7)。下层中间为南北通道,东西为楼道。除无廊与有地下室外,余基本与卫氏楼同。新中国成立后叫“红楼”(图8),现改回原名,为校领导办公。
图7 谢氏楼南立面 (来源:作者自摄)
图8 谢氏楼北立面 (来源:作者自摄)
(3)老膳厅。位于卫氏楼东,是一座单层建筑,非楼。建于1903年,台基平面为17边形,顶式、装修均与卫氏楼相同[5],后于1919年新建。
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取代清政府。1912年改名为“华北协和大学”。后因华北各公会联合建立统一大学,大学部于1918年迁到北京,中斋部留通州原址,改名 “潞河中学。《通县志》记:“1919年5月夏,原通县华北协和书院中斋部改为华北基督教公理会私立潞河中学。”大学降为中学后,又建有两座建筑。
(1)文氏楼。建成于1923年,学校体育室,因美国文博士父子捐助而命名。坐北朝南,位于谢氏楼东,东西长38 m,南北长12 m,地下办公,地上两侧为大教室,中间为讲堂,并设2层平台。“文革”中因取暖不慎失火,木质门窗焚毁,结构未变,后按原样装修。除无廊与有地下室外,余基本与卫氏楼同。新中国成立后叫“解放楼”,现改回原名,举办小型演出与会议。
(2)潞友楼。建成于1935年,为学校之图书馆,现为校史馆。为潞河中学校友孔祥熙先生捐资所建,谢氏楼西稍南。檐部仍遗有洋风,门窗无拱形券。门上第二、三层间额处嵌砌汉白玉一块,上刻“潞友楼”,东北角檐下嵌砌白石一块,上刻“1935”,有地下室。现为校史馆。
1919年五四运动后,学生反帝情绪高涨。 非基督教运动⑧由中国知识界众多派别于1922年到1927年发动的在文化战线上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和五卅运动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等反帝爱国运动导致国民政府收回教会学校教育权,教会学校向中国政府立案,在形式上承认中国教育主权,教会学校与列强脱钩。因而学校陆续所建之建筑,虽承袭卫氏楼之洋风,但形式较之简化。因卫氏楼为宿舍之用,其余建筑为教学之用,功能不同导致无廊与有地下室之异。校内重要建筑与校园南北轴线保存至今,居于学校中心(图9)。
图9 重要建筑位置图 (来源:根据潞河中学平面图自绘)
4 潞河中学建筑特征
纵观潞河中学的历史沿革,潞河中学的校园建筑发展主要分为5个阶段,其中以潞河男塾时期(1867—1893)、潞河书院时期(1893—1903)和协和书院时期(1903—1912)为学校建筑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校园选址、总体布局及主要单体建筑方面都有重大变化。
学校共3次校址变化:城内教堂内建男塾、城外扩建建书院、义和团运动后在城外原址新购土地建学校,虽由城内迁往城外,但学校与传教站一直保持联系,潞河男塾建在教堂内,潞河书院时期有礼拜堂至协和书院时期学校仍建有教堂⑩王洛宾曾经说过:“是潞河中学的教堂唱诗班为我打开走进音乐殿堂的大门”。王海成,《大运河畔走出“西部歌王”》,北京日报,2017年07月27日。,教会学校始终是传教的重要载体,并且潞河书院与协和书院时期的校址虽在城外却与城内传教站往来方便,因此便于传教是教会学校选址的决定性因素。
早期学校是中式建筑,没有总体布局之说。至潞河书院时期,建筑于新校址围绕中心操场对称布局,打破传统书院的建筑格局,此时校园内中西建筑泾渭分明。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校内建筑分散式布局,此时校园功能分区明确,有明显的西方学校布局,学校规模发展至最大。教会学校创办之初规模较小,在教会的支持下不断扩展,发展至成熟,规模变大。可见校园规划并不是长远的统一的规划,而是根据需要逐步形成的。
校园建筑的演进历程为:建校之初购买或建造中式建筑—建造西式建筑—建筑外观多为美国折中主义风格,并带有一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潞河中学为美国教会中学,其风格与宗主国美国当时的建筑风格相类,但是基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建筑风格比较多元,文艺复兴时期为哥特样式,19世纪至20世纪盛行欧美折中主义,因此校园建筑随美国建筑风格的变化而变化。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带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反而更易于国人接受,反映了近代建筑的中西融合过程。
5 结束语
教会学校是中国近代社会中西文化交融下的特殊产物,历经沧桑后积淀了浓厚的人文历史气息,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潞河中学建筑的研究,要研究其创办时的社会情况、文化背景,充分把握潞河中学的历史背景信息,才能使潞河中学在城市文化背景下更好的延续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