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的几点思考
2018-12-10肖运洪
肖运洪
内容提要:坚持一切工作向备战打仗聚焦,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旋律。省军区系统要紧紧围绕职能任务,读懂悟透新时代备战打仗本质,牢牢把握新时代备战打仗重心,务实推进新时代备战打仗落地,不断提高备战打仗质量水平。
坚持一切工作向备战打仗聚焦,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旋律。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聚焦备战打仗,全面提高我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质量,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完成好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其中“聚焦备战打仗”,是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国防现代化和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核心工程,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军区系统要紧紧围绕职能任务,不断提高备战打仗质量水平。
一、读懂悟透新时代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本质
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定位定性定向。全军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省军区系统使命任务和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备战打仗的本质属性呈现许多新的特征。
(一)职能特征
省军区体系重塑后,省军区系统不带部队,主要担负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国防教育、国防设施保护、双拥工作、军民融合协调、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等职能任务,主业主责向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聚焦,备战打仗重心向转换战争潜力、支援保障作战转变。面对省军区系统职能新定位、备战打仗重心新转变,必须跳出传统的备战打仗思维,立足国防动员主业抓备战,扣住“转换潜力”“保障作战”谋打仗。
(二)工作特征
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与军兵种部队有很大不同。军兵种部队作为直接参战者,备战打仗聚焦点是自身战斗力建设;省军区系统的备战打仗,不仅要抓好自身战斗力建设,更多更重要的是抓好民心士气、兵员与物资器材储备、动员体制机制建立运行、战场支援保障等,是军地一体、军民融合的全方位多维度准备。把握这一特征,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既要融入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也要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行“全民备战”,实现“全民国防”。
(三)时代特征
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说到底是国防动员准备,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战争的变化而变化。在战略指导上,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要求,由偏重陆上向陆海统筹转变;在发展理念上,要适应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由人力密集型、数量规模型向科技密集型、质量效能型转变;在领域范围上,要适应国家安全威胁多元要求,由传统动员领域向新兴动员领域转变;在保障主体上,要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由支援保障陆军为主向支援保障诸军兵种转变;在动员方式上,要适应精准筹划、精确作战要求,由粗放式动员向精确式动员转变。
(四)组织特征
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是一个开放型体系,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关联军地各个方面,必须军地齐心、共抓共管。抓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要坚持党管武装的根本制度,充分发挥这一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的作用。党委议军会、武委会、国动委会,都要把国防动员领域备战打仗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督导军地各级抓好落实。要树立军地“一盘棋”思想,搞好分工协作,相互支持配合,做到党政军依规协调联动、全社会依法共同参与,切实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劲,以军地联动效应推进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向全民参与、全民国防转变。
二、牢牢把握新时代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重心
抓纲带目,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科学的工作方法。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要紧贴实际,明确聚力重点。
(一)聚力全民国防教育,抓实全民思想备战
重点在构建国防教育“四化”新体系上发力:一是教育内容体系化。积极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落实,抓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等内容,分类规定各种对象必训内容,协调地方政府组织编写覆盖各层次、各类型的系列教材或读本,形成系统完善的教育内容和教材体系。二是教学队伍专业化。建强辖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采取军队与地方、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法,优先从政府部门、现役官兵、退伍军人、科研院所和离退休干部中选聘教员,创建国防教育“讲师团”,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国防教育“教学团队”。三是教育方式规范化。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持续推进国防教育进党政机关、学校课堂、公私企业、社区街道,明确各类对象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按照“军地合力、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的原则,进一步明晰辖区军地各相关部门必须担当的组织责任,以规范促落实,在落实中提质效。四是教育手段现代化。强化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场馆的主阵地功能,充分发挥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媒体主渠道作用,在新媒体领域打造国防教育宣传新阵地,常态开展群众性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真正抓实全民思想备战。
(二)聚力高素质兵员征集,抓实军队胜战的人力基础
军队打胜仗,兵员是基础。省军区系统征集高素质兵员,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优化政策。协调同级地方政府出台符合辖区实际的征兵政策措施,在落实入伍优待金、给予高校征兵经费、施行大学生入伍奖励等方面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公务员报考、事业单位招聘、创业就业扶持等退役安置方面的优惠措施。更加突出高学历青年征集主体,健全完善高校征兵保障办法,创新出台有足够吸引力的大学毕业生参军激励措施,变被动应征为“主动来征”。二是强化责任。强化征兵工作责任,实质是强化国家安全责任。建立依法履职、联合监督、失职追责的工作机制,重点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兵役机关主抓责任、职能部门专管责任,在层层压实责任中凝聚强大合力,推进末端落实。三是精准征集。建立征兵信息“大数据”库,为科学征兵、质量征兵提供精实的数据支撑。扭住重点对象发力,把征集大学毕业生入伍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全日制大学生和二本以上学历生的征集力度,提升兵员素质“含金量”。全面推开新兵役前教育训练,精准组织兵员“双合格”考查,严肃开展拒服兵役核查追责,提高兵员征集择优率。加强廉洁征兵教育和监督,坚决杜绝任何征兵不廉洁问题,为部队输送更多优质兵员。
(三)聚力精实“后备武装”,抓实民兵力量建设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备力量的主体。进入新时代,我国遂行战争的样式和作战形式发生深刻变化,民兵力量建设,必须走精实发展道路。一要构建力量新体系。着眼够用管用好用,改变“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民兵建设模式,依据时代发展明确职能使命,依据职能使命精算任务需求,依据任务需求精定规模结构,着力打造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市场发展相协调、使命任务相匹配的新型后备力量体系。二要探索编组新方法。采取“依托企业成建制编、依托行业系统整合编、依托区域常住人员抽组编、依托社会优质资源定岗编”等编组方式,形成以国营企业、社会组织为主体,其他新兴企业和实体单位为补充,乡镇、街道、社区为依托的组织建设新格局,建立健全军事机关统管、编兵单位主管、相关部门协管的联合管理机制,落实一人一卡一号注册登记,确保民兵组织人员常在、任务常态。三要实践训练新模式。构建保障有力的训练基地体系,建立稳定有素的组训队伍,全面推开“全年度、部队式、基地化”组训模式,实现多点分散向统一集中、临时抽编向按编制成建制、季节性阶段向全年度满负荷训练转变;完善荣誉激励和待遇保障机制,推动民兵训练真落实,重振民兵“兵”的士气,重塑民兵“兵”的作风,重树民兵“兵”的形象,切实提升民兵常态备勤和遂行任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民兵队伍。
(四)聚力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创新,抓实平战快速高效转换
按照“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战略部署,以快速高效的平战转换机制为支撑,以精准细致的实战化准备为基础,以健全完备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保障,确保一旦需要能够迅速完成国防动员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一要精准摸清动员潜力。用好信息化手段,跟踪抓实潜力普查,区分军民通用装备、物资、设施等类别,构建统一的潜力指标体系,建立以地方统计部门为主、国动委各办公室抽样审核的潜力调查统计制度,建立完善动员潜力数据库,实现潜力数据动态更新、精确管理,提高数据“保鲜度”。二要精确对接动员需求。建立健全需求提报、分析决策、保障实施、情况反馈等工作机制,以战略方向主战行动为载体,细化量化各类作战需求;依据作战需求和辖区潜力资源分布,精确制定动员保障方案,并适时组织对接,实现需求订单化、动员定制化、对接快捷化。三要精练动员能力。建立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机构,制定动员指挥规范、工作运行流程和配套方案计划,完善人员征集、设施设备征用、物资经费保障和经济补偿等规定,规范动员实施内容、方法、标准和要求,结合战区使命课题演练抓好动员课题演训,切实提高精准快速动员能力。
(五)聚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抓实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
省军区系统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负有“决策智囊团、对接联通桥、协调总枢纽、落实助推器”的重要责任。当前的工作重点:一是把工作机构转起来。省级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机构正在有序构建,地方人员已经到位,军队当务之急是按照干部工作规定协调遴选精干力量参与进去,教育工作人员迅疾进入工作状态,确保军民融合机构正常运转。二是把服务作战实起来。军民融合,军事优先、战字为本。按照“民用与军用一体、平时与战时衔接、经济与战备兼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省军区系统面向三军、协调军地的体制优势,突出国防动员、海上维权、边海防管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军地沟通,对接军地需求,链接军事功能,列出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逐项清零推进,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和平战转换能力。三是把能干之事干起来。找准军民融合结合点,捕捉“民参军”潜在增长点,以项目落地为抓手,推动军民融合真正开局起步。在巩固现行格局的基础上,以构建现代化国防动员体系为目标,推进民兵和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向高新技术行业拓展延伸,依托社会优质资源发展新型动员力量,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国防动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提升海上维权能力,强力推进海上民兵训练基地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海上行动和指挥人才创造条件;加强海上民兵力量建设,升级改造民兵渔船装备,探索推动海上民兵信息报知融入海军海上态势感知和情报获取体系,构建完善相互策应、远近衔接、有效支撑的海上力量布势。
(六)聚力应急应战行动和指挥训练,抓实遂行任务能力建设
平时应急、战时应战是省军区系统自身备战打仗的核心任务,必须始终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学术研究。着眼遂行作战动员任务需要,厘清研透国防动员指挥决策、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综合保障的相关程序、内容、方法、要求,着力研究解决动员潜力与军事需求精准对接、平战转换、一体化动员指挥等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应用性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加紧完善战备行动方案。进一步研透威胁、明晰任务,运用演练成果指导方案修订,做实以支援保障和配合诸军兵种作战为重点的作战行动方案,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方案。军分区、人武部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一线组织者,必须充分考虑防区地形、交通、民情社情等实际情况,重点把抗洪抢险、防抗台风、社会维稳等方案做细做实,确保一有情况能依案而动、稳妥应对。三是严格督导国防动员单位军事训练。扭住首长机关、民兵、青年学生、国动委办事机构“四类人员”,进一步精准训练内容、规范组训方法、量化能力指标、完善制度机制,严格按纲施训、依法组训,确保训练“四落实”。首长机关重点开展应急应战业务训练和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强力推行岗位能力素质达标训练与考核;民兵分队全面推开“全年度、部队式、基地化”训练模式,把基地化训练与基地建设、专业训练和常规训练、集中训练和民兵比武竞赛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基地化集中训练效益和效果。学生军训要探索实践“错峰轮训”和社会资源组训的新路径,逐步建立并形成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社会力量三位一体的组训格局。国动委办事机构人员要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方式,重点学习战时国防动员基本理论、熟悉程序方法、掌握指挥技能,打牢组织指挥基础。四是常态组织战备拉动和动员指挥演练。按照“环境真、内容难、考评严、作风实”的要求,根据遂行任务需求分类设置演练课题,在演练实践中检验行动方案,锤炼指挥素养,全面提升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和支援保障力。结合战区和省军区组织的年度演习,把国防动员机构纳入联合指挥作战体系,按照战时国防动员指挥流程进行平战转换、动员征集、支援保障等内容的军地联合指挥演练,提升国防动员指挥机构人员指挥谋略水平。
三、务实推进新时代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落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工作落地落实,创新理念、强化责任和健全机制最为关键。
(一)以全新的理念来引领
没有理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要立起全民备战的理念。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备的是国家战争潜力,打的是国家综合实力,必须摒弃部队思维,拓宽战略视野,把全民国防、全民备战理念根植于每一位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中,不断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充分认清动员准备的主体是地方、动员准备的对象在地方,防止以抓部队战斗力建设代替抓全民备战,忽略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的大头,偏离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的重心。要立起一切为打赢的理念。认清国防动员因战而生、为战而存的本源本质,把握国防动员主业件件与备战打仗相连、项项与备战打仗相关的特点规律,强化以战领建、抓建为战的思维理念。坚决克服国防动员主业离战轻战倾向,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国防动员主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工作决策与备战打仗坐标对表、工作导向向备战打仗需求看齐、工作实绩用备战打仗标尺衡量,确保工作成果经得起战争的检验。要立起军地合力的理念。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全局出发,解决好军队与地方之间的思维跨度,着力打破“军队是军队、地方是地方”的思维定势,彻底摒弃军地画地为牢的习惯做法,把备战打仗范畴从军队为主转变到横跨军地、统筹发展上来,凝聚军地齐抓共管的思想共识,搞好军地协调,集聚军地合力,加强军民融合,推动备战打仗落地见效。
(二)以强烈的责任来担当
备战打仗的落实,首先是备战打仗组织责任的落实。强化地方党委党管武装主体作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落实党的军事工作的高度,把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并筹划、一并考虑。对事关辖区内备战打仗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要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做到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备战打仗提供有力保障。强化军事机关牵头职能作用。省军区系统各级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是国防动员组织的牵头单位,必须主动担责,积极作为,自觉接受同级地方党委的领导,统筹当地军事工作和国防动员准备。特别要在解决动员准备短板弱项、建好用好后备力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顺动员指挥协同关系、落地军地相关保障等重大问题上,为党委政府搞好规划、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推动各项工作往全民备战“靶心”聚焦。强化国动职能部门落实作用。结合地方党委政府机构改革,及时调整优化各级国动委办事机构和成员单位设置,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用好主责主业的“指挥棒”,通过合署办公、绩效考评、工作述职等方式,督导国动委办事机构把主责主业凸显出来,确保各项工作在本系统落地落实。
(三)以可靠的机制来保证
制度机制是管根本管长远的,省军区系统在备战打仗上遇到的矛盾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制度机制来破解。建立健全规划机制。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为导向,以军事斗争动员准备需求为牵引,结合辖区实际,协调地方政府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经济建设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安排上充分体现军事需求。要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督导各领域、行业和部门配套制定贯彻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列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工作清单、步骤清单和措施清单,编制各领域配套计划,推动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评估机制。按照指标体系科学、评估目标清晰、发现问题及时、责任落实明确的要求,军地联合制定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国动委对接桥梁作用,把推进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纳入武装工作绩效考评,调整细化考评实施细则,每年定期对推进国防动员规划计划执行、重大项目进展、综合效益发挥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推动备战打仗工作落实落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各级国动委牵头成立军地联合督查组,采取专项督查与常态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督导检查,落实末端问责。省市和各行业督查,都要把国防动员相关事项纳入督查范围,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规划、评估、监督相互衔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标志,把省军区系统备战打仗工作扎实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