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你后悔了吗?
2018-12-08二恬
二恬
眨眼间,各大公司的秋季招聘都开始了,在一个个选择面前,我推迟了这个在工作之间徘徊的难题,转去考了研。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顺利地在国内一流的传媒学校读上了编导专业的研究生。
原来并不悠哉
其实按照我的性格,倘若本科的学校符合我的期待,我很可能就直接投入工作了。但高考失利进入一所省内普通一二本院校的我,几乎从未在大学得到一种归属感。后来真的来到中传读研,发现很多同班同学都抱着和我一样的心态考研,期待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开阔眼界,在学业和实践能力上有更好的精进。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料想到,研究生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悠哉悠哉,反而是如此紧张甚至是忙乱。尤其我是两年制的研究生,正式上课的时间只有一年,我又是跨考到现在的专业。所以真正接触学习一个新的学科,进行比本科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却只能花掉本科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时间。我是个喜欢思考、回味和总结的人,而学业要求我吸收知识的速度之快,使得我无法细心消化并加以融会贯通。
我渐渐觉得自己像是一个零件,不得不被安装到一台永动机上,只有不停地接受任务,完成任务,拼命地运转。最难的任务是结组或是独立完成纪录片短片的拍摄,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挑战着我们的极限:选题无趣被毙掉、被拍摄对象中途反悔、拍摄的素材达不到标准……临近交片日期的时候,大家的朋友圈都是探讨完拍摄思路或是剪辑素材之后的凌晨夜景。
每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都很想崩溃大哭一场。可是崩溃又能有什么用呢?
我们从小生活在美丽的谎言当中,大人们说着“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我们以为喝了这碗鸡汤就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好事据为己有。可是马东说得对,“梦想就是用来被修正的”。当我竭尽全力做一件事,在老师的眼里仅仅是刚刚及格时,我开始思考“想要”和“能够”之间的界限和距离。有些事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时候,内心的失落和羞愧,也并无人替自己分担。修正着,我开始理解什么叫“尽人事,听天命”,渐渐把自己可控的部分尽力做好,而把结果当作随缘的际遇。
因为在传媒行业实习的缘故,所以我经常能见到很多明星和导演。在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们,听他们分享感悟之后,我渐渐接受并理解了,有些人真的是老天爷牵着他的手将天才和美丽赋予他,那种不可形容的美和非凡的感悟力并非常人所能及。而正是由于见过越来越多可供参考的实例,也经历了碰壁之后,我渐渐学会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明确自己的位置,确立方向时也变得更为坚定和从容。
读研后进步了吗?
不光是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并未像最初规划的那样被推迟了两年,而是像警钟一般,不时在我们心里敲响。每次参加的活动,每份实习的工作,都在提醒我们,“你迟早要面对这一切,逃不掉的”。
我不止一次听到周围的同学抱怨读研后的生活,关于课程设置的吐槽,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对于自己的失望,都是老生常谈。甚至还有朋友半赌气半认真地说:“要么我还是回家考公务员吧?别在这遭罪了。”
听到之后我本能地有些惊讶,愣了一下说:“那当初考研干嘛?”
其实,听到这些抱怨之后,我也曾认真地问过我自己——“读研之后有进步么?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了么?这个学校是否给你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锐利的专业敏感?”
答案是肯定的。
纵使来学校之后,也有过深深的沮丧和无力:当我知道自己本有能力考一个和电影更近的专业时,我有过后悔;当赶作业赶到深夜,第二天整个人浑身酸疼,觉得身体不受自己支配时,真的很心疼自己;当被拍摄对象临时变卦,做好的脚本要全部推翻时,我也有过情绪的突然失控。
入学后最重的一次打击是没能选到自己最喜欢的导师。作为传媒大学竞争最激烈的研究生专业之一,班里的每个同学都有很强的能力,大家都卯着劲儿想选到自己最心仪的导师。然而我最终因为本科学校和专业的劣势没能选到第一志愿的导师。虽然我现在的导师人也非常好,但这件事至今想起来还让我觉得有一些挫败和灰心。
但,永葆好奇心的我经常会因为学到新的知识而雀跃,有时涵养境界高的老师讲一席话就能把我戳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一次,去蹭戏剧影视学院老师讲的影视课,分析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老师说道“为什么少年派在岛上可以好好地生存下去,但是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小岛?是因为他要寻找有人的世界,只有和人生活在一起他才是一个人。他看到岛上那株植物中心的形状是一朵莲花,其实呼应了他在遇险前心爱姑娘头顶莲花的花纹。是对于爱恋和人世的向往促使他重回大海,寻找家乡。”
这样深入透彻的分析,倘若不是富有学识的老师解读给我们听,我可能十年也理解不到这个层面。他又分析影片中人物面对信仰的抉择,理清了信与不信,内在和表里的关系,对于生活,也有很强的点拨和体察。听完这节课,我整个人轻盈又兴奋,解开了许多心里郁结的小疙瘩,仿佛穿越迷雾到达了一个静谧的小岛。
我感觉自己像个游戏里的小人,每天都在闯关,大多数时候乐此不疲地跑上跳下,偶尔会被障碍物绊倒,但因为知道前方有可以被吃掉的星星,于是马上站起来继续跑,很快忘了疼。
擅长文字内容的我,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学习影像思维,学会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当我逐渐拿起相机拍摄照片和短片,我发现景象真的因为镜头的存在而变得神奇,那是一种有趣的视角和新鲜的逻辑。整个影像世界就像是一处宝藏,值得我一生探寻和挖掘。
我也因为这个相对更好的平台结识了很多像我一样热爱传媒行业的朋友,大家每个人都有绝活儿,相互学习沟通,就是我所期盼的“高手过招”。我也渐渐理解,自己遇到的磕磕绊绊越多,相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得越快,自己拓展的边界范围也就越来越大。
没有人能衡量究竟哪一条路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考研和不考,读研和不读,也并不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我现在看着在工作上做得有起色的同龄人,有时竟然也会觉得有些许羡慕。
但你问我后不后悔考研,我一定回答“不后悔”。
無论考研还是工作,已经成年的我们都要进入社会,而不是依附着谁,撒着娇说“社会太残酷了,一切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我还是宝宝,我不干了可不可以”。我也相信,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称之为合适的道路,倘若不小心走偏了,还是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机会。
我的一个朋友在8月8日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2008年8月8日复读考上大学,2013年8月8日复读考上硕士,2018年8月8日复读治理行知。大部分人可能都是顺风顺水地度过每个关卡,而我一直在不断反复,犹如西西弗斯。也许是老天劝我慢行,别被贪念所惑。今天我只想送自己一句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看完她的这段,我眼眶红了,因为她这三个年头的的坚守,就是一遍又一遍死磕,非要给自己一个交代。这份交代无法以上帝视角预演究竟这条路是否更为便捷和正确,就如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知道此时究竟是应该选择工作还是读研一样。
我最终的答案的是“无悔”,而你的答案,只能问你自己。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