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构
2018-12-08赖文芳
赖文芳
摘 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而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所进行的自我评价,则是提升企业内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从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体系的内涵出发,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和主体的基础上,对其具体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1.069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有序经营、高效运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目前, 我国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已经出台了相关规范及配套指引,为我国企业建立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依据及指引。但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效果来看,整体上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这导致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针对内部控制进行的自我评价,是企业内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及关键环节。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构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以飨大家。
1 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评价
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是企业为了确保经营行为与目标的一致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满足相关法令的合规性要求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及程序。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失败案例表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导致企业出现各类风险事件的根本原因。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已经从最初的会计控制拓展到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已经成为了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内部控制是企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结晶,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且隨着不断演化,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趋势,但会计控制始终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针对企业所实行的内部控制措施所进行的一系列评估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改进完善的关键环节,也是客观反映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审视企业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评价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评判,旨在促进企业在内部控制过程中不断完善其标准体系,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评价的系统性、全面性以及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我国相关规范也要求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内部控制评价在企业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和主体
2.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需求直接相关。综合来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审计需求、合规需求与企业管理需求。根据不同的评价需求,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呈现多元化。
从审计需求的角度而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主要是对那些可能对财务报告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评测,判断其控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合理确定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以及规避审计风险提供依据。
从合规需求的角度而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主要是为了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与法律法规的规定或潜在要求相一致,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合规经营,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监控,规避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
从企业管理需求的角度出发,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表现为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评测,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包括财务、业务、人力资源、审计等,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与战略目标的实现。
总的来说,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趋势,包括了促进企业合规、审慎经营;促进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确保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不断增强业务、财务以及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及完整性等。
2.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根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主体,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也可以是企业的管理层或是外部审计人员。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是评价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以审计需求为出发点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一般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或部门,评价的客体主要涵盖的是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活动;以合规需求及企业管理需求为出发点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一般评价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评价的客体一般会涵盖企业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企业财务、业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内部控制活动。此外,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其评价的客体主要是与财务报表等相关的内部控制活动,可以据此确定审计范围、重点、方法等,有助于收集完整的审计证据,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与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涉及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方面面,与企业内部控制总体框架内容基本一致,主要由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检查五部分组成。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包括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各种内部因素。对此方面进行的评价,将有助于企业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风险评估是指对影响企业有序经营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此方面的评价,将能够客观的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及风险意识,有助于企业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控制措施是指企业针对各类风险事件所制定的应对措施及管理程序等,针对此方面的评价,将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针对风险所制定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助于企业在执行层面更好的落实各项控制措施;信息沟通是指企业在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应用过程中能否确保其完整性与准确性并及时披露,针对此方面的评价,将有助于企业有序、规范的从事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的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即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应确保能够覆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适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需求,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遵循这些原则,才能确保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体系是健全、完善的,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3.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形式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全体员工,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组织形式才能顺利开展。首先来说,应在企业内部控制部门或团队中组成相对独立且结构合理的评价团队,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应由企业主要领导人担任团队领导。其次,应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授权其对该环节的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情况进行评测并形成完整的评估报告。第三,应设立审议小组对形成的评估报告进行必要的审议,确保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与准确性,然后再逐级上报,最终形成企业完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3.3 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体系
制度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可以确保评价过程有章可循。具体来说包括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内部控制批准制度、内部控制考核标准、重大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合规学习等。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制度化,最大限度的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审计的内容、方式、对象以及审计报告方式等;内部控制批准制度应对各类事项的批准程序、批准条件、批准额度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并要对具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或是相关人员明确其责任,企业审计部门应定期对批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内部控制考核标准是指企业应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应设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考核指标并纳入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中;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業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要求等,建立重大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企业在发生内部控制风险前能够得到预警并提供风险预案。
4 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就目前来说,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每个企业,都应该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应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来构建适用于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季东.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15,(6).
[2]戴娇,宋丹凤,宋绍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0).
[3]王洪艳,刘静.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10,(22).
[4]康宁.国有企业内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当代经济,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