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分析
2018-12-08薛瑞陈晋
薛瑞 陈晋
摘 要:乡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1.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农村,是农村的根本问题。相较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不单单是恢复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山水、人文为一体的景象。正如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使其成为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耕作劳动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土文化,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各地任何民族的文化符号。其中,建设“美丽乡村”文化也是重中之重。“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关系到我们中国广大乡村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延续和继承。但是,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化入侵,传统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的被挤压,使其自我生长与创造的能力不断的弱化,乡村文化面临着破裂的危机,目前,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并不乐观:农村文化失去了认同感,民间风俗不断地商业化,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其根本原因,一是因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有些缓慢,而城市化发展进程太快,导致了乡村文化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二是乡村文化公共空间的衰退;三是乡村文化的传播本质的缺失。与此同时,乡村文化的传承体系又面临着困境,因为其传播的途径太过单一,并且缺乏延展性。
2 建设美丽乡村文化中出现的问题
2.1 美丽乡村中的基础硬件设施不足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传统文明发展的国家,所以受思想文化观念较深,以至于在建设美丽乡村文化的时候进度有些慢,在农村,人们普遍重物质的需求而轻精神文明的需求,所以就不断寻求物质文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导致村里的村民不积极去回应美丽乡村的建设。其次因为农村的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来说比较落后,政府方面也不大重视,在农村的活动旅游场所等一些硬件设施就比较少,并且即使是时有也是千篇一律,并没有什么特色,导致其缺少吸引力。
2.2 村民的精神文明、文化教育水平低下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离开家庭工作,老人和孩子都留在村里。居住在家中的村民往往过于传统和保守,观念会出现差异,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导致在邻里间相处时出现隔阂,使由于受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的影响,由于接受和理解国家新政策改革的能力不足,導致了封建迷信,邻里纠纷,盲目比较和其他传统美德的不文明现象,如赡养父母,不尊重老年人和小孩儿等,由于落后农村精神文明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等文化氛围的影响,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度不断下降,导致村民和村民,以及村民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沟通出现了阻碍,对和谐发展,美丽乡村的健康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村民由于保守的思想根深蒂固,造成了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不良的风俗习惯日渐盛行,例如,婚宴、庆生宴等高价饭一直是村民心目中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地区,当一个适当年龄的女孩结婚时向男方索要“天价彩礼”,这些坏习俗都影响着美丽乡村的建设。
2.3 传统文化正逐渐被西方文化吞噬,当地的风俗文化难以建立
民间传统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适应性文化,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人口创造和传承的生活习俗,又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当时的风土人情。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的差异在逐渐联系起来,导致许多人淡化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关注外国节日民俗,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礼仪、艺术等文化,渐渐的只是走个形式过程,正逐步被新型文化所替代。“西方情人节”送巧克力、玫瑰,4月1日的“愚人节”搞恶作剧,12月25日的“圣诞节”互赠礼物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如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被我们中国人所忽视。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丢失的危险,不利于建设和农村文化的发展。
2.4 民族文化活动经费不足,文化艺术人才流失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加速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文化艺术人才转移到城市,这成为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导致了农村缺乏优秀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和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骨干力量的缺失,如果要搞好建设美丽乡村文化的工作,就要靠干部的不断努力的文化管理。但由于文化艺术人才的流失,没有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导干部,并且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指导。此外,因为政府的不够重视,民族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导致在农村不能有效的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就算是有,这也是一个空架子,休闲设施和娱乐设施很少,不能满足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导致村民生活单调、枯燥无味,只能单凭手机、电视或者打牌、搓麻将来消遣时间。
3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政府应重视文化建设,多投经费以建设娱乐设施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建设美丽农村文化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全面开展。地方政府应重视建设美丽的乡村文化,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村民也应认识到文化建设与自身文化密切相关。所以,政府应该加大重视力度,多投经费以建设文化娱乐措施,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使文化设施能够满足农村服务功能的发展需求,并且多派一些文化艺术人才到乡村中去,给村民们宣传并指导美丽乡村文化的建设,使村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村民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政府应当在各个方面去全力支持,而村民们也要提升凝聚力,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主动回应政府并维护创造乡村的基本文化设施,共同去建设美丽乡村。
3.2 政府鼓励并重视乡村知识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许多精英才干涌向城市,使得农村生产技术水平较于落后。农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和妇女人数有所增加,普遍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村民仍然处于旧思想中,对新的思想和观念并不能很快的接受。政府应该重视村民的文化教育,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指导,特别是对落后的儿童,关注他们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农村为核心,完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根据当地的地势因素、人文特点等可以进行旅游开发,发扬本土精神文化内涵,加强对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延续,如果有条件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当地的文化特色,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使鄉村成为一个特色乡村。时代发展瞬息万变,传统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无论时代是怎样变化,一定要遵其本心,不断的对新事物有理性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更加完善。
3.3 建设健全的体制机制
在政府主导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体制机制不健全,村民的积极性不高,会导致文化建设缓慢没有成效。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的发展状况作出一些规定制度,引导村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依照传统美德制定一些优秀的评选活动,通过民主的评选,公开表彰的形式,让村民树立起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改善村里的不良风气,不盲目的互相攀比,使邻里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整合,鼓励工商、社会力量参与到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形成“政府引导投入、社会广泛参与、农民自主创新”的农村文化运作新格局。
美丽乡村文化的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不是光靠某个人就可以去实现完成的,我们要共同努力,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是实现良好社会的关键一步。美丽的乡村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这关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要注重村落与城市的文化融合,利用该地区的文化特色,让所有村民能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中来,让美丽乡村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万晨程.观光旅游型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性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2]朱开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河南农业,2016,(5).
[3]刘娜,及风云,郭慧娟,李果,李玲芝.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