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川县电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

2018-12-08崔春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1期
关键词:泾川县扶贫电商

崔春丽

摘 要:2015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互联网 + 精准扶贫”,即电商扶贫,正式纳入精准扶贫工程,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泾川县作为六盘山特困片区插花式贫困县,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为增加贫困户收入、激发内生动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更好发挥“互联网+精准扶贫”的作用,对泾川县实现精准脱贫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泾川县;电商;扶贫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1.009

1 泾川县电商扶贫的主要做法

1.1 依托龙头企业,建办电商平台

积极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在淘宝网、阿里巴巴等平台注册网店,开展本地农特产品网上营销工作,鼓励产业大户通过电商平台及时发布苹果、蔬菜产业动态信息;扶持成立果品专业合作社,注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果品、蔬菜线上、线下“双线”销售。

1.2 注重交流合作,打造便捷物流

工商部门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商品配送功能,为没有条件的贫困村建成村级物流快递网点。各乡镇设立了物流快递门店,贫困村设立了物流快递服务点。邮政部门的邮政物流快递网点在全县村级全覆盖 。

1.3 发展个体微商,带动群众致富

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能人和返乡青年建办网店,支持他们发展产业、建办微商网点,通过各类网站、微博宣传果品蔬菜和农家特产,实现农产品产销畅通、适时销售,有效激发了创业致富的造血功能。

1.4 是挖掘优势资源,培育网货品牌

加快推进泾汭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蔬菜生产区建设,做大做强红河川区和泾汭河川区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积极开展“红河放心菜”网上销售;鼓励引导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做精产品包装,完成质量认证,积极开展网上销售。

2 泾川县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依然滞后

目前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在贫困村普及程度较低,全县村级宽带网络信号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覆盖范围有限,绝大多数村使用的是无线4G网络,光纤接入率低,网络信号仍不稳定,上网资费较高,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电商扶贫现实需求。

2.2 物流体系不够完备

由于农村电商尚未形成规模,物流成本过高,村级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全县冷链物流体系仍不健全,农村生鲜产品物流短板突出。

2.3 电商人才十分稀缺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农村受群众文化程度和对电商扶贫认知度的影响,贫困户参与电商扶贫的主观能动性和行动力偏低。同时因配套支持项目资金少,电商培训覆盖范围小、专业程度低。

2.4 产业支撑基础薄弱

全县农特产品及旅游民俗文化产品量大质优,网货产品开发潜力较大,但由于存量分散,产品标准不统一,龙头企业各自为阵,信息共享不够,优势互补意识欠缺。另外,产品电商品牌效应不够突出,网上推介没有形成整体声势,目前网销收入占比仍较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3 泾川县电商扶贫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改善贫困村电商基础设施

扎实推进贫困村道路、互联网、电力、电商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电商发展基础条件。持续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进一步改善贫困村道路运输条件。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有线广播电视、电信网络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全力实施“百兆光纤工程”和“百县宽带乡村工程”,持续扩大宽带、光纤和4G网络农村覆盖范围。采取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

3.2 不断完善贫困村物流体系建设

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加快构建完善贫困村物流体系。在线上由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搭建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物流体系的信息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线下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税费减免等方式,大力建办电商综合物流园区,支持县域内快递物流企业在乡镇设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站點,在贫困村设立物流快递服务点,加快推进村级邮政快递便民服务点建设,打通贫困村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

3.3 持续加强贫困村电商人才培训

积极探索贫困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子,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持续加强电商人才培训。积极开展参观考察活动,组织电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乡镇党政领导赴电商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大力开展电商操作技能培训。探索开展电商学历教育培训,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培训合作,定向培养适合我县电商扶贫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支持鼓励贫困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两后生”、有创业意愿的青年进行培训深造,探索制定电子商务职业认证制度,建立电商人才库,为电商扶贫发展储备输送人才。

3.4 着力夯实贫困村产业支撑基础

结合贫困村产业基础和脱贫规划,按照“一村一品”原则,确定网上营销的主打产品和主导品牌,持续推进网货品牌培育,做大做强泾川果品、绿色蔬菜、小杂粮和旅游民俗文化手工艺品等品牌,加快制定完善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质量认定、分等分级、产品包装、业务规范等标准。秉承保护乡村原貌的宗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互联网宣传推介吸引游客,借助互动体验进行农特产品和旅游民俗文化产品销售,通过游客分享进行网店销售承接,实现旅游与产品销售、线上和线下人群的互通。

猜你喜欢

泾川县扶贫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证监会“扶贫”
电商下乡潮
1960~2006年泾川县气候变化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