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2018-12-08陈彤

现代家长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亲子陪伴高质量

早期的情感满足是孩子未来走向独立的基础,建立信任和亲密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因而父母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仅仅多花时间是不行的,还要讲究陪伴质量。本期,我们邀请儿童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蒋少平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陪伴质量有高低

姜海威(5岁女孩的爸爸):我工作比较忙,陪女儿玩耍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我知道,我不配做父亲,但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辞职回家坐吃山空吧?我听说,如果不能保证陪伴孩子的时间,就要想办法提高陪伴的质量。请问,陪伴孩子有质量高低之分吗?

主持人:当然有!陪伴孩子的实质是陪伴孩子成长,高质量陪伴的实质是高度参与孩子的成长。

林小艺(4岁男孩的妈妈):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全天候陪伴儿子。但是说起来挺让人伤心的,我儿子好像不喜欢我陪他,总是期盼着爸爸下班回家陪他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莫非是我陪伴孩子的质量不高?

主持人:说说看,您是怎么陪伴孩子的?

林小艺:还能怎么陪,就是守着他呗!他玩他的,我在一旁刷微博、追美剧,只要他不出危险,我是不会干预的。我听过家庭教育讲座,知道高质量陪伴就是不要过多干预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状态下轻松成长。难道我理解错了?

主持人:先请蒋博士为我们澄清高质量陪伴的概念。

蒋少平(儿童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质量陪伴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的一个育儿概念。她把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称为“工作”,认为高品质陪伴就是在孩子有陪伴需求的前提下,以引導孩子进入工作状态为导向的主动的、互动的、全身心投入的陪伴,或者全身心投入亲子游戏。

主持人:请蒋博士为我们解释得通俗一些。

蒋少平:高品质陪伴有以下四个要素:第一,孩子有陪伴需求。如果孩子在独立的工作状态中,没有陪伴的需求,那么父母的陪伴很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工作状态。第二,全身心投入。孩子尽管年龄小,但仍能敏锐地感受到陪伴者的状态,所以陪伴孩子时,父母切忌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三,如果孩子要求陪伴,父母就要以主动态度与孩子互动,引导孩子进入独立工作状态。第四,如果陪伴方式是亲子游戏,父母必须全身心投入。

姜海威:请问蒋博士,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父母如何做到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蒋少平:道理很简单,就是做到全情和共情。

林小艺:什么是全情?

蒋少平:您陪孩子时刷微博、追美剧,就是没有做到全情。您低头看手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儿子已经把积木搭得很高,正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的城堡?有没有注意到儿子完成最后一个拼图时,嘴角露出的满意笑容?有没有注意到儿子总是反复做一件事情?有没有注意到孩子掌握一项本领后看你的眼神?他正期待妈妈的赞许和鼓励……这些您可能都错过了,因为您开了小差,没有做到全情投入,于是也就无法与孩子情绪同步。说的简单一些,您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觉察不到孩子的内在成长,就无法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别以为孩子在闹情绪的时候,在和你游戏、共读的时候才值得全情投入,他的脾性、情绪、内心的变化都藏在这些看起来和您没什么关系的静默之中,而亲子教育,正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基础上。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父母密切的关注和观察,即使孩子在独处,父母可以不去打扰,但别忘了去观察孩子,体察他点滴的成长。

姜海威:那么,什么是共情?

蒋少平:所谓共情,就是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理解孩子,体会孩子的感受,并对孩子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在陪伴孩子时,如果父母不能做到全情,自然很难做到共情。比如,如果父母没有观察到孩子在玩的时候因受挫而生气,便不知道他为什么闹情绪;如果观察不到孩子因为完成了一件作品而期待你的鼓励,便不知道他为什么继而怅然若失。

陪伴从游戏开始

刘信元(3岁男孩的爸爸):请问蒋博士,高质量陪伴都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蒋少平:高质量陪伴,包括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比如与宝宝说话、逗宝宝笑、教宝宝唱歌、讲故事、外出散步、做家务、玩游戏等。要点是培养孩子的专注、自信等素质,并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需要的陪伴方式并不相同,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全神贯注、内心喜悦、充满乐趣是适用于所有年龄孩子的陪伴法则,而只有充分地了解孩子,才能用最适合的方式进行高质量的陪伴。

郭采云(5岁女孩的妈妈):蒋博士能否以常见的陪伴方式为例子,给我们一些具体的指导?

蒋少平:那我们就从亲子游戏开始吧。亲子游戏是高质量陪伴的最佳方式,它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孩子学习社会性互动,让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和互动模式来学习。父母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让孩子拥有一个自由探索的环境,既要开放,又要保障安全,具有接纳性。其次,父母需要确定自己的角色,是与孩子合作的角色,还是引导的角色,或者是协同的角色,为孩子营造一种愉快的交流氛围。最后,让孩子在游戏中集中注意力是高质量陪伴中关键的一环,父母的状态可以是松弛又具有统领式的,3岁前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把握在5~30分钟即可。

刘信元:亲子共读也是很好的陪伴方式吧?

蒋少平:对。阅读是塑造孩子心灵最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论识字、积累知识,还是感知情感,都可以在阅读中得到充分满足。对孩子而言,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孩子对书本表现出强烈兴趣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忙碌而忽略孩子的请求,因为今天的怠慢,明天要花十倍的代价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阅读习惯。高质量的陪伴离不开每天固定时间的亲子阅读时光。睡前静谧的15~30分钟是亲子共读的最佳时间段。

郭采云:我女儿正在学钢琴,我能否以音乐为主题与她互动?

蒋少平:当然可以!父母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想象力,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还能促进孩子语言和肢体动作等能力的同步发展。互动方式很简单,在晚间临睡时,或早间起床后,播放一段古典音乐,比如圣桑的《天鹅》或《动物狂欢节》,与孩子一起聆听,然后请孩子根据他对音乐的感受,自发做出任意动作,或通过语言表述,讲讲他听到了什么。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带给孩子自我认同感和爱的敏感力了,所以,希望家长朋友们都不要放弃音乐互动这种陪伴孩子的方式。

提高质量的技巧

井歆然(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是个黏人的小丫头,整天缠着我陪她玩游戏,还总是让我扮演马、猪、小矮人等下等角色,主角永远是她的。请问,我应该满足她的要求吗?

蔣少平:陪孩子玩角色游戏时,父母要积极有为,不可消极敷衍。过家家、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对孩子来说,所有有情节扮演的活动都是游戏。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一个孩子,因为没有同伴,很多时候孩子就需要父母一起游戏,所以,陪孩子玩游戏是家长的责任。建议您放下家长的架子,重拾童心,与孩子打成一片,或许您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治愈童年心灵创伤,感知父母当年的不易,等等。放心,您全情投入游戏,孩子不会小看您,反而会更信任您、依赖您。至于角色分配,就让着孩子吧,毕竟您是成年人。

何晨(3岁男孩的妈妈):如果孩子已经进入了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状态,我应该怎么做?积极参与会不会打扰孩子?

蒋少平:当孩子处于工作状态时,父母要坚守无为。日常生活中,孩子绘画、做手工、独自阅读等都属于工作性活动,这类活动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能使孩子在工作中获得高峰体验,并由此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促进心智发展。当孩子已经入迷,父母要甘当观察者,克制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孩子的欲望,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沉浸在自己手头的工作中,也就是让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比如,孩子沉浸在绘画中时,不要纠正他马应该有四条腿,也不要用喝水、吃水果等无关的事打断孩子的思绪。即使这时饭菜摆上桌了,也不妨等一等,等孩子的工作告一段落。

陈柯(4岁男孩的爸爸):如果孩子向我请教问题,我是直接回答他还是和他一起寻找答案?

蒋少平: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要诚实而耐心。如果家长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可以尽量用孩子能懂的词语去回答。如果回答比较难,或一时拿不准,父母要坦然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可以和孩子一起利用书籍、网络查找答案。和孩子一起成长也是一件乐事。

张北燕(5岁男孩的妈妈):如果孩子发脾气怎么办?

蒋少平:当孩子宣泄负面情绪时,父母要平静地感受和理解。平静地听,平静地看,平静地感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与孩子形成情感连结。孩子有负面情绪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只要理解并无条件爱他,负面情绪就不会滞留在孩子心里。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充当着孩子情绪的陪伴者,让他不管什么时候都相信我们会和他在一起,这一点非常重要。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亲子陪伴高质量
陪伴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