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性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2018-12-08彭娟娟高宁喻彦周德定苏慧佳徐乃婷施燕仲伟鉴

上海预防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上海市学生

彭娟娟 高宁 喻彦 周德定 苏慧佳 徐乃婷 施燕 仲伟鉴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學生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状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随机抽取60所全日制学校的8 555名在读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过去12个月内非致死性伤害发生情况和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过去12个月内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9.3%。其中,男生为10.1%,女生为8.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0,P=0.173);小学生为9.4%,初中生为9.4%,高中/中职校为8.9%,不同学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911);城市中心地区为9.7%,城郊结合地区为9.7%,远郊地区为7.3%,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P=0.415)。跌倒/坠落为首位伤害发生原因,占59.2%,其次为刀/锐器伤,占10.2%,第三位为道路交通伤害,占8.8%;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24.8%),其次为体育活动(22.1%),此外行走占21.9%、驾乘交通工具占7.6%;伤害发生时间以7、8、9、10月份较高;最主要的受伤地点是家中(33.4%),其后依次为学校(24.3%)、公路/街道(20.1%),体育和运动场所(11.0%);致伤意图非故意伤害为主(97.7%),其次为故意(暴力、攻击)伤害(1.1%);自残/自杀占0.5%;因伤住院比例为1.8%,因伤住院10天及以上占0.3%,10天以下占1.5%。【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伤害问题应引起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应携手合作预防中小学生的伤害。

关键词:伤害;中小学及高中职校;学生;流行病学;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R1;B845.6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28/j.cnki.sjpm.2018.18802

引用格式:彭娟娟,高宁,喻彦,等.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性伤害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9):723-72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fatal injuries among students in Shanghai,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inju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Methods] Using multi-stage sampling to select 8 555 students from 60 elementary,middle and high/vocational schools to participate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fatal injuri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 in Shanghai. [Results] Non-fatal injury incidence of Shanghai students was 9.3% during the past 12 months,of which the incidence of male students was 10.1%,and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8.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χ2=5.80,P=0.173);the incid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s 9.4%,middle school students 9.4%,and high/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8.9%.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 stages (χ2=0.25,P=0.911);the incidence of urban area was 9.7%,suburban contiguous area 9.7%,and exurb area 7.3%.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χ2=7.05,P=0.415).Fall was the first leading cause of injuries,accounting for 59.2%;followed by cut/pierce,accounting for 10.2%;the third leading cause was road traffic injuries,accounting for 8.8%. Jnjuries occurred with leisure and play (24.8%),sports (22.1%),walking (21.9%) and transports (7.6%).The time of injury occurrence was in July,August,September and October.The most important injury places were home (33.4%),followed by schools (24.3%),road / Street (20.1%),sports places (11.0%).And 97.7% of injuries was unintentional injury,1.1% intentional injury (violence,assault),0.5% self-harm or suicide.The proportion of hospitalized injuries was 1.8%,hospital stay for 10 days and above accounted for 0.3%,and less than 10 days accounted for 1.5%. [Conclusion] Schools,families and society should take injury problems with students seriously,and prevent students from injuries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Keywords:wounds and injuries;elementary,middle and high/vocational schools;students;epidemiologic studies;Shanghai

儿童青少年伤害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95万儿童青少年死于伤害和暴力事件[1]。儿童伤害不仅造成死亡,更多的是受伤和残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每1人因伤死亡,将伴随12人住院或永久性残疾,34人因伤害需要治疗或缺课[2]。然而,伤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从1970年至1995年,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成员国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将15岁以下儿童因伤害死亡数量降低了近一半[2-3]。鉴于目前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数据更多是基于部分医院的伤害监测系统,并非覆盖全市范围内的非致死性伤害,由此对伤害发生流行特征的描述仍缺乏完整有效的数据。本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旨在进一步掌握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现况,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上海市17个区县中小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的中小学生。

1.2 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学校的确定,按照学校所在街道的地区性质将学校分为3层,即城市中心地区、城郊结合地区和远郊地区,根据小学(1~5年级)、初中(6~9年级)、高中(10~12年级)各层学生数所占比例,按各校学生数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方法,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全市共抽取20所小学、20所初中和20所高中。第二阶段:班级学生的确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抽取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抽取1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1.3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1~3年级小学生调查问卷由其本人及其家长共同完成,4~5年级小学生和初、高中学生由本人完成填写。调查内容[4-7]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伤害认知和行为以及伤害发生情况。

1.4 相关定义

① 到医疗单位诊治(不含学校医务室),被诊断为某一类损伤;② 因伤休息(休学)或活动受限半天以上。具有上述2种情况之一者被定义为伤害病例。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数据库建库录入问卷信息,综合抽样设计权重、无应答权重,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样本加权方法进行统计分析[3]。采用SPSS 19.0进行两组或多组构成比比较的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

由表1可见,本次共调查8 555名在读中小学生,其中男生4 487名、女生4 068名;小学生3 486名、初中生2 833名、高中/中职校生2 236名,应答率为100%。在调查前12个月里,上海市中小学生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9.3%(95%CI:7.9%~11.0%)。其中,男生为10.1%,女生为8.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0,P=0.173);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9.4%,初中生伤害发生率为9.4%,高中/中职校为8.9%,不同学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911);城市中心地区伤害发生率为9.7%,城郊结合地区伤害发生率为9.7%,远郊地区为7.3%,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P=0.415)。

按伤害发生人次来计算,本市中小学生过去12个月内非致死性伤害人次发生率为12.2%,男生为13.8%,女生为10.3%。城市中心地区中小学生伤害人次发生率为13.0%,城郊结合地区为12.2%,远郊地区为8.3%。本市小学生伤害人次发生率率为12.3%,初中生为12.2%,高中/中职校生为11.4%。见表1。

2.2 非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

由表2可见,非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和刀/锐器伤,其构成分别为59.2%,10.1%和8.8%。

男生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刀/锐器伤和钝器伤,其构成分别为56.5%,12.0%和11.2%。女生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和烧烫伤,其构成分别为63.2%,8.9%和8.4%。不同性别伤害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980.67,P<0.01)。

小学生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事故,钝器伤,其构成比分别为65.5%,8.1%,7.7%;初中生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刀/锐器伤、钝器伤,其构成比分别为48.5%,15.0%,10.2%;高中/中职校学生前三位伤害原因為跌倒/坠落、刀/锐器伤、道路交通事故,其构成比分别为53.0%,12.8%,11.1%,不同学段伤害原因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 363.89,P

城市中心地区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刀/锐器伤和钝器伤,其构成比分别为60.5%,11.0%,9.1%;城郊结合地区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和钝器伤,其构成比分别为58.5%,9.7%,7.8%;远郊地区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和烧烫伤,其构成比分别为51.5%,18.3%,11.1%,不同地区伤害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609.61,P<0.01)。

2.3 伤害发生时活动

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时休闲活动占24.8%、体育活动占22.1%、行走占21.9%、驾乘交通工具占7.6%等。不同学段前三位的伤害发生时活动,小学生依次为休闲活动(29.8%),行走(22.3%),体育活动(18.7%);初中生为体育活动(24.5%)、行走(21.3%)、休闲活动(19.1%);高中/中职校生为体育活动(34.4%)、行走(21.1%)、休闲活动(11.9%),不同学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116.3,P<0.01)。见图1。

2.4 伤害发生时间和地点

全市中小学生在调查前12个月内伤害发生较为集中在7、8、9、10四个月份,其中9月份占17.2%, 10月份占16.1%,7月份占14.3%,8月份占13.4%。小学生伤害发生最多的月份是7月份,初中生伤害发生最多的月份是9月份,高中/中职校生伤害发生最多的月份也是9月份,不同学段伤害发生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 274.74,P<0.01)。见图2。

最主要的受伤地点是家中(33.4%),其后依次为学校(24.3%)、公路/街道(20.1%),体育和运动场所(11.0%)。小学生前三位地点构成依次为家中(34.7%)、公路/街道(21.0%)、学校(18.4%);初中生为家中(32.9%)、学校(30.3%)、公路/街道(19.0%);高中/中职校生为学校(41.1%)、家中(27.4%)、公路/街道(18.2%),不同學段伤害发生地点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 116.28,P<0.01)。见图3。

2.5 致伤意图

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致伤意图为非故意伤害,占97.7%;其次为故意(暴力、攻击)伤害,占1.1%;自残/自杀占0.5%;不清楚占0.7%。本次调查发现18位学生发生故意(暴力、攻击)伤害,其中2例为小学生,7例为初中生,9例为高中/中职校生,其中与同学发生暴力伤害占44.4%,与陌生人发生暴力伤害占33.3%,与父母或其他人占22.2%;共8位学生致伤意图为自残/自杀,其中2例小学生、2例为初中生、4例为高中/中职校生;男生6例,女生2例,伤害原因为刀锐器伤、跌倒/坠落和烧烫伤等。

2.6 因伤缺课/住院天数

3 讨论

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据WHO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半数儿童的死亡是由伤害所致[8]。有报道意外伤害是世界范围由于10~24 岁的残疾而导致年度损失的第二大原因,占儿童和青少年残疾总损失的12%[9]。我国5岁以下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率为16%(95%CI:13.6~18.4)[10],一项Meta分析估计我国10~19岁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26.4%(95%CI:21.8~31.1 [11]。采用1996年或2004年提出的伤害的流行病学界定标准[ 12-13],即“经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类损伤或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半天/一日以上,国内部分省市或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大约为5.47%~46.7 %[14-19],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本次伤害调查病例定义为凡具有下列2种情况之一者,纳入伤害病例统计:① 到医疗单位诊治(不含学校医务室),诊断为某一类损伤;② 因伤休息(休工或休学)或活动受限半天以上,结果显示上海市中小学生过去12个月内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9.3%(95%CI:7.9~11.0),非致死性伤害人次发生率为12.2%(95%CI:9.7~14.6),男生伤害发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但无论性别、学段和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以推算,全市中小学生每年因伤害就诊或因伤休息半天以上病例数约14 121人次,其中因伤住院254人次,平均每天有39名中小学生发生伤害。

本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伤害主要原因为跌倒/坠落、刀锐器伤、道路交通伤害等,尤其无论男生或者女生、小学生或初、高中学生其首位伤害原因均为跌倒/坠落,与国内多项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伤害调查或研究结果类似[20-21]。北京市中小学生各类型伤害中,跌伤发生率占总伤害类型的57.22% [15]。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在休闲活动、体育活动以及行走、驾乘交通工具等。随着学段上升,体育活动时发生的伤害比例增加。中小学生非常乐于从事器械类运动、高低杠、轮滑等各类体育运动,如果防护不当,往往易从运动设施上或/和从楼梯/台阶上跌倒/坠落发生伤害,学校操场和家中院落是孩子最常见的活动场所[22],许多国家都有相关规定高度超过0.5 m的器械都应配备适宜材质的保护地面或地垫[23-24],以避免跌落导致儿童头部外伤等严重伤害。上海地区依托医教结合模式试点开展小学生跌倒/跌落伤害干预项目,通过探索风险评估、环境改造、制度完善、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与技术,干预组跌倒伤害发生率比干预前下降比为6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

本次调查发现,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交通方式主要为乘坐电动自行车,中学生主要为骑自行车,而碰撞对象最主要的都是电动自行车,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受伤学生中因伤缺课比例,要高于发生跌倒/坠落伤的因伤缺课比例。交通事故是儿童伤害中后果最严重,疾病负担最重的一种,提示应进一步关注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特别是中小学生上放学途中的交通保护性措施与策略。安全头盔使用是最为有效的减少头部和致命性道路交通损伤的手段[26-27],鼓励与倡导学生乘坐或骑行电动车/自行车时佩戴头盔,同时要加强学生道路安全守法教育与安全出行技能培训。

为了进一步预防控制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建议:第一,发挥政府、学校、社区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优势,践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共同制定和实施儿童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推动上海市儿童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出台保障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和体育运动/娱乐活动场所安全设施相关政策、标准并监督执行,从而降低学生跌倒/跌落、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第二,在学校开设伤害预防课程,纳入常规教育课程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以生活技能与心理引导为基础的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其安全行为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成长,降低不安全行为[28];第三,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平台,提高学生家长伤害预防知识和技能,重点做好学生的安全看护和关心教育,购置电动车/自行车头盔和运动护具并监督使用,减少学生校外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WHO UNICEF.World report on child injury prevention[EB/OL].[2018-02-20].http://www.oalib.com/references/8432563.

[2]LINNAN M.Child mortality and injury in Asia: survey results and evidence[EB/OL].[2018-02-26] http://www.unicef-irc.org/publications/pdf/iwp_ 2007_ 06.pdf.

[3]A league table of child deaths by injury in rich countries.Innocenti report card No.2[EB/OL].[2008-01-22].http://www.unicef-icdc.org/publications/pdf/repcard2e.pdf.

[4]WHO.傷害与暴力社区调查指南[M].吴凡,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

[5]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第6部分: 伤害监测报告:WS 375.6—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12.

[6]ICECI Coordination and Maintenance Group.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external causes of injury (ICECI)[R].AIHW,2004.

[7]KANN L.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 (YRBSS)[EB/OL].[2008-01-22].http://www.cdc.gov/healthyyouth/data/yrbs/index.htm?s_ cid=hy-homepage-002.

[8]SALAM R A,ARSHAD A,DAS J K,et al.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unintentional injuries among adolesc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Adolesc Health,2016,59(4):76-87.

[9]胡国清,朱松林,王琦琦,等.中国五岁以下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8):773-776.

[10]张译天,万幸,余小鸣,等.2005—2015年中国青少年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10):1062-1064,1069.

[11]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8,4(3):299-300.

[12]王声湧.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3]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等.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47-49.

[14]周月芳,罗春燕,陆茜.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369-1372.

[15]符筠,段佳丽,律颖,等.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04- 1606,1069.

[16]马双双,郝加虎,万宇辉,等.中国部分地区2012—2014年中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174-180.

[17]杨剑,刘晓玲,周亚敏,等.澳门地区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98-101.

[18]曾寒君,许韶君,万宇辉,等.中国六座城市中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177-180.

[19]曾光,耿玉田,荆瑞巍,等.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2):1024-1028.

[20]余小鸣,王璐,徐海鹏,等.我国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伤害现状及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52-55.

[21]谌丁艳,周丽,吴宇,等.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737-1739.

[22]喻彦,黄丽妹,杨琛,等.上海市不同户籍小学生跌倒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6,5(2):27-32.

[23]MARTIN J,COOPER C D.Playground safety in south western Sydney[J].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5,41(11):587- 591.

[24]李思杰,段蕾蕾.儿童跌落伤害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1):873-876.

[25]闫蓓,黄丽妹,彭娟娟,等.上海市儿童跌倒伤害干预项目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8):775-779.

[26]LIU B C,IVERS R,NORTON R,et al.Helmets for preventing injury in motorcycle rider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4(1):CD004333.

[27]THOMPSON D C,RIVARA F P,THOMPSON R.Helmets for preventing head and facial injuries in bicyclis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0(2):CD001855.

[28]彭宁宁,罗春燕,朱蔚,等.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浅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3,15(4):163-167.

(收稿日期:2018-04-13)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上海市学生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赶不走的学生
照片墙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