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项宏大厚重的文化工程

2018-12-08张永权

含笑花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畴文山州系列丛书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欣喜地读到由杨廷友、玉荣担任总策划,周祖平主编、文山州文联出品的四卷本《庆祝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系列丛书》(云南民族出版社2018年3月版),这是一套经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编辑出版,向自治州60华诞献礼的文学丛书。

这套系列丛书,策划宏伟大气,编辑构建精心,装帧华丽典雅。由《故事文山》(小说)、《散记文山》(散文)、《韵味文山》(诗歌)、《经典文山》(名家写文山)四卷组成,四个部分既各自独立成书,又在自治州建立60华诞这个大庆上,相互联系,组成一部大文学中的文山形象,形成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的史诗性的精彩呈现,形成了一部文山本土作家对故土文山的真情书写与外地作家眼中文山形象诗画情景的史诗性的交响乐章,表现出策划、编撰者坚定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在以下三个方面,显示了该书的社会文化价值和重大意义。

一、这套庆祝文山州建州60周年的献礼丛书,全面、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山建州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热情讴歌伟大的祖国,讴歌伟大的党,讴歌党的民族政策和文山州各族人民在建设文山,保卫祖国边疆的丰功伟绩。

60年在人的一生中誉为华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眨眼之一瞬。但就在这历史的一瞬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1958年4月建立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使这一瞬成为文山州的一个华诞。对此,文山的诗人们怎能不发出真情的歌唱,散文家们怎能不用他们多彩的画笔去抒写文山的时代华章?小说家们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文山故事和生动感人的典型人物,去反映这片神奇土地上各族人民创造出的英雄业绩。因为文山无穷的魅力所吸引,走进这片神奇美丽土地的外地作家所感所悟的经典书写,便呈现出了一个欢乐文山、美丽文山、生态文山、历史文山、时代文山、丰富文山的壮丽景象。

丛书带领我们走进文山60年的伟大征程,走进60华诞欢乐的庆典,聆听文山著名彝族诗人周祖平创作的《颂词,献给文山》。他抒写文山11个民族从“从鲜花盛开的壮乡来,从百鸟欢唱的苗岭来,从荞菜花香的彝山来,从莺飞草长的瑶寨来……360万各族同胞一起来,欢聚一堂,共享和平的阳光,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享自治州60年的辉煌。” “把铜鼓敲起来,把芦笙耍起来,把盛装穿起来,把牛角号吹起来,把手巾舞跳起来,把弦子蹦起来,把山歌唱起来”的欢乐情景。歌唱“60年风雨兼程,60年争创辉煌。……”的伟大成就。诗人赤子般的深情把诗人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融进自治州60年的发展中,融进文山在改革开放前行的足迹中,融进对文山这方如诗如画土地的热恋中,既有史诗性的雄奇境界,又有“收获的喜悅是一滴滴汗水穿成的珍珠”那样深沉细腻的歌吟。林浪平的《在文山,我们种植太阳》,周家鸿的《西畴,不缺少春天》,胥佑良的《国门》、李万辉的《村庄的速度》,柏桦的《梦里水乡——摆龙湖》、刘俊娥的《乡村风景》,张文慧的《稻田里的声音》等作品,或反映了文山各族人民不畏困难,心怀梦想,紧密团结,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奋斗精神,或抒写如诗如画的文山生态环境,或歌唱优美的民族风情等。无不遵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情,为文山的发展繁荣书写,充分显示了人民作家、诗人的使命意识和文化自觉。

这套系列丛书的作品所反映的文山州60年的辉煌成就不仅内容丰富全面,而且有境界,见精神。散文诗歌优美、深情、真诚的境界,反映了作家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之情。而最能体现文山州各族人民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砥砺前进的“老山精神”“西畴精神”,都在这四卷大书中得到全面、生动和典型的反映。像朱法飞的散文《好大一座山》《“西畴精神”礼赞》是众多这类作品中视角独特,思想深刻,境界雄奇,文字生动的风骨文章。这是作家以“老山精神”“西畴精神”融进他的血液中,喷发出的心灵之声,时代之声,而写成的黄钟大吕似的大文章,真文章。作品其情之浓,其意之深,其境之奇,其文之雄,其感染力之强,直逼我们的灵魂。这是当今散文的百花园中,实为难得的佳作。读完《好大一座山》,我们会共鸣着老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是一座“永不倒的圣山!”我的心中,也就屹立起了“好大一座山”。而“西畴精神”,在朱法飞的笔下,淋漓尽致地礼赞了西畴人“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后,那关不住的激情有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倾泻而出,“天山峭,秦岭峻,庐山奇,昆仑莽……而西畴的山,其特色就是硬,西畴人恨这硬石,但更神往硬石的峥嵘险峻,气象万千。他们向顽石宣战的第一炮是伟大的,这是大山打破沉寂的呐喊,……这是西畴人在经历了去意徘徊的迷惘之后直奔世纪主题宣言。这是老山精神、延安精神在这里的延续,这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之精神所在。”他认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地方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地方精神,地方精神是一个地方的灵魂。这一下子就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

文山的“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典型体现,是文山建州60年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动力。这也是文山的作家诗人们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众多洋溢着时代主旋律又有艺术魅力作品的原因。诗歌中周祖平的《西畴精神赞》,吴传玖的《老山》以及著名诗人李瑛的《永不降落的旗》,朱增泉的《猫耳洞人》、周良沛的《麻栗坡烈士陵园》、令狐安的《谒烈士陵园》、史光柱的《诗三首》等,散文中廖民子的《穿越》、杨桂开的《英雄木棉花》、袁微的《站在老山之巅,向英雄致敬》、张邦兴的《我的父亲母亲》等,小说中刘倚君的《边寨姑娘》、胥佑良的《常去英雄纪念碑前看看》、张邦兴的《五爷的往事》等,还有著名作家彭荆风的散文《浓绿的西畴》、张运贵的《西畴记》、张永权的《遍地石窝变绿洲》等等,都呈现出诗歌、散文、小说中的“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的巨大力量,反映了文山州各族人民在这两种精神的鼓舞下,不忘初心,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砥励前行的光辉成就。

在《经典文山》卷中,一批全国的知名作家,都是以他们对文山的细致观察,敏锐发现,亲历的特别感受和感悟,写出了美文佳诗,显示了外地作家笔下文山形象的独特魅力。像蒋子龙、邓友梅、舒婷、王剑冰、刘兆林、邵丽、华纯(日本)、周琼(美国)等人撰写文山的作品,大都发表在《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和海外媒体上,这让文山走出西南边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外界的人们看到了文山美好的形象,从而走进文山,对扩大文山的影响力,产生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这套庆祝文山州建州60周年的献礼丛书,全面展现了文山州建州60年来,民族文学创作全面发展,硕果累累,作家队伍不断壮大的繁荣景象。

庆祝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的这套系列丛书,既是文山州各民族作家向60华诞的州庆献上的一份厚礼,也是建州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和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文艺路线指引下,文山州民族文学得到了全面发展、全面繁荣的生动见证。

60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照耀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雨露浇灌在文山各民族作家的心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上的讲话,把习近平的文艺思想及时传达到各民族作家诗人中,它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方向。文山州各民族作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两个重要讲话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出现了各民族的作家队伍进一步壮大,各种题材、体裁和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全面发展、全面繁荣。文山州的文学创作佳作迭出,硕果累累。

从这套献礼丛书看,文山州各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诗人。就《故事文山》《散记文山》《韵味文山》所选作家作品看,我初略统计,文山的本土作者近200名之多。它是一支庞大的作家队伍,分布在文山的城镇农村和各个行业,从事着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文艺评论等各种体裁的创作。他们的作品发表在全国和省州市的报刊上,不少作家诗人都出版了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作品集并在各种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周祖平、瑙尼、郭明进、柏桦等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进入这套系列丛书的不少人都是有影响的作家诗人,如周祖平、朱法飞、何元超、张邦兴、瑙尼、郭绍龙、郭明进、周家鸿、柏桦、王建芬、胥佑良、廖民子、兰天明、刘德荣、何源梅、张文慧、刘俊娥、韦治娜、林浪平、袁微、杨映雪、李万辉、冯在谊、雷刚、郭若辉、韦含羽、龙符、万国华、陶兴安、刘海春、刘倚君、张铭倩、周光彩、肖正康、张永宁、王娟、莫献超、李贵扬、王开、张鸿鑫、高星、毛妹、钟薇等等。他们在丛书里集中亮相,是文山作家队伍的华丽检阅,这套丛书也是文山州建州60年来优秀文学作品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经典性的选本。

入选这部献礼丛书的作品,大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除了前边提到的作品外,还有像何元超的小说《湍急的河流》,特殊的环境、典型的人物,细致而真实的人物心理描写,复杂人性善恶美丑之间的较量,情节的迭宕起伏,被作者书写得惊心动魄。小说当年在《边疆文学》发表后,很快在中国作协的《小说选刊》作为佳作推荐。周祖平的《山恋》以诗人的真情和浓郁的诗意语言,书写彝山祖孙三代的恋山情结,山养山育的生命,无论是奶奶慈祥的面容和善良的心性,父亲背着一个绿色邮包在彝山爬山涉水形成的美好风景,还是“我”这个已经走出大山仍以山的品性,戀着山,为山放歌,为时代放歌的大山的儿子。无不充满了作家的真情实感。一篇诗性散文散发浓浓的乡愁情怀,引人共鸣。类似题材的还有柏桦的《母亲的村庄》,张邦兴的《我的父亲母亲》等,也让我们在散文的亲情乡情中,感受到美文的魅力。

丛书作品题材与艺术风格丰富多彩,讴歌党和祖国,讴歌英雄和时代的主旋律作品与生活万象、生命感悟的书写同放光彩;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地理生态、花鸟虫鱼,都有佳作美文呈现。风骨与柔情、雄伟和细腻、严肃与诙谐,抒情和哲理,不同风格的作品,也各具迷人的魅力。这些都提升扩大了这部献礼丛书的审美力和文化价值。像郭绍龙反映小公务员夫妻情感生活的小说《失眠》、张文慧表现农村风俗文化的《偷福》,莫献超抒写留守儿童生活的诗歌《心灵的对话》和王建芬歌颂一名“塞北饮马 南国擎旗”,“以无声的血流/染红一个永生的信念”烈士的诗歌《怀念父亲》,都同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共鸣。这在于无论写什么,无论是什么风格,文学作品,必须感人,必须要有审美的价值。这部献礼系列丛书的作品,其本质都做到了。从而,显示文山州的这支文学队伍正在走向成熟。

三、这套庆祝文山州建州60周年的系列丛书,还以其丰富的文史内涵和文学成就。显示了它不菲的文献价值。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文山壮族苖族自治州,历史悠久,在保卫祖国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好祖国边疆,振兴中华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伟大历程中,文山各族人民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许多优秀文山儿女的光辉业绩。边陲文山,党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毛主席、周总理到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都关注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和各族人民。

收入丛书的不少文章,史海钩沉,见证了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珍贵的瞬间。杨应康的《毛泽东同志<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按语发表前后》,以亲历人的身份,非常详尽地回顾了西畴县戈木乡东升合作社的建立,建立后一时的混乱和引起县乡重视加以引导整顿管理,实现粮食增产的前因后果,最后由他写成的《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是怎样整顿好的》经核实刊登在中共云南省委的《农村工作通讯》上,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读后,还写下了长长的按语,特别指出混乱“唯一的原因是得不到党的领导,党没有向群众讲明自己的政策和办法。……所谓混乱,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得不到党的领导,当然就要混乱。领导一加上去,混乱就立刻停止。……”作者见证重大历史,记录重大历史,还原重大历史,文章本身就是一篇亲历者写的重要历史文献,收入在丛书中,自然也因此而增添了丛书的文献价值。这类似的文章还有农昀达、陈衡清、邓南彬的《毛主席送长袍周总理赠银链》,余灿耀的《胡耀邦视察文山》,龙符的《江泽民心系苗家儿女》《难忘的接见 巨大的鼓舞》等多篇。这些文章于州于省,甚至于国都是重要的文献佳作。其他如万国华、吴玉福、刘绍荣的《王有德事略》记写党史上的文山重要人物,胡廷武的《宽街》,李悦春的《寻访三七古镇》等,在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繁华中所构建的文山形象,也显示了作品的文献内蕴。

这套系列丛书的文献价值,还在于它是文山州文学队伍和文学作品的一个比较全面和有代表性的选本,对于今后文山州、云南省编撰有关的文学史、文艺志,也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文献篇什。有的是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如瑙尼的《文坛巨匠与战士诗人》记录了中国作协主席、文学大师巴金在病中,为老山前线战士诗人回信并接见他们中的代表的感人事实,也是难得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作为一套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系列丛书,在编撰上略感不足的是,在外地工作属文山籍又有成就的重要作者,虽选入了胡廷武、瑙尼、柏桦等人的作品,似乎还有遗漏之憾。入选作者简介,只有外地作家,文山本土作家均未介绍,这就不便于全面了解文山作家的情况。作为重要文选,如能在作品后注明原发报刊,就更完整了。

这套《庆祝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系列丛书》,作为一项宏大厚重的文化工程圆满落幕,它必定会载入中国民族文学的史册中。

猜你喜欢

西畴文山州系列丛书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披荆斩棘斗顽石
不朽的丰碑
西畴之秋(外一首)
对云南省文山州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的研究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论“花鸟画技法”系列丛书的出版价值与社会影响
文山州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