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一种典型的“自媒体”

2018-12-08

活力 2018年13期
关键词:移动性自媒体博客

(北大荒日报社,哈尔滨150090)

微博的起源可回溯至2006年3月成立于美国的微博客网站twitter(www.twitter.com),其后在中国也出现了饭否、嘀咕等类似的微博客网站,但由于一些现实的原因,twitter和饭否等网站均未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或发展壮大。

在中国,微博真正的兴起当属新浪微博的开通。据称,新浪产生开通微博服务的想法始于2009年5月,2009年10月开启内测,时值twitter在国内遭禁,饭否、嘀咕等类似网站经营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浪微博的推出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同年,备受关注的女演员姚晨被媒体冠以“微博女王”称号,微博以更快的速度开始在普通网民中普及。

一、微博功能分析

一些学者将微博视为博客的衍生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微博在功能上与博客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

首先,微博将每条信息限定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如新浪微博为140字)。据《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的博客用户因为没时间而放弃了对博客的更新”。由于微博的长度非常短,便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用户因为没有时间更新而弃用的情况。同样因为微博的字数限制,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一般更加简洁、更加切中要点。

其次,微博的发布方式比较灵活,除了传统的网页发布外,微博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发布,这是网络媒体与被称作“第五媒体”的手机的良好融合。随着IPHONE等智能手机和Android等智能手机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微博的移动性特征会得到更明显的体现。

作为一种网络应用,微博较为常用的功能包括发布、关注、转发、私信等。

从发布功能看,微博不仅可以发布文字内容,而且还可发布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微博的手机客户端使得发布手机拍摄图片更加容易,也使得更多用户习惯于随拍随发的模式。

而关注功能则是微博作为SNS网站功能的体现。只要勾选“加关注”选项,将其他用户添加为自己的关注对象,就可以看到对方发布的所有微博,从而使微博关注网络几何级扩张。关注功能是微博影响力的关键,也是微博互动性的体现。

以关注功能为基础,转发是将其他用户发布的微博内容转至自己微博的功能。借助关注功能建立的庞大而复杂的社交网络,信息正是通过转发而获得顺畅、迅捷、广泛的流通。

微博的私信功能也是SNS网站功能之一,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私信进行个人化的沟通,使得微博这一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的功能更加丰富和多元。

二、微博用户分析

微博是WEB2.0时代的典型产物,虽然对于WEB2.0至今还没有 “统一和公认的定义”,但它的一些特点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比如,WEB2.0的网络应用实现由 “少数人生产和传播,多数人接收”向“多数人生产、传播和接收”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播过程,使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互动传播。从这个角度讲,微博的用户既是传者亦是受者,即是发布人,又是受众。

与传统媒体话语权由专业新闻从业者掌控的情况不同,微博的用户既包括名人、媒体人,也包括普通网民。从信息传播手段的角度考虑,可将微博用户分为名人、媒体、媒体从业者、政府官方、公民记者这几类。

名人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可以包括具备影响力的文艺界、文化界、体育界甚至学术界的人士。

媒体即指新闻媒体在微博上的官方账号,一般用以发布该媒体采编的重要新闻或转发其他媒体的重要新闻。目前大部分主流市场化媒体都在新浪微博开设了账号,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第一财经周刊》、“财新网”等,一般来说,这些媒体官方账号作为用户了解实时信息的主要渠道,粉丝数量都可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不等。

媒体从业者即指新闻媒体中的记者、编辑或经营管理人员。有报道称,90%的新闻从业者都使用微博。

政府官方指政府机关部门在微博上开通账号作为信息公开的渠道,如“平安北京”(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等。

公民记者同样是一个综合的范畴,泛指通过微博发布新闻信息的普通用户,从去年的“钱云会案”到今年的“夏俊峰案”和抚州爆炸案,微博上的公民记者都体现出了不容小觑的力量。“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Twitter上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下午2时35分35秒,比彭博新闻社快了22秒”,是关于地震最早的消息。公民记者对亲历的新闻事件的传播是微博在新闻传播方面最重要的内容。

三、微博作为传播手段

结合上文对微博功能和用户的分析,可以得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的主要特点。

第一,即时性。即时性是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微博由于其内容简短、发布简单,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通过微博发布的重要信息,经由转发的途径,可以迅速在数以万计的用户中传播。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如果不具有较强的重要性或趣味性,很快即会淹没在微博信息的海洋中。

第二,移动性,既包括信息发布方式的移动性,也包括信息接收方式的移动性。微博可以通过网页版或手机客户端浏览和操作,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发布信息、接收信息。这使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时空限制,具备了更为机动灵活的传播形式。

第三,交互性。微博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中传者与受者地位极端不平等的框架,促成信息交互性的传播。具体表现为,每一个微博使用者都是信息发布者,不受身份和专业领域的限制,对信息的转发、评论和讨论也更为自由和灵活。

第四,范围广。微博具备SNS网站的特点,其用户网即为巨大而繁杂的社交网络,通过这个不断扩张的社交网络,重大信息可以在非常大的范围内传播,对于一些广受关注的话题,容易形成所谓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可以说,微博具有比任何传统媒体都广阔的传播范围。

第五,碎片化。微博通过简短的140字仅能传递新闻事件的基本情况,即使附有图片,一般来说也无法呈现事件的全貌。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比,微博传播的短板在于,无法通过长篇报道的逻辑展现新闻生产的过程,而只能提供逻辑简单的表面现实。从而,信息的内容也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见,微博是一种由普通用户广泛参与、即时发布的,用户之间交互讨论的传播形式,符合 “自媒体”的特征。如美国作家丹·吉尔莫(Dan Gillmore)所言:“自媒体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大众已从旧媒体(old media)时代、新媒体(new media)时代,一下子跨越到自媒体(we media)时代”。

猜你喜欢

移动性自媒体博客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摄影作品电脑后期制作的重要性研究——以井冈山不可移动性资源题材摄影为例
面向5G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博客天下
基于泊松分布的无线物联网延迟接入路由研究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