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2018-12-07李鹏
摘 要:伴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结合道路通行要求,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本文结合案例,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和处理措施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1.084
1 案例
某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具体工程内容是规划小区路和环形路,在进行地质勘查后发现,施工区域属于软土地基,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施工部门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技术比选。
方案一,利用清除吹填土层的方式进行处理,结合工程项目开槽宽度,向山皮土坡脚外向延伸2.5m,整体边坡的坡度在1:3以上,能有效保证淤泥不会出现回淤的问题。并且,施工部门对其进行了石灰土、碎石、防渗土工布以及土工格栅的处理,施工方案图见图1:
方案二,主要是利用清除表层淤泥质,将吹填土层延伸到山皮土层底部的方式,结合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防渗土一直延续到石灰土层的下坡脚,整体路面结构在此之上。具体流程见图2:
结合工程项目整体质量要求和工程处理要点,在进行投资成本评估后,结合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选择,最后决定利用方案二进行处理,在地基预压期结束后,选取6個土坑桩点进行试验测定,有效分析其沉降观测效果和稳定计算,整体技术流程更加贴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相关标准,能有效完成路面工程铺设,较为理想[1]。
2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具有重要的施工意义和价值,相关部门一般会采取换填、夯实、挤密等方式进行集中处理,有效提高地基土加固效果,满足工程项目实际需求的同时,确保地基土工程特性符合预期,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基本质量。在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以下几种较为常见:
(1)表面表层处理方法。主要是借助表层排水法和添加砂垫层的方式,要结合不同情况选择差异化处理机制,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符合预期,优化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第一,表层排水。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施工部门要有效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利用表层排水较为常见,需要施工人员在填土工作开始前对固定厚度地基进行处理,深度一般为0.5m到1m、宽度一般为0.5m的位置进行沟槽处理和开挖,确保能有效减少地表积水,并且降低道路工程地基中的含水量。尤其是在开挖工作开始前,施工部门要集中了解和甄别施工区域的地貌特征,确保相应的操作切实可行,且能减少沟槽的间距,保证整体地基排水效率得以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表层排水工作结束后,要利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或者是碎石进行回填。
第二,添加砂垫层,施工部门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就要保证表面表层处理工作符合要求,在软土层表面添加砂垫层也能有效提高处理质量。砂垫层的添加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应用机械设备,有效挖出路基下软土组织,确保能应用较好粘性的土或者是砂石进行更换,有效提高整体地基的应用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
第三,抛石清淤法。在实际处理工作中,要想合理性整合常年积水的低洼路段,要对排水施工难度较大的区域进行有效处理,一般会借助抛石清淤的方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有效控制片石的基本质量参数,约束在30厘米以内,若是出现直径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情况,就要尽量控制含量,要在总量的20%以内,借助抛片石处理机制进行清淤管控,合理性完善重型压力机处理工序,并且优化碾压操作管理水平。
(2)深层处理法。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为了有效处理软土地基的问题,技术部门也要进行深层处理,提高工程体系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方面,要利用灌浆法进行集中处理,主要是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集中灌浆,要借助地基进行水泥处理,保证浆体处理效果满足预期。并且,在持续灌浆渗透和填充操作后,就能科学化完成压实操作,避免塑性变形区域,确保能有效维持弹性和提高地基密度的基础上形成复合地基。
另一方面,粉喷桩加固处理。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和整合的过程中,粉喷桩加固处理也较为有效,能对钻进速度和单位时间粉喷量予以约束,在有效整合施工参数的基础上,保证基本质量满足预期。最重要的是,施工技术部门要对粉喷桩材料进行集中的校对和检验,避免水泥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一定程度上减少结块变质的问题,也能规避受潮现象的出现[2]。
除此之外,施工部门还会借助地基排水固结的方式进行综合处理,能有效缩短排水的实际周期和距离,并且只需要在地基中间安装排水桩就能保证处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操作过程要结合差异化材料有效运行差异化处理措施,一般分为砂井排水桩和纸板排水桩。前者主要是应用在地面已经预先进行砂垫层处理的结构方面,并且在排水沟设置结束后,就能进行15m到20m的排水桩打入处理,有效保证处理效果。后者则要借助有效的设备进行纸板排水,能同时连通竖向排水处理工作,确保能在优化排水固结效果的基础上,合理性发挥其地基挤密作用。
(3)置换土层处理。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利用置换土层处理机制也能有效提高土质,主要是利用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土壤置换软土地基中软弱土层,从而提高整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合理性减少沉降量。最重要的是,在置换法处理的过程中,人工置换和强制置换两种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多以粗土为置换材料,能保证地面水浸情况下整体承载力也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完成压实处理,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都能满足质量要求。
另外,相关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加载处理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管控,合理性完善软土地基沉降管理工作,提高地基的基本强度,避免构造物出现不稳定沉降。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加压方式进行控制,增压能保证土壤中水分在重压下快速渗出,维护抗压应力的参数结构,确保能将软土地基基本强度控制在固定的范围内,并且合理性管控地基结构的渗水效果,完善固结体系,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加固管理措施
在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后,要整合加固机制,从根本上落实管理流程的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较大的工程项目软土地基会造成地基土失衡的问题,需要从施工项目的角度出发,确保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加固处理的基本质量[3]。首先,要控制施工的速度和实际加载的速度,保证在有效掌握整体工程项目沉降情况后就对实际运行过程予以控制,提高项目的基本强度,科学化避免地基塑流挤出的问题,合理性提高处理效果。其次,要借助板桩进行科学化管控,确保刚度和锁口抗拉力都能满足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最后,借助反压法能有效提高地基处理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整合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管理工作中,技术部门要积极整合施工实施管理路径,完善施工管理流程的同时,确保施工监督体系和运维管理效果能满足施工要求,充分发挥差异化施工控制的价值和优势,提高整体流程的质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工作开展后,施工部门要积极整合技术结构,完善沉降处理工作的基础上,保证能利用有效的方法改善软弱土质,提高处理措施的时效性,保证工程项目运行效果符合预期,并且减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优化管理基本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军.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4(10):31.
[2]马地虎.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处理设计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12):81.
[3]齐一山.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及分析[J].门窗,2017(11):192.
作者简介:李鹏(1981-),男,辽宁沈阳人,本科,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